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派錢與警隊增款綑綁 預算案難救政府民望?

2020-02-27 13:50:44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最引人矚目是向每位18歲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人士派發一萬元的「全民派錢」措施。有意見認為,預算案中警務處薪金及開支預算按年度上升24%增至258億元,令民主派更易更無懸念地反對,或成為另一場政治風波的引子。亦有意見認為,預算案屬政府法案,立法會只需在席過半數支持便可通過,加上市民會認為泛民拉布「阻市民拎錢」,如建制派支持亦會無礙通過。

派錢的執行要簡便公道

《明報》2月27日社評表示,新一份預算案推出1,200億元一次過紓困措施,「包括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錢1萬元,預料8月開始派發」,「疫症陰霾籠罩香港,經濟低迷人心渙散,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倘若疫情今夏紓緩,全民派錢催谷疫後消費,對於刺激經濟反彈,應可起到一定作用,關鍵是具體操作執行要簡便公道」。

《明報》社評指,「當局必須汲取前年關愛基金派錢4,000元的教訓,設法減省行政成本,申請程序盡量從簡。另外,政府今次派錢,受惠者除了居港永久居民,也包括移居海外多年的數十萬港人,他們沒有向港府納稅,又談不上一起抗疫同甘共苦,難免容易引起紛爭矛盾,政府需要小心處理」。

《明報》社評認為,「政府和商界需要及早籌謀,制訂吸引消費大計,設法令市民收錢後留港消費,而不是將錢拿來到外地旅遊」;「本港經濟衰退民生困頓,政府需要推出逆周期措施,一次過紓困措施涉款逾千億元,金額雖大,惟不會構成長遠財政承擔,港府庫房仍有9,000多億元,相當於16 個月開支水平,仍有充裕財力投資未來」。

派錢或變另一政治爭端

《信報》2月27日社評表示,陳茂波慷慨解庫房之囊,表面上打正旗號「撐企業、保就業」,「實際原因人人心知肚明」。「大半年以來,香港飽受百般折騰,既有震驚國際的反修例風波,復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威脅,社會元氣大傷的情況之下,陳茂波唯有徇眾要求一擲千億務求安撫人心,並且藉此提振政府破紀錄的低迷民望」,「向來不欣賞這套手法的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聲明支持預算案發放一萬元現金,認為措施直接給市民『加油』,有助社會上下團結抗疫」。

《信報》社評指,「林鄭與政府錄得如此低的民望,反映民憤已然累積至極高水平,派錢一萬元雖然可以消消氣,但恐怕不足以力挽狂瀾於既倒」,「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十八歲以下沒資格受惠的年輕人而言,派錢措施顯然不及澳門公平」。

《信報》社評表示,「增加警隊開支是與民情對立,那麼不支持預算案導致派錢一萬元泡湯,不也是與民情對立嗎?這就是如今香港的弔詭之處,反修例風波造成社會嚴重撕裂,很多人寧願『攬炒』也不希望對家得逞」。社評認為,「從這個角度推測,陳茂波的全民派錢方案隨時演變成另一場政治爭端」,「過往派四千元的關愛共享計劃實施得混亂蹩腳,若然這次派一萬元又要讓市民望穿秋水,由暑假等到寒假,人心安撫不來之餘,反而可能更添怨氣」。

疫情後要催谷本地消費

《頭條日報》2月27日「巴士的點評」盧永雄文章表示,陳茂波在2018年預算案曾有限度地向十八歲以上、沒受惠於預算案市民派發四千元,不過那是是典型「思維潔淨、做事遲緩」政府行為模式。今次劃一向十八歲以上市民派發,較省時省力,因為入境處已有合資格市民資料庫,只待政府和銀行電腦系統對接,七月初接受申請,最快暑假時可發放出來。

盧永雄認為,「派錢不純粹是讓市民開心,而是一個在經濟下滑中的逆周期措施」;「希望疫情過去後,市民運用手上的錢,在本地消費,令雪崩式的零售消費受刺激而反彈」。當然,「政府當然沒有辦法硬性規定市民一定在本地消費,有人會出外旅遊,有人會把錢存下來,但只要政府有心推動,疫情過後,暑假之時,是有機會谷起本地消費,阻截經濟無底下滑的趨勢」。

派錢無助提高管治威信

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黨魁楊岳橋2月27日於《蘋果日報》撰文表示,「推動政府今次派發一萬元,是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錢留在市民的口袋,總好過留在政府的金庫,因為留在政府的金庫,政府就會使用這些公帑對付市民」,「事實是這個預算案已增撥更多公帑給予警隊繼續濫暴濫權」。

楊岳橋指,「警隊預算由原本的207億大幅增至258億,較上一年度增逾50億,加幅近兩成半」,「經歷過去大半年的警方大舉濫暴,針對警方投訴大增且指控程度嚴重,監警會在新一財政年度的預算卻較2019-20年度的實際開支還要少4.4%」,「民困未紓、警暴未除、管治失效,政府即使派了一萬元,並不能為這個政府提升任何管治威信,要改變這個凶險的環境,只有改革政制,換人換政府」。

要體恤中產苦況應加碼

立法會議員、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2月27日於《明報》撰文表示,「這1萬元現金對很多市民而言是救命錢,政府要盡一切努力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待立法會通過預算案後全速前進,讓市民盡快收到這筆錢,絕對不能重演前年派4,000元的鬧劇」,「勸喻反對派議員能夠像建制派一樣急市民所急,切勿與民為敵,拉布阻延預算案通過」。

梁美芬表示,抗疫基金和預算案始終應該惠及嚴重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交稅的個人和公司都銀根緊絀,政府應該更彈性處理分期和延遲繳稅的申請,特別是暫繳稅,所謂今年不知明年事」,「算案有全民和針對支援基層弱勢的措施,卻缺少了對中產人士的針對性支援」,政府應體恤中產人士作為「夾心階層」的苦况,審慎考慮「加碼」。

泛民拉布失敗機率甚高

《明報》2月27日「聞風筆動」李先知文章引述公民黨中人表示,「事前有想過政府會慰勞警隊,但無想過如此大幅增加人手及買入裝備」,形容「完美地抵消了(派錢)一萬元」,加上派錢消息由前一晚開始傳出,最終未能造成市民讚歎的效果;認為早認為政府未顧及失業人士是欠缺視野,「醫療方面亦無建樹,但民主派若要反對預算案,單談警暴已足夠」,「令整件事更容易」。

李先知文章引述建制派議員認為,「民主派必定會鑽空子醜化政府並拉布,預算案中大幅增加警隊開支,正是泛民拉布的好藉口,又指警隊把購買裝備等開支放進預算案是『泛民逼出來』,因若單獨將項目交上財委會申請撥款,泛民一定會拖延,並牽連其他政府撥款申請;評估,民都要求一萬元盡快到手,相信泛民若拉布,失敗機率甚高,因市民會認為拉布「阻市民拎錢」。文章指,預算案屬政府法案,在立法會只需在席過半數支持便可通過,理論上泛民就算姿態上反對,如建制派支持,也無礙通過。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0-02-2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