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Pklok﹕地區康健中心恐難見成效

2020-01-21 15:35:49
pklok

修讀新聞傳播系學生,未曾有一股改變世界的作氣,但寄望以所知所能分享自己看法,或許不是見解獨到,仍盼我的文字與聲音在社會中可有一番作為。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網絡圖片)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近年負荷過重,供應遠低於需求,特別是每年進入流感高峰期,全港公立醫院的急症室輪候情況愈益延長,遭社會各界詬病。無論港府或學者都了解問題的所在,但在現有的措施互補當中,仍未能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

有見及此,早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指出將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目的減低大眾對公營醫療需求,專門針對需要持續護理的病人,以及提升大眾對個人健康管理的意識,計劃在全港18區增設「地區康健中心」 (後稱「中心」),首間中心亦已於去年九月下旬在葵青區開幕。然而,中心開幕至今,先是選址,及後的服務投標等事宜,都反映有關當局欠缺周詳考慮,惹來公眾非議。長遠而言,若然未有及時改善情況,目標便難以達成,難助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什麼是「基層醫療」?

概念源於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提倡的「健康城市」,意指在社區建設平台,令社會各階層容易獲得健康訊息,長遠促使公營醫療系統的效率提升。時至今日,根據食物及環境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就發布成立中心所撰寫的網誌,其目的是改變本港傳統「重治療、輕預防」的個人健康概念,政府積極推廣個人健康的重要性,透過提供津貼,提升公眾對預防疾病的誘因,此為成立中心的主要目的。

選址於工廠區令使用率偏低

參考陳局長就成立中心理念的概述,打著「地區為本,公私合營及醫社合作」為宗旨。可是,首間中心的選址設於葵涌九龍貿易中心,即在其工廠區的範圍,對於不是居於附近的市民和長者,相信可達度低是令使用率未如理想的主因之一。不難預計,有報道指中心首月的服務人次僅達目標的一半,可見未能發揮其社會功能。

投標一事惹利益輸送質疑

再者,在公共行政管理角度中,成立中心之時有關當局對於利益衝突的敏感程度明顯不高。關於由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成功投得中心的服務提供者一事中,筆者難以相信中心管理層會不知其協會的榮譽贊助人便是陳局長,可構成利益輸送之嫌,犯下一個低級的公關失誤。雖然,公眾明白「榮譽贊助人」僅是有名無實的職位,而局長也了解避嫌的緊急性,迅速辭去此職銜。然而,此事顯示港府未有就利害衝突作完備的考慮,自行「申請」了公關災難,可謂「出師不利」,對中心成效的評價大打折扣。

可預視的障礙與不足或阻中心發展

參考珠海學院的李顯華高級講師曾在其專欄所提出,在本屆的區議會中泛民大勝,有機會一改上屆建制時代批准的項目,包括重新檢視,或叫停項目的發展,皆因中心在未達預期服務人數目標下,營運成本已達700多萬,處於高成本低效益的情況,即外界所謂的「小白象工程」,令中心未成功推廣個人健康的訊息前,恐將成為政治世界下的犧牲品,關閉即將落成的中心。

同時,中心的服務範圍覆蓋性不足,尤其欠缺跟進精神健康的疾病,令中心跟坊間其它的健康中心性質無差別,缺乏其獨特性,長遠難爭取大眾對中心服務的支持。筆者翻閱16-17年度立法會資料庫的數字,關於公營精神科接受新症的人數不斷上升,由 197,600 (2012/13年度) 激增至240,900 (2016/17年度)。同時,有研究指出「社會爭議」是誘發有關疾病,或使精神健康趨向負面的主因之一。因此,筆者擔心自2019年起因為反修例風暴而造成持續的社會爭議,導致患病人數將會創新高,可見依中心目前的服務範疇,確實有不全面的缺陷。

總結: 官民觀念顯反差

市民重視政府如何協助其改善生活質素,和提供充足的保建環境,多於如何減輕公營醫療壓力,可見大眾以微觀性看待醫療系統的議題,有別政府以宏觀性制定紓緩措施,忽略執行細節及對焦服務範圍,以使政府推行的措施,未能達到大眾預期成效,而公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問題,也一直未見改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Tm50RPR9k

參考資料:

  1. 《發展基層醫療健康規劃藍圖》,食物及衛生局網站, 27/10/2019
  2. 李顯華:《區議會素人上任ㅤ地區康健中心計劃將現爭議》,立場新聞, 12/12/2019
  3. 《立法會十三題: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和支援》,26/4/2017

發佈於 博評
By 2020-01-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