【博評】邱世卿:加密貨幣新形勢 一種戰略考慮?

2019-11-20 11:25:08

    現時各種發生的加密貨幣。左上角的即是我們所說的比特幣(網絡圖片)

 

 

中國與俄羅斯最近都在釋放出訊息,考慮發行以黃金作為擔保的數位加密貨幣。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俄羅斯與中國都在大幅削減美元資產,並且積極提高所持有的黃金儲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經濟或貨幣政策上的考慮,而是基於國家生存的戰略。

以區塊鏈技術所發行的私人數位貨幣,過往都只是在特定的市場少量流通,但是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特性,自然也引起各國央行的警覺,更早以前不論是俄羅斯或是中國包含其他各國的央行的普遍意見都是,數位貨幣不能自外於各國央行的控制。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先生,2018年2月時在其《數位貨幣的總體經濟分析》一文中寫道:「金融中介機構是傳統「中間人」(middleman)商業模式的一部分,旨在解決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及缺乏信任(lack of trust)的問題。其他類型的中間人包括經紀人、代理人、仲介商、財務顧問、第三方認證機構等。1970年代貨幣市場基金的出現,使得反中介(disintermediation)的問題開始浮現。數位貨幣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銀行喪失在支付系統的地位,傳統中間人的商業模式更進一步衰落。」

在該文結論時,陳南光先生表示:「現今許多中央銀行重視金融穩定,防範金融危機。然而,金融危機的根源並未隨著貨幣的演進而有明顯的改變。不管是使用法令貨幣、私人數位貨幣或央行數位貨幣,金融危機的傳遞速度和管道可能會有所改變,然而過去大多數金融危機的來源─信用和資產價格膨脹與萎縮的循環─仍然大致維持不變。最後,數位貨幣是金融科技發展的一環,其對於金融體系與總體經濟的衝擊,相當程度取決於金融主管當局(包括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如何因應數位貨幣和其他金融科技創新。金融主管當局可對於私人數位貨幣與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持續投入更多研究,並選擇適合我國金融體系與有助總體經濟穩定的金融創新。」

貴為小麥第二大出口國及未開發資源最多的國家,糧食與天然資源出口在未來相當時間仍是俄國主要收入來源,他們更要防範西方透過結算系統對俄國出口封鎖。(網絡圖片)

 

那麼俄羅斯與中國在此時提出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的目標到底是甚麼?

從我的角度觀察,其主要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打擊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地位,而是針對SWIFT 壟斷46年的金融交易資訊獨裁體系。

SWIFT是全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的簡稱,也是世界各國銀行間跨行交易的金融報文網路運營單位。當美國退出伊朗核子協議後,立即對伊朗的貨幣體系施加壓力,而使用的手段就是停止伊朗中央銀行透過SWIFT 網路與其他國家銀行進行跨國與跨行金融交易。

SWIFT系統可直接省去外幣兌換及銀行同業結算體系,交易速度及大金額往來可以更快。(網絡圖片)

 

如果我們簡化交易的過程,只要單純的想像有某個國家的油商採購了伊朗的石油,並且以美元的形式付貨款給伊朗央行,一旦SWIFT切斷了伊朗央行使用交易網路的權限,那麼伊朗賣出去的石油就收不到貨款。

同樣的,如果有糧商出口產品給伊朗,也會因為交易網路切斷而收不到貨款,這樣一來就沒有公司敢跟伊朗企業進行交易,時間一久,伊朗的經濟與貿易自然就會因無法正常交易而萎縮,甚至崩潰。簡單的說,就是伊朗的對外貿易倒退回以物易物的型態。

伊朗縱有豐富石油資源,一旦受美國制裁,甚至連貿易都做不成。(網絡圖片)

 

美國可以透過SWIFT作為貨幣戰爭的工具,主要就是因為SWIFT的架構就是一個以交易伺服器為中心的架構。只要掌握了交易伺服器的控制權,就等於掌握了全世界的貨幣流動。

我們根據陳南光先生在文中所提:"數位貨幣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銀行喪失在支付系統的地位",就可以約略知道數位貨幣的交易網路,是不需要透過現行被美國掌控的SWIFT 架構就能自行運作,這會使得俄羅斯與中國,未來在面臨美國或歐盟可能以類似切斷伊朗SWIFT交易網路作為武器時,國家所有對外交易就完全停擺的情況,不會在自己身上重演。

美國的全方位貿易及銀行結算制裁對伊朗造成非常重大的打擊。(網絡圖片)

 

 

由於我不是金融貨幣的專家,因此僅能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解讀這個新聞,至於其他數位貨幣的效應,由於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能請諸位參考其他資料,我無法也沒有能力進一步分析。

數位貨幣不是用來全面取代現行俄羅斯的盧布或是中國的人民幣,而是要提供一個去中心化的第二國際貨幣交易管道,如此以來,美國或歐洲假使未來想再複製對付伊朗的方式用在俄羅斯與中國身上,就必須考慮自己或是世界的貨幣秩序是不是會因此而受傷更重。

 

文章刊載於作者面書專頁,輕新聞獲授權轉載。轉載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佈於 博評
By 2019-11-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