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帛琉表態能否影響戰略地位?

2020-09-12 11:11:51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和關島不同,帛琉群島人口更少(二萬來人),而且經濟以旅遊及第一產業為主,連比較像樣的港口及大機場也沒有,且主要植被屬太平洋島嶼熱帶林區,上次大量外國駐軍要到二戰期間。其基礎設施設事實上比關島也差,並不適合作為大型駐軍基地之用。(旅遊網站圖片)

8月27日美國國防部部長亞斯培出訪太平洋島國帛琉,在當地受到熱忱款待,並且帛琉總統雷蒙傑索(Tommy Remengesau Jr.),公開籲請美國在該國興建軍事基地,並且經常性派兵進駐。此項新聞受到媒體轉述加料,又將矛頭指向北京,充分顯現出在大國爭霸思維架構下,美國積極經略南太平洋島國,加強軍事部署跡象。

編按:原本沒沒無聞的帛琉群島年初曾成世界焦點,只因其島上仍台灣的蔡英文總統也品嘗過的蝙蝠湯「美食」……(圖片來自三立新聞網視頻擷圖)

不過就目前來說,其實美國政府依據1986年與帛琉所簽訂之《自由聯合協定》(COFA: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早就經常派遣海軍基地營建工程部隊定期進駐該國,協助該國基礎建設,同時亦逐漸運用陸軍後備役人員以及空軍相關專長軍職人員至帛琉進行軍事活動,帛琉總統所提興建軍事基地與派兵進駐,只不過是將既有事實搬上檯面,並且希望藉此獲得更多援助與經濟利益。

當年帛琉從二次大戰後美國託管地,在1981年成立自治政府,並制定禁止貯藏及攜入核武之「非核憲法」,積極準備獨立建國。但是因為1986年簽署《自由聯合協定》時,帛琉雖可獲得美國以15年為期,提供4億5仟萬美元經濟援助,並且准許其正式獨立。

編按:帛琉群島至今經歷過的唯一一次戰爭,是44年的貝里琉島之戰。圖為44年9月15日美軍登陸的情況。(網絡圖片)

帛琉雖可據此享有內政自治權並得與其他國家政府、區域性或是全球性國際組織簽訂條約及協議,但其涉外事務必須先與美方協商,同時國防事務亦由美軍負責協助防禦任務。此外美軍還有權派遣核子動力軍艦及軍機至帛琉領土與領海水域及空域活動,並且無須承擔對外承認或否認在帛琉部署核子武器之國際義務。

編按:戰後長時間作為美國託管地,帛琉群島管治規模雖然只如一個大鎮,但仍有相當的美國色彩。圖為帛琉總統府,明顯參照美國白宮而建。(網絡圖片)

但此種要求顯然是與琉球非核憲法相互牴觸,因此華盛頓希望該國能夠暫時凍結相關憲法條款,結果引起該國民眾強力反彈。雙方就此僵持,華盛頓亦不鬆口讓其獨立,因此經過多次政治斡旋與攤牌公投,凍結非核條款憲法議案先後7次遭致該國民眾透過公民投票加以否決,直到1993年11月第8次公民投票通過凍結相關條款後,帛琉才總算在1994年10月1日獲得正式獨立。

其實回溯帛琉從1522年由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發現,並在1574年開始被西方世界納入殖民版圖後,歷經西班牙透過菲律賓總督府殖民治理,再由德國在1899年透過金錢交易購得,納入德國殖民新幾內亞管轄地。一次大戰由日本帝國進行軍事占領,並於一次大戰後列為託管地由日本政府南洋廳負責治理,更在二次大戰中經過日軍與美軍在該處廝殺血戰,成為美國軍事占領地域,然後透過聯合國體制變成太平洋群島託管地,最後才在表面上獲得政治獨立地位,但由上述非核憲法條款遭致凍結來看,其實還是留下個拖泥帶水尾巴,因此受制於美國完全不令人意外。

編按:帛琉群島(箭頭所指)於一戰後由德國委給日本管治,至1944年是作為日本「絕對國防圈」(硫磺島-天寧島-關島-特魯克-帛琉-菲律賓南)的南線據點(1944年3-4月更曾作為聯合艦隊在特魯克被炸後暫時的前線泊地),同時也是美軍收復菲律賓的中繼點 / 跳板。其中第二主島貝里琉島有1200公尺長的跑道,也能作為進攻菲律賓及印尼的重要航空據點,故亦成為美軍1944年10月進攻菲律賓前的必取之地。美軍為這小島也投入了近五萬人的兵力,包括海軍第一陸戰師及陸軍81步兵師。萬多名守軍最終只有14名日軍及300名韓國及中國民伕投降,其他皆玉碎。(維基百科圖片)

所以在此種狀況下,亞斯培前往帛琉與該國總統相互搭腔唱和,呈現出此場太平洋島國向美國提出在該國興建美軍基地加強防務,再經過媒體加料指向北京,其實真正目的是在於政治宣傳攻勢,倒也不是真正在該國提升軍力或是加強兵力部署。其中原因就是帛琉本身並未實際面臨中國大陸任何真正軍事威脅,而且不論該國總統是否如此表態,美國本來就有權在該國興建軍事設施,如此故作姿態講穿了就是在營造中國大陸軍事威脅氛圍,在國際舞臺上去討個口舌快意,但很可能不會有任何後續發展。

當然有許多軍事觀察家會認為從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中,美國與日本雙方曾經在此進行過極度慘烈之島嶼爭奪戰,雙方損失都極度慘重,因此就足以證明帛琉各島基本上就應該是攻者所必取,以及守者所必固之戰略要地,因此應當具有極高戰略價值。

編按:帛琉雖然在第二島鏈上,但就地緣看來更接近亞洲地區與南太平洋 / 大洋洲的中繼地區。由於基礎設施薄弱,加上中國與二戰前的日本不同,並沒有與美國或五眼聯盟爭奪南太平洋甚至攔斷美澳聯繫的意圖,所以很難想像這裏有變成「抗中前線」的條件。(網絡圖片)

但是平心而論,就地緣戰略價值與戰略地位來說,所有軍事會戰都是發生在雙方預備在特定空間與時間點,決心投入兵力決戰所致。只要任何一方不願意針對特定時空投注兵力進行決戰,就不可能產生會戰,而此特定地域戰略價值亦就相對降低。有些地域確實是因為其身處交通要衝,或是物產在該處集散,因此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但亦有像帛琉此種群島,因為命運中各項用兵要素在此匯集,因此才會發生慘烈爭戰。

編按:地緣政治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個地方成為肆戰之地與否,主要看附近兩強勢力及對抗形勢之消長而定。俄國與西方的地緣衝突點也隨著兩方勢力消長而不斷往東或西推,例如冷戰後期由東西德前線及南歐地區,逐漸向東移至今天的白羅斯與烏克蘭。(網絡圖片)

特別是像帛琉此種海島,假若無法進駐海軍艦艇或是空中戰機,並藉該處作為基地向外出擊影響整個周邊地域戰局發展,原則上都可以將其放置不顧,乾脆繞過該處守軍不予理會,因為該處守軍根本就無法影響繼續推進之行動自由,而此種作戰思維就是二次大戰美軍在太平洋諸島進行跳島作戰重要基礎。

由此更可以作為檢視南海各島戰略價值參考基礎,假若佔據控領相關島礁,其實各個島礁本身只是能夠加以固守之據點,必須認真經營並建構機場與港口,讓其可作為火力與兵力投射之基地,讓不同島礁得以相互掩護予支援,此時才會逐漸形成陣地,最後構建出完整防線予作戰正面。

編按:關島的軍事設施對美軍太平洋戰略來說,仍然是無價之寶。圖為美國空軍編隊飛越安德森空軍基地(視頻擷圖)

所以事實上帛琉總統所作表態,不過是個配合華盛頓宣傳之假把式,而不是真正能夠獲得美國認真回應之硬功夫。美國當年要將陸戰隊兵力從菲律賓或是琉球撤離時,若是真有心經營帛琉,早就會在當時積極進行洽商,相關法律條款其時當時都已經解決,而不會繞個彎經過關島後,再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到進駐帛琉。所以帛琉戰略地位在可見之未來,恐怕還是缺乏向上調整空間。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9-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