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張競:整編喉舌欲戰 班底陣腳大亂

2020-08-28 11:11:0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8 17:30:39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有指美國之音雖然照樣報道特朗普那些有問題的對華疫情指控,但同樣報道了美國疫情的嚴重性及國內對疫情的爭端,是特朗普大舉「整肅」國際媒體署的一個導火線。(來源:美國之音)

 

美國政府對外宣揚美國官方政策,負責執行國際宣傳之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6月4日依據美國國會通過人事任命案,由保守派媒體重量級人物帕克(Michael Pack)出任執行長後,很快就開始進行人事整肅與政策整風,當時各方就預期美國喉舌媒體生態將會產生重大改變,美國對外所宣揚價值理念恐亦將面臨崩解命運。

編按:有指美國之音雖然照樣報道特朗普那些有問題的對華疫情指控,但同樣報道了美國疫情的嚴重性及國內對疫情的爭端,是特朗普大舉「整肅」國際媒體署的一個導火線。(Youtube片段截圖)

   

但此舉立即就掀起人事風暴,6月15日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正副臺長率先同時請辭,此項人事地震將牽動該媒體報導政策,勢必面臨大幅度調整,全球政治觀察家隨即開始密切注意後續發展。兩日之後,同樣隸屬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之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自由歐洲電臺(Radio Free Europe)、中東廣播(Middle East Broadcasting)以及由美國國際媒體署所捐款支持,專門負責倡議全球網路言論自由之非營利組織開放科技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總裁亦同時遭致撤換,顯現出帕克本人強勢領導作風,清理門戶毫不留情。

編按:前美國總統顧問班農,不僅僅是極右翼的媒體人、電視劇製作人,更是前軍官及投資銀行家,其主持的媒體素以製作假新聞、陰謀論及對華極端強硬的立場知名。現時他因為眾籌欺詐罪名被紐約州聯邦法院調查中。(網絡圖片)

  其實從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其親信班農(Steve Bannon)就已經鎖定前述主管美國國際宣傳之喉舌媒體,因此以強勢姿態硬是將其政治盟友夏皮羅(Jeffrey Shapiro)安插成為古巴廣播局(Office of Cuba Broadcasting),亦就是對外以位於邁阿密之馬蒂廣播電視臺(Radio y Televisión Martí)為名運作之美國政治宣傳機構顧問;如今在帕克掌權主管美國國際媒體署後,夏皮羅立即就被任命成為該機構代理總裁,更傳出消息其後續亦將會由特朗普總統正式任命予以扶正。 不料目前又傳出消息,美國之音內部有八十位依據多種語言特殊技能,因此得以持J-1簽證入境美國工作之外籍全職或約聘員工,可能會受到美國特朗普總統要求聯邦機構僱用外籍員工時,不得取代相同資格條件美國公民之政策影響而被迫去職,其中包括十餘名來自中國大陸與印尼外籍記者,可能因此無法獲得簽證延長有效期限而必須離開美國,而其若返回母國,更可能因為曾經為美國之音工作,而受到政治迫害與壓迫。此事浮上檯面後,更讓外界感受到美國喉舌媒體人事動盪不安情勢,已讓內部員工質疑其未來人身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脅地步。

編按:冷戰時期,美國對外對內宣傳喉舌基本是兩條腿走路,對外以宣傳美國價值及共產主義陰謀論為主,且各有負責機關,對內則主要透過新聞及影視作品散佈蘇聯滲透論及恐共情緒。(網絡圖片)

 

前述對國際社會宣傳美國政策之喉舌媒體,其實是從冷戰時期就開始運作至今,但其上級行政指導機構則是在冷戰後將各個對外執行國際宣傳機構整合,並成立美國廣播理事會作為國務院所轄政策指導機構,才開始建立統一整合作業與政策體制。美國廣播理事會後續經過1999年《美國外交事務改革和重組法案》(Foreign Affairs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Act)調整組織,以及2016年所通過《2017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設立執行長,由行政組織體系取代合議制之理事會,統籌所有對外國際宣傳政策與運作。

但當特朗普總統接掌政權後,2018年就直接將美國廣播理事會更名為美國國際媒體署,更毫不掩飾地積極運用人事任命,希望調整對外國際宣傳政策,掌控整個喉舌媒體體系運作模式。不過由於白宮與國會關係不睦,2018年特朗普提名帕克出任美國國際媒體署執行長,這項任命案就成為雙方政治攻防焦點,直至2020年6月初,在第八回合任命審議會議,帕克總算勉強獲得認可,因此就可以理解帕克絕對是個爭議人物,亦無法代表整體美國價值信念,由其主導向全球倡議傳統自由民主理念,豈非是緣木求魚?

編按:米高帕克的主要爭議點,除了其與班龍關係密切、過往只有智庫及製作紀錄片經驗外,還包括涉嫌將所任職非牟利機構的捐款轉移到自己的私人公司,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已計劃對對此展開調查。(Youtube 截圖)

 

特別是美國向來強調民主與法治必須並存,但從美國喉舌媒體如今面臨問題看來,不僅是充滿人治色彩,更會干涉媒體運作務求真實基本信條,這真是對於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最大反諷。特別是美國之音向來係依據1976年由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具備法律位階效力,並由美國總統所簽署發布《美國之音憲章》(VOA Charter)運作,因此對於來自美國國際媒體署之政策干預,更是堅持原則不願屈從政治意志輕易就範。

依據該項規範,美國之音節目須「作為持續一貫可靠與權威之新聞來源,美國之音播送新聞必須準確、客觀並且全面。」同時「美國之音將代表整個美國,而非美國社會個別階層。因此須平衡、全面地顯現重要之美國思維與體制。」以及「美國之音將清晰有效地呈現美國政策,並同時表達涉及此等政策,以負責任態度進行之討論和意見。」同時依據1948《信息與教育交流法案》,美國之音身為國際宣傳機構,因此還不得向美國國內播送。正因如此,美國之音就必須考量主要收聽對象並非美國公民,依據全球多元觀點廣泛取材,透過平衡報導展現美國容忍接納不同視角,能夠保障言論自由之體制優越性。

編按:特朗普一直有指美國之音等政府媒體根本是民主黨 / 拜登的喉舌。這個觀點經新冠疫情及五月底開始的BLM抗議與暴動進一步強化。(Youtube 片段截圖)

  但是就特朗普政府本身信譽就充滿問題,各項對外政策發言都是充滿偏狹自私立場,更是諱言避談美國本身缺失與難堪議題,隨意胡亂去扣他國帽子作出不實指控,因此對於美國政府所轄喉舌媒體,居然不為其辯解掩飾,還在國際宣傳節目中積極檢討美國內部問題,無所畏懼與保留地呈現美國真實面貌,在特朗普陣營看來這不是存心在大出其施政無能之洋相,因此才要如此積極將此等喉舌媒體收編掌握,但卻忘記在國際宣傳戰場上,唯有誠實才能獲得信譽,其不僅是維護自由民主理念最重大資產,更是冷戰時期擊敗共產主義宣傳戰超級利器。 其實2019年香港社會衝突,美國喉舌媒體就已經面對上級政策壓力,許多第一線報導都被編輯隨意修改,以便符合政治正確。但是當媒體詮釋社會現象開始偏移不再公正後,就會喪失其多年以來所建立之公信力,更讓其國際宣傳火力與效果受到嚴重損傷。日後有諸多相關媒體工作者認為原本崇高理想破滅,因此紛紛求去,離職跳槽至其他媒體機構服務,讓美國喉舌媒體第一線採訪作業大打折扣,只恐怕是當初短視貪圖近利而操弄報導者所不能預料到之後果。

編按:不管怎樣說,若標榜自己代表美國、要「平衡、全面地顯現重要之美國思維與體制」,其實已有既定立場,是否持平客觀,已是見仁見志。然而若編採部的編採方向是隨政府政策甚至總統喜好去改風向,那基本上就和他們最討厭的「專制國家官媒」毫無分別了。(圖片來自美國之音)

  若是要掌控任何行政機構,基本上就必須從錢法人三個面向下手,就目前來看,美國國際宣傳喉舌媒體都是靠著人事調整與任命權力,來制約與影響實質報導軸向,但就檯面上所顯示工作信條、編輯政策與典範規章來說,看來還未曾受到挑戰,預算額度在短期看起來亦未作重大調整,因此還看不出另外兩個面向會受到衝擊。 但是美國透過人事安排整編喉舌媒體,預備依據特朗普風格對外開戰,現在卻因為人事不安定,而顯得本身陣腳大亂,隨著人事更替,整個內部組織文化會不會改變風格,究竟此番逆流是暫時性現象,還是真正結構改變,完全顛覆美國喉舌媒體國際宣傳之作業信條與風格,其實是在考驗美國民主自由與法治精神能夠經得起人為操弄,更會決定美國未來能否維持強權地位之命運。  

註:本篇是張競老師於《亞洲周刊》刊載的〈美喉舌被整肅 價值面臨崩解〉的姊妹篇,並依照這兩個月的新形勢發展作進一步說明與分析。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博評
By 2020-08-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