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二戰後航母發展脈絡 與HK01記者商榷 (上)

2020-07-24 11:13:46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美國海軍社交帳號圖片

 

日前留意到一篇HK01刊載、關於戰後航空母艦發展的評論。當中的資料及論述頗為詳細,之前幾乎沒有見過香港傳媒人能寫出類似技術性較強的軍事性文章,實屬可喜可賀。可惜的是,他所選的題目其實足夠出一本專著,但要在塞在一篇三千字以內的報道中,很難面面俱圓了;再講,文中缺漏訛誤仍「非常多」(例如美國二戰的護航航空母艦CVE問題(註1);法國從來沒有計劃過45000噸以上的航母;戴高樂號只有4萬噸;EV-22計劃早已停擺多年,英國也沒有興趣再投入研究了;小型航母發展根本從來沒中斷過,何來再度流行?)。更重要的是,全篇文章似乎十分缺乏以戰略角度考慮海軍強國對建設航母的選擇。還是一句老話:你要裝備什麼是你的戰略戰術需求所使然,並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航母大小是取決於戰略思維,而不是純粹的功能發揮。本文將分成上、中、下三部份,嘗試簡單的導正這篇文章對戰後航母發展的誤區。

美軍的準超級航母中途島號(CV-41)及第一代級航母-科拉士圖級的獨立號(CV-62),攝於1992年兩艦準備交接任務時。由於美軍習慣在甲板上擺放戰機,故即使機庫只能擺放不足60%飛機的情況下,仍然可有80架以上的搭載量,實在驚人。(維基百科圖片)

作為海權論與空權論同樣信仰者的美國海軍,自二戰開始後已確立以航空母艦及航母戰鬥群作為艦隊核心。不過1950年代滿載排水量超越80000噸級的超級航母的出現,並非遵從過去戰列艦競爭的邏輯,因為至少在80年代以前,美軍超級航母根本就沒有同級數的「對手」。它的發展主要是建基於以下任務:1. 爭奪制空權與發動對蘇聯沿岸與內陸目標的空中打擊;2. 作為海軍戰略攻擊的前進基地(這點下面有述,60年代這角色已急劇淡化);3. 作為艦隊與船團防空 / 反潛攔截的基地,抗擊蘇聯遠程轟炸機與大量攻擊潛艇的滲透。當中第一項的要求非常高,隨時是要求艦載機至少每日能出動100架次以上並連續作戰一星期(通常航母是每五日補給一次)。在這種高強度連續作戰的情況,不單單需要更多作戰飛機,且需要更多彈葯及航空燃料,不斷造大似乎是唯一可以滿足這些要求的方法了……。

世上第一艘核動力超級航母企業號(CVN-65)。留意艦橋後方泊著多架A-5民團式重型攻擊機 / 偵察機。這東西佔地面積甚至稍大於A-3,但在超級航母上仍能運用自如。美國發展核動力航母,主要是想透過無限續航力,以廢除常規推進系統後多出來的空間去增加航空汽油與彈葯儲存量,以延長高強度作戰能力。(網絡圖片)

當然,超級航母的發展與擴散有相當多因素影響,例如是否受到強大的海上威脅、政府是否具足夠財力與意願投資等,不過更重要的是冷戰中各國所採取的戰略方針與軍事發展方向,對於是否發展航母(與發展什麼航母)其實更為重要。

2002年北約中的美、英、法海軍共同進行的一次聯合演習。北約的聯防體系造就了一支規模非常巨大且能統一指揮的聯合艦隊。(維基百科圖片)

影響超級航母「擴散」的關鍵:

1. 北約的區域聯防體系下的角色分工:

歐洲各國由於歷經戰爭,國防與經濟實力都顯著衰弱,面對日益嚴重的蘇聯陸上威脅往往力不從心。在英美牽頭的情況下,西歐、南歐與北美洲的加拿大組成聯合軍事同盟的北約組織,以聯合防衛與統一指揮的方式抗衡蘇聯的擴張。其武力及指揮系統以美軍為主,當中各國在放棄 / 擱置原有的領士、邊界糾紛的情況下,都有其軍事角色、協防區域與軍事發展方向,毋須投放太多資源於全方位國防發展上,以更能有效回復與強化經濟實力。

冷戰時曾是全球最強中型航母的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網絡圖片)

當然,其結果就是:由於大盟主(美國)有多艘大型航母,小老弟就自然不需要了……基於北約是以美國為首、聯合對抗蘇聯及共產集團的組織,少數有足夠財力與技術發展重型航母的國家,因為過去的戰略利益已改變,有些攻擊力強大但昂貴的武裝,也無需再發展了。

意大利加里波底號導彈巡洋艦可說一個不太正面的說明北約聯防的例子:1958年進行現代化大改裝、成為一艘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時,美軍正推行北極星潛射導彈分散部署計劃,並以該巡洋艦作試點。該艦隨後加裝導彈發射筒並進行全重模型試射,已達接收狀態,但此時由於美軍的SSBN亦開始成熟,又取消先前協議,結果這船白改一場…… (網絡圖片)

英國就是個好例子:二戰後英國雖然在經濟及軍工科研能力上開始衰敗,但因為仍保有世上第二多的航母兵力,在北約海上部隊中也是第二主力,在60年代之前還有至少兩個中重型航母的計劃(下有述),但隨著國力持續衰退,60年代中期開始也不得不將更多精神花在北約船團護航反潛戰上,其結果就是轉向發展小型的反潛支援母艦(下篇有述)。

對艦艇集結進行威力測試的十字路行動試爆證明,即使艦艇寺核爆的抗沉性不差,但爆風對船面設施仍會造成重大損害,等同摧毀艦艇的戰鬥能力。(網絡圖片)

1945年9月,流星式戰鬥機已經開始在英國航母光輝號上的試驗。根據其運用經驗,英國設計師設計出蒸氣彈射器、降落指示登及斜向甲板,被稱「航母三大器」。三者都成為日後常規起降大型母艦的標配。(網絡圖片)

2. 核子武力與導彈萬能論:

美國超級航母的濫觴始於冷戰初期兩大需求:噴射機引進航母與核攻擊需求。前者方面,1945年後噴射戰鬥機取代螺旋槳戰鬥機作為艦載空中武力的趨勢已很明顯,英國早於當年9月試驗於航母上起降流星式戰鬥機。不過由於噴射機當時需要更長的跑道進行起降,尤其是降落的距離、速度與重飛要求更高,要更進一步部署更重型的噴射機而不減少機隊規模,體形進一步變大是無可避免的事。

CVA-58合眾國號航空母艦模型,以及預定搭載的AJ野人式核攻擊機 / 轟炸機。該機航程達2800公里。本艦最終目標機為一種大型後略翼噴射式中型轟炸機,這機後來發展成具4700公里航程的A3D型大型攻擊機。合眾國號計劃的取消亦引來史上罕見的軍種與國防部 衝突事件,史稱海軍上將叛亂事件(Revolt of the Admirals)。(網絡圖片)

其次是50年代源自美軍各軍種的競爭;自核武器出現後,各軍種就開始爭取擁有核武的權力,以增加自己軍種的響力。當時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幾乎包攬所有核打擊手段,並在軍種競爭中取得重大優勢,海軍為此亦積極發展搭載核子彈頭的大型長程艦載轟炸機(最後發展成最大起飛重量達43噸的A-3轟炸機)。而由於這類轟炸機體積相當龐大,需要更大的操作空間,故亦促成CVA-58合眾國號超級航母及後繼的科拉士圖級的誕生。

50年代後美軍陸續以SCB-125計劃的名義改裝15艘二戰期間建造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圖為該級的香格里拉號),並成為戰後主力中型常規航母。其設計可搭載最多4架A3D執行任務,但長23米、重37噸的A3D由圖片來看,對於埃塞克斯級這35000噸級航母而言,實在太大太重了…… (網絡圖片)

不過,倒過頭來核子武器也成為阻礙超級空母擴散的「幫兇」之一。50-60年代,其他有資源發展重型航空母艦的國家如英、法等,除被財政及技術所困擾外,更重要的是因應對未來戰爭的看法相當接近,即世界大戰一開始就會演變成核戰,核武器及核攻擊手段(如飛彈、轟炸機及核攻擊潛艇)是國防發展的重中之重,大量資源都投入到這些載具及核工業設施上,變相蠶食用於建造大型航母的資源。英國最為接近重型航母的1952年型艦隊航母計劃與CVA-01,除了因為採購價格高昂,以及各屆英國政府更想集中資源於民生福利外,更因為當時英國仍致力發展核武器與投射手段(空軍的轟炸機與新攻擊機、海軍的彈道導彈潛艇(下稱SSBN))而最終忍痛放棄。

英國曾經最接近超級航母的重型航母設計:1952年型艦隊航母(左)及CVA-01型(右),兩者標準排水量大約比科拉士圖級航空母艦小6000噸左右……順帶一提,前者是第二個採用雙艦橋及英國第一個在設計時就使用斜向甲板及蒸氣彈射器的設計,後者引入一條只有5.5度斜的斜角降落甲板,同時亦引入艦橋右側的甲板飛機維修區「阿拉斯加滑行道」。 (網絡圖片)

1123型莫斯科級列寧格勒號。該級艦是蘇聯1970年以前唯一發展過的航空運用艦。據當時艦上指揮人員講,這級反潛直升機母艦反潛能力很強,但航洋穩定性很差。(網絡圖片)

同樣事情也發生在蘇聯身上:在超級航母出現的頭10多年時間,蘇聯海軍水面艦的發展反而陷於停滯:基於確信「熱戰即核戰」,發展先進的核武器及作為其投射載具的飛彈、核彈轟炸機及SSBN,以建立有效核打擊能力,成為赫魯曉夫等傾力發展的目標。這可是赫魯曉夫(及同期很多軍事理論學者)最重要的戰略構想。為此海軍亦先重視能進行水下洲際打擊的SSBN、能保護SSBN並進攻來犯艦隊的巡航導彈潛艇與攻擊潛艇,還有能保護後方核潛艇群免遭攻擊(同時也可以長程巡航導彈反擊)的水面艦就成為發展重點。亦因為此,除反潛直升機巡洋艦外,蘇聯海軍放棄航母有十多年之多!

(待續......)

1961年葵涌垃圾灣拆船廠中待拆的幾艘二戰護航航母。(圖片來自生活雜誌)

註1:記者似乎沒有留意到其商船航母的本質-它們的船體都是商船且只需要5-9個月即可投入服役,所以才能成為周刊航母。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7-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