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中印邊界衝突 曝露印軍水準低劣

2020-06-22 13:07:33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印度總理莫迪在全國電視演說中表示中方沒有超過印度邊境,也沒有侵佔任何印軍哨所,這與中國外交部發表的聲明(事件發生在中印實控線中方界內)的內容吻合,間接證實了最初的說法,即印軍(或現場指揮部)認為營房仍然存在,可能違反了6月6日的後撤協議而要破壞之,並不是解放軍越界建營。(網絡圖片)

編按:張競老師為海軍戰鬥兵科軍官,但在25年前於海軍指揮參謀學院服務期間,因為職務需求,奉命隨同陸戰隊指揮參謀班次學員隨班附讀,接受陸戰隊兩棲戰術與地面戰術課程,並同步參加驗收考試,本文係依當時受訓心得寫成。

6月15日中印邊界雙方駐軍發生衝突,到目前為止,各項媒體報導內容錯綜複雜,許多人都將關注重點置於雙方死傷人數對比,但其實就兩邊對陣交鋒狀況來說,指導小部隊遂行戰鬥之基本戰術作為才是看出雙方實力重點所在。僅就目前所知資訊,提出初步分析如後,敬請軍事同好不吝批評指教,相關行動說明請參閱本文配圖。

編按:最新衛星圖片(拍於6月16日)暗示了當時實際發生戰鬥的地方。有點留意的是,中印雙方(甚至印度國內)對於當地勢力分界線位置的理解似乎都有差異,不過如雙方都承認以河床為界,那中國的疑似營舍建築似乎也沒有凸出轉彎了的河床。(網絡圖片)

 

首先就印度軍方指揮官在採取行動前,針對任務使命與預期戰果所應當進行各項分析來說,顯然印度軍官素養不夠紮實,所以就會連帶影響後續作戰規畫與行動指導。本項針對中國大陸在邊境地區進行基礎建設,反制修築道路之軍事行動,理應思考在軍事行動後,不論產生任何損傷與破壞後,能否達到「不可回復」程度?並且依據此點,決定是要採取「突擊」、「襲擊」抑或是「襲擾」作戰

編按:襲擾戰術也是過去遊牧民族愛用的戰術,比較著名旳是公元前六世紀黑海地區的斯基泰人。當年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遠征斯基泰人,他們於是採取堅壁清野戰略,引誘大流士的軍隊深入大草原,再無間斷的以輕騎兵進行襲擾,等把他們的物資和士氣消耗得七七八八,才予以最後一擊,並擊殺大流士本人。(網絡圖片)

 

基本上,「突擊」是進行攻略並且加以佔領,「襲擊」是進行攻略加以破壞後立即撤退,而「襲擾」則是採取攻擊視狀況進行破壞,然後就儘速撤離;其中「襲擊」重點在於實質性破壞,而「襲擾」則是著眼於產生心理性震撼。假若不論破壞程度多麼嚴重,中國大陸必然還是會捲土重來,換言之,就是此項破壞性軍事行動無法產生「不可回復」傷害,迫使中國大陸放棄修築道路工程,則運用「襲擾」就是唯一合理行動方案。

但就印度軍方所投入兵力數量來看,顯然是存心要產生嚴重實質破壞,而非希冀透過破壞滋擾,不將物質破壞程度視為重點,將焦點置於造成心理威脅,來迫使共軍增加後續施工警衛安全人力負荷,所以其作戰構想必定為「襲擊」而非「襲擾」,這就會增加其在目標區,亦就是施工工地所必須停留時間長短,無法像「襲擾」行動般打了就跑,而必須打到相當程度才會撤離。

編按:以軍事常識判斷,被俘加殉職的校級軍官竟達五人(一上校一中校三少校),這支部隊幾乎肯定不只印人所說的一個加強排(55人),而至少應是團 / 營指揮部加至少一個連(150人),甚至是整個營(接近500人)的人員規模。圖中為加勒萬河谷早期對峙中出現的印軍,由於有裝備AKM,已經不是巡邏隊而是支援隊了。(網絡圖片)

 

其次就是印度軍方必須掌握採取破壞行動後,共軍趕來馳援之兵力規模與反應時間;假若印軍在行動後,要能嚇阻對手追擊,就必須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先配置備援兵力待命。此等備援兵力其實是擔任任務預備隊,以便因應戰況發展不若預期時,實施增援投入戰鬥,或是進行救援任務作為。

依據印軍行動模式來看,整個行動作為就像個魯莽賭徒般,將所有賭本全部押上,讓所有兵力全部投入目標區,連個持盈保泰後續翻本所需籌碼都沒留,所以才會在狀況發展不利後,會輸到如此脫光屁股地步。而且假若未能事先預期到共軍應變馳援兵力數量,就貿然將所有兵力投入,並且捨襲擾而選襲擊,顯然情報掌握、任務分析與計劃作為根本是完全不及格。

編按:一個普通軍迷都可能會知道的軍事常識,可能就是預備隊。預備隊是指揮官預留一支作為緊急事態時隨時作支援的預備軍事力量。在大部分軍事衝突中,預備隊的投入方向與時機可以嚴重佐佑大局。一戰早期決定性的馬恩河會戰,當兩軍戰線都處於極度繃緊之時,法軍將領霞飛臨時將巴黎的守軍組織成第六軍團,並召集全市的的士(及其他大型交通工具)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前線,最終德軍由於無法突破堅強的防守,最終退去。由現時各類零碎的資訊進行分析,筆者認為今次印軍似乎沒準備可隨時出發並抵近支援的預備隊。(網絡圖片)

 

再者就是在遂行襲擊破壞行動時,印軍指揮官不知派出分遣兵力,針對共軍警衛兵力駐紮營地,設立臨時性之前進哨界線,以便獲得預警通報共軍持援兵力接近,期能果斷結束破壞行動,儘速引退撤離目標區。此乃軍事作戰最基本ABC,就算是作賊要去偷東西,都要在重點交通要道派出駐守放哨,以便通報警車巡邏動態,或是遭人報案後前來追捕時先行通報;印度軍隊會做賊事,偷偷摸摸破壞人家財物,但卻沒有真正做賊本事。

編按:張老師所繪製較理想的中印陳兵佈置,當中綠方為印軍。只是真實的印軍似乎欠缺了當中最重要的佈置:哨戒線與預備隊。(網絡圖片)

 

此外就共軍因應印軍越境行動如此迅速評估,媒體報導是因為施工地點工人逃離,跑至營地求援後才集結動員進行增援,此種說法顯然是低估共軍對於戰場監控能力。比較合理分析就會指出,共軍其實是沿著實際控制線,必然設置警衛哨界線,假若對方兵力處於劣勢,就會採取警衛行動制止越界。但若是對方兵力數量處於優勢,就會發揮哨所警戒功能,通報動態情報資訊,適時採取因應作為,不會貿然曝光,以雞蛋碰石頭硬碰硬去無謂犧牲。

編按:哨戒線過去較多由輕步兵或騎兵負責,但現在較多由偵察兵負責。他們主要作用是前出建立警戒線、為部隊提供預警,或偵察對手的戰略戰術部署,甚至向敵人先發動奇襲。(網絡圖片)

 

此等佈防於警衛哨戒線之分遣兵力,或是藉由設置無人機沿線巡邏,或是遙控閉路監視影像系統所獲得資訊,應當不但能夠提供預警資訊,在印軍能夠抵達目標區,對施工地點進行破壞之前,就讓共軍警衛兵力得以及早集結整備,採取馳援行動。甚至還可通報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印軍並未控存任何應變待命兵力,如此更可讓共軍趕來救援時,能夠放膽以包抄方式,不怕腹背受敵,切斷印軍預定引退運動路線,順利來個甕中捉鱉,強勢捕捉殲滅來犯印度兵力。

其實從印軍指揮官陣亡以及重要幹部被俘,以及印軍四處逃竄滑落山谷與墜入溪流狀況觀察,顯然就是在受到逆襲之後,印軍並未進行任何有組織性抵抗與防禦。此時軍官背棄士兵,未能進行指揮管制,則不論階級各個都淪為基本戰鬥員,毫無作戰組織所能提供之加成戰力可言。這種狀況不僅是作戰失敗,簡直就是部隊潰散組織瓦解,因此傷亡慘重自然就不令人意外。

編按:由一些去年克什米爾衝突中不少步兵受夜襲身亡,以及去年年底開始印軍大量訂購新式可掛夜視鏡頭盔與步槍用夜視瞄準具可知,即使是前線士兵,類似夜戰用相關設備仍很不普及,若貿然進行夜戰,將陷入很大的被動。(網絡圖片)

 

而且就印軍所選擇作戰行動時間來說,那更是外行到達極點。運用夜暗掩護接敵,以便隱匿本身戰場運動,在人類體能與注意力最低點時段,運用拂曉發動攻擊,能見度與視野是愈打愈亮,更是有利於行動後迅速脫離戰鬥與撤出作戰區。印軍是利用午後黃昏發起作戰行動,整個光度逐漸轉弱,戰場狀況愈來愈難掌握,更是不利於行動後脫離戰鬥,以及後續引退撤離階段之各項行動管制作為

編按:79年前的今日,剛好就是德軍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的日子。德軍選擇在1941年的夏至當日凌辰3時05分發動攻擊,是因為當天日照最長,而3:05分在中部戰線地方天色已開始微亮,但大部分蘇軍都在睡覺,臨戰反應最為遲鈍……而德軍若事先調整休息時間,那戰鬥效能可會是最高狀態!(網絡圖片)

 

對於野戰用兵有關兵力、空間與時間等要素進行前述初步分析後,最後就要提到共軍當晚果斷釋放大量低階印軍返回實際控制線,此因扣留俘虜將要耗用大量警衛人力,與其讓其產生作業負荷,毋寧讓其返回印方境內,讓印軍忙於處理傷員與善後,如此使其無法立即發動逆襲,但是讓印度方面獲悉,共軍手中仍留置有印軍軍官幹部等待偵訊,讓其投鼠忌器不致冒進,此為多半報導未曾注意重點處置作為,值得在此說明。

編按:印軍雖有豐富的人口資源作為後盾,但其是行募兵制,所以兵源年齡會受相當限制,其士兵及士官強制退役年齡為42及49歲,這有點偏大,不過更可怕的是,根據去年的新聞,印度政府打算將士兵與士官的退役年齡進一步擴展至58歲(?)。這可能表示印軍在招募上出現問題,老齡化情況十分嚴重,若不提高役齡,恐怕人力資源會出現斷層。(英國陸軍圖片)

編按:印軍伙食曾被其士兵大肆抨擊其質素次等且不夠吃。由比較中也可見印軍伙食非常「傳統」,澱粉質及肉類蛋白質似乎都不夠。

 

至於次日清晨再開始清掃戰場,逐次發現印軍受寒失溫凍死,顯現印軍根本就未曾考慮過戰況發展,會有可能讓其戰士必須在室外冒著低溫度過寒夜。個人禦寒裝備不全,加上伙食不良熱量與營養不足,兵役體制不全戰士年齡偏高,體能耐力不夠都是印軍普遍缺失,早就有專人加以分析。但是軍官戰術修養如此低劣,小部隊基本戰鬥都缺乏完整規劃構想,簡直是到達不可思議地步。

編按:高原特化型的運8G,除作運兵外,也可權充救援直升機。(網絡圖片)

 

最後還是要說,天下事都是很殘酷,打贏就是諸葛亮,戰敗就是豬頭樣。共軍傷員是用救護直升機後送,印軍傷員則是以擔架與車輛接駁運送。打仗都是在打後勤,人比人氣死人,兩軍交鋒後,雙方所受待遇都會有所比較,此將嚴重影響士氣。雙方交鋒後,北京管制新聞異常冷靜,絕口不提傷亡對比,新德里叫罵連篇,濫情到達極點;只要想想是誰越界找碴,是誰淪為俘虜,其實其中是非就很明白。

當印度士兵都被共軍俘虜,要靠對方放回來時,居然掏出狼牙棒來指控共軍野蠻,難道是扒在印軍身上扯不下來,順道帶回來紀念品?這個鬼話也只有西方媒體會跟著胡說。針對此事,整個過程始於暴虎馮河魯莽躁進,但後續應對更是顯得色厲內荏,印度數千年文明難道只剩一張嘴,必須靠著嘴砲來反擊嗎?

編按:說回印軍所得到的解放軍「狼牙棒」,說法的破綻其實非常大,首先印軍是潰散敗逃,如何收集到老解的狼牙棒? 另外印軍展示的是以鋼筋焊接刺的狼牙棒,但鋼筋重而幼身,握住揮動很不方便……況且之前對峙時老解就有很多防暴裝備,也有更適合揮動的棍棒,要這些自製貨幹什麼? 單就這些鋼筋看來,至少有部分可能是營壘外用的臨時拒馬 / 路障。 (網絡圖片)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6-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