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蘇蘭斯:香港扶貧公關災難

2019-12-18 15:43:35
蘇蘭斯

2015 年起於「香港輕新聞」開博評論時事。
2019 年成為香港電台一台「講東講西」節目招才計劃「才雋」,「哈林奭失眠」主持,在後不惑之年在多媒體界開展 Slasher 事業。
正職於航運物流公司總部,曾派駐國內工作五年,有豐富的商業機構管理經驗。善用案例類比,數據作理性持平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士、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商貿碩士、美國麻省理工(MIT)供應鏈管理碩士。

https://www.facebook.com/lanceso

政府日前公布《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貧窮人口增加至140.6萬,佔20.4%,創下10年新高,而在政策介入後仍然有102.4萬,佔14.9%。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解畫時更引發公關災難,他稱人口老化令退休長者增加,而年輕人「裸辭」亦是導致貧窮率上升原因之一。事件反映政府官員只著眼績效指標(KPI),一個不反映現況的離地指標,令人無法理解真實情況,導致資源錯配,事倍功半。

香港電台圖片

香港的貧窮線是用家庭收入中位數值的一半來定義的,所以才會出現退休、「裸辭」也會增加貧窮率的荒謬情況。

實際上,進修也會使人貧窮,例如我今年初去美國進修時並沒有工作,因此無收入的我亦會歸類為貧窮人口。然而,無收入並不表示我真的做回「窮學生」,在動用儲備的情況下,我的生活水平跟以前有收入時並無大分別。因此,我相信一大部份退休人士及轉職中年青人仍然能保持生活水平。

「貧窮」一字在牛津字典的解釋是「having very little money; not having enough money for basic needs」(錢很少;沒有足夠金錢過基本生活),而在香港這個富裕的社會,金錢在這個經典貧窮定義下其實不單指現金流,還包括資產。生活水平,即可支配支出,比起收入是更好的貧窮指標,亦是政府對症下藥的更佳指標。

具體來說,我有以下的建議:

  1. 用可支配支出作為貧窮線指標,將資產及非現金補助歸入貧窮線計算,因為只有認清問題的真實情況,才能有助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扶貧政策。
  2. 公屋雖然是非現金補助,但最能幫助基層改善生活水平,除了居往環境改善,可支配支出也會提升,因此政府應檢視房屋政策對新貧窮定義的影響,適當提升公屋興建量。
  3. 扶貧當然不可以只靠派錢,提升個人競爭力也很重要,因此教育政策需配合產業轉型及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除了靠政府,我們也要自求多福早為退休作準備,不然老來才跌入貧窮線就很難翻身。

發佈於 博評
By 2019-12-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