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邱世卿:以戚家軍史例說明合成部隊的局限

2020-07-05 10:44:08
協助訓練阿富汗政府軍的一支美軍斯瑞克旅級戰鬥隊。(美國陸軍圖片)

近年來軍事改革的問題中,"合成"兵種(Combined arms)一直是被討論不斷的議題。

那麼...什麼是兵種合成作戰呢?

"Combined arms is an approach to warfare which seeks to integrate different combat arms of a military to achieve mutually complementary effects (for example, using infantry and armor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where one supports the other, or both support each other)"

簡單的說,合成兵種作戰也成為聯合兵種作戰,其目的是整合不同的作戰兵力已達到長短互補的效果,例如結合步兵與裝甲車在城市作戰,步兵可以彌補裝甲車視野受限的問題,而裝甲車則可以提供步兵足夠的防護與火力。

二戰開始,出現了大量臨時編隊的合成群,多是執行特別任務而臨時抽調娋成的戰鬥集團,又或者是將部分損失嚴重等待整補的戰鬥單位臨時編組成的戰鬥集群。後者比較出名的是德軍在戰爭後期經常組成的戰鬥群(Kampfgruppe)。圖示是比較著名、於1944年突出部之役中率領SS第六裝甲軍派普爾戰鬥群進行突破作戰的約阿希姆·派普爾旗隊領袖(SS-Standartenführer,相當於中校)。(網絡圖片)

根據美國戰略作家威廉·林德(William S. Lind)的描述:

"Combined arms hits the enemy with two or more arms simultaneously in such a manner that the actions he must take to defend himself from one make him more vulnerable to another. In contrast, supporting arms is hitting the enemy with two or more arms in sequence, or if simultaneously, then in such combination that the actions the enemy must take to defend himself from one also defends himself from the other(s)"

合成兵種可以同時以多種作戰火力打擊敵人,這使得敵人在防禦一種火力打擊的同時,暴露出他的其他弱點。相較之下,支援火力只是以多種火力輪流打擊敵人,這使得敵人在防禦某一種火力打擊時,也能順便防禦下一個其他類型的火力打擊。

戚家軍行軍隊形圖。用鴛鴦陣的「步兵班」除作為短兵相接的戰鬥小組,更作為鳥銃兵的掩護力量。(網絡圖片)

但合成兵種並不是一種現代才有的概念,明代的名將戚繼光,在其《練兵實紀 - 卷六 車、步、騎營陣解》有以下紀載:

“車營解...以上每一營,通計將官一員,中軍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九員,百總三十四名,車正一百二十八名,舵正一百二十八名,狼機手七百六十八名,大棒手二百五十六名,運大將軍火箭等車車正、軍兵二百三十四名,奇兵隊長一百二十八名,火兵一百二十八名,鳥銃手五百一十二名,藤牌手二百六十六名,钂鈀手二百五十六名,旗鼓、爪探、架梁、開路大小將官,應用軍士二百六十八名,通共官軍三千一百十九員名。

一種在十六世紀時十分先進的後裝佛朗機鳥銃,子銃就是定裝了的子彈與葯室,直接裝到槍管後方的固定位置,然後發射,這比1840年前任何一種前裝步槍射速都要快,然而當時工藝無法造到這種武器需求的精度,子銃與銃管不能完全咬合,所以漏氣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直接損害威力。(網絡圖片)

每車一營,旗鼓並該設備征軍火器械:將官認旗一百,金鼓旗二面,門旗二面,五方旗五面,角旗四面,高招五面,坐纛一面。巡視旗十面,千總認旗三面,把總認旗九面,百總認旗三十四面,車正旗一百二十八面,金鼓一副,佛狼機二百六十五架,子銃三千三百四門,鐵閂五百一十二根,欽錘、鐵剪各二百五十六把,凹心送子二百五十六件,鉛子二萬五千六百個,火藥七千六百八十斤,火繩一千二百八十根,鳥銃五百一十二門,銃袋五百一十二個,藥筒一萬五千三百六十個,藥鱉五百一十二個,細火藥三千七十二斤,火繩二千五百六十根,鉛子一萬五千三百六十個,杖五百一十二根,鉛子模三十四副,火箭一萬五千三百六十枝,火箭簍並雨罩具二百五十六個,大棍七百六十八根,銅鍋一百四十四口,桶一百四十四隻。”

戚家軍的廂車 / 輕車事實上是一種多人操作且有一定防護能力的火力支援車,為士兵提供前線快速火力支援(而不是像騎兵或坦克一樣衝鋒)。雖然是人力推動,這些廂車的成本其實也不會低。有趣的是,在火炮剛開始流行的十六世紀,西歐亦開始出現類似的構想。(網絡圖片)

戚繼光的戚家軍實際上就是一種步、騎、車的合成兵種營,車營就相當於現代砲兵與裝甲兵的結合。這個概念在後來的剿倭寇以及援朝鮮的戰役中被證明有效。

明代當時的火砲是架在車上,稱為廂車。一個戚家軍的砲兵營一共編制有265門火砲,每一門火砲共有三名砲手,總計768人。

作戰時步、騎、車一同作戰,可以想見戚家軍的指揮官必須十分嫻熟不同兵種之間的特性以及優缺點,比如戰場上來去如風的騎兵要如何與行動緩慢但火力強大的車營搭配,又或是步兵如何掩護車營脆弱的側翼等等。

戚家軍的多兵種合成可說深入至最基層的地方,例如最基層步兵單位(相當於今日的班)就已有鴛鴦陣。鴛鴦陣不單指步兵遇敵時的陣型變化,更是將多種長短、攻守武器混編至一個戰鬥小隊的方針。(網絡圖片)

既然戚繼光的新軍編制是兵種合成,威力一定比明朝一般邊軍強大,為何最後會輸給滿州八旗呢? 因為戚繼光的新軍,除了他自己招募來的南軍外,明朝根本沒有能力大規模的實現。

問題出在錢跟人。

張居正變法,稍有讀國史的人都會略知一二,其一條鞭法透過大幅簡化稅制及其徵收辦法,大幅改善了明朝的財政狀況,令明軍不但開始能負擔大量火器帶來的開支,也「養得起」合成軍。然而隨後「萬曆三大征」雖穩定了國防形勢,卻幾耗盡變法帶來的積蓄,且令軍隊改革無以為繼。直接促成戚家軍滅亡的蓟镇兵变,其起因亦和軍餉不到位有關,間接也是財政崩潰帶來的影響。(網絡圖片,圖片為《萬曆首輔張居正》劇照)

合成兵種的火力必須用錢堆砌,不像傳統步軍或騎兵,營長只要注意人員的管理,兵器甲仗或是馬匹食用的草料糧秣就好,廂車必須有木工、火藥、鐵工等大量的輔兵工匠維護,整個軍隊後勤的問題也呈幾何級數的增加。彈藥要備多少? 馬匹是否馴養良好? 士兵的訓練該怎麼進行?

戚家軍雖在剿倭寇、守漠北及參與萬曆朝鮮之役,都有傑出表現,不過因為經費及訓練規模問題,該軍全盛時期都不超過4000人。(網絡圖片)

集中與分散,專精與彈性,一向都是二難。

步兵上馬變成騎兵,騎兵下馬變成砲兵,這只有電玩裡面才有這樣的設定。基層兵員是如此,第一線的指揮官也是如此。簡單的說,要讓這樣一支部隊發揮戰力,就需要大量跨領域的人才,而這種人才通常都是最難獲得的。讓一個不懂騎兵作戰的校尉去指揮騎兵衝鋒,那跟讓這些騎兵去送死沒有二樣。

俄國現時的合成軍來自過去的軍,不過過去的軍可以有4-7個師及所屬支援單位,2000年代後的合成軍人員上卻只有兩至三個師的人數,其組成主要是相當於4個機步旅及多個旅/ 團級持殊支援單位組成,如砲兵旅、火箭旅、防空旅、維修旅、核生化旅、電戰團、特種兵團等,實質作戰時再以任務需要編配支援部隊。其特點是一般作戰部隊在編制及兵員上大幅減少,但支援部隊和過去的軍一樣,即每個旅所能分得的支援部隊數量大幅增加。(網絡圖片)

如果合成兵種的優點與缺點都這麼明顯,那麼合成兵種的規模應該多大?

如果橫向對比現代其他國家的發展,美國與俄羅斯在經過小規模的試驗之後,目前也只能將合成的規模限縮在旅級單位,營級單位是想也不敢想......甚至美軍在總結摩蘇爾與拉卡與伊斯蘭國的作戰經驗後發現,即便是以旅級的合成兵力,在面對一座現代化城市的攻防時,兵力根本是不夠的,在這樣的作戰要求下,合成的兵力是以師為單位,才能有效的形成戰鬥力量。

美軍的斯瑞克旅編制,相當於縮編了機步師,然而欠缺戰車而只餘下M1128輪式機動砲車作為反裝甲與火力支援系統。美軍的旅級戰鬥隊(Brigade combat team / BCT)是美軍2000年後推出的合成部隊,斯瑞克旅是其中一種,約4000人,原作為快反戰力,但卻多用於伊拉克及阿富汗的佔領維安任務。(網絡圖片)

據報道,解放軍的合成旅下編4個合成營及4個特殊營作支援,每營7-9個連,包括裝甲步兵、突擊車、坦克、火力及後勤連。其編制同時具美俄的特色,例如幾乎取消師的編制(俄)、有小型戰車連支援(俄)、裝甲步兵以8輪裝甲車及高機動車為主(美),營編制中高度混合(美)。要留意的是,解放軍的合成營是旅級編制下單位,結構是軍-合成旅-合成營。其合成營有旅屬火力支援的,而非國軍新搞的獨立編隊。(網絡圖片)

援以上的看法,其實我對合成營在正規戰場上的作用是不抱太多希望的,如果以美軍近20年治安戰爭的經驗作為規劃的指標,忽略了未來面對真實戰場上的壓力,這就有可能因規劃視野過於固定,反而造成嚴重的作戰風險而不自知。

編按:國軍的聯兵營,媒體聲稱可單獨作戰,但聯兵營在其他國家的軍隊中都是處於聯兵旅之下,若要獨立作戰,其實只能負擔較輕、防區較小的任務,而且該營的修理連要面對多種兵器的維修,負擔其實很大。據台灣知名軍事評論員黃竣民先生所指,聯兵營的改革內容其實是.......將陸軍7個旅級單位(包括542旅、564旅、584旅、586旅4個裝甲旅,269旅、234旅、333旅3個機步旅,以及關渡指揮部)重新調整編組,約3千個員額轉用充實其他部隊。(網絡圖片)

 

文章刊載於作者面書專頁,輕新聞獲授權轉載。轉載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7-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