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盧文端﹕公民黨退黨潮與泛民人士出路

2020-12-28 12:47:55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電台》直播截圖

【香港輕新聞】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28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公民黨有激進基因,在本質上是一個對抗憲制的政黨,很難有甚麼前途;然而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有反對派存在的理由和空間,泛民人士是否有出路,關鍵在於尊重憲制,名稱倒不是最重要的。

公民黨具有對抗憲制的基因

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12月28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在進入《港區國安法》年代之後,公民黨有沒有前途?於泛民人士有沒有出路?其出路為何?成為值得重視和討論的問題。

盧文端認為,公民黨具有激進基因,本質上是支持「港獨」及對抗憲制的政黨,很難有什麼前途,而在是次的DQ「受傷」最重,其主因是在在尋求外國干預香港事務問題上不僅走得最前,而且「死不回頭」;公民黨發端於由余若薇、梁家傑等多位大律師組成的「45條關注組」,主要是靠反對人大釋法、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起家。

盧文端表示,2002年12月9日梁家傑時任主席的香港大律師公會對實施基本法第23條的建議諮詢文件的回應中,公然為分裂國家張目,指摘政府的諮詢文件「沒有最低限度的確認一個推動分裂國家的運動有可能是一個民族正當地行使民族自決權,並因而構成一個正當的政治訴求」,要求特區和中央政府尊重「推動分裂運動的正當性」; 梁家傑甚至公開指「覺得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法律上不可以推翻」。

英殖社會範式的既得利益者

盧文端指,英國人過去在香港實行「以華治華」,在精英階層特別是在一些大律師中,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其中有部分人不僅因為接受親英奴化教育而不認同中華民族及中國文化,而且是在英國殖民的社會範式獲得其主要的利益,與回歸後香港的新憲制很難相容,對「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新憲制採取否定態度,公民黨的主導者是屬於這樣一批人;公民黨在「黑色暴亂」中公然為暴徒撐腰,甚至以立法會議員身分到美國,要求美國政府干預香港事務,制裁香港。

對於公民黨的政策宣示,盧文端稱,公民黨是反對派中唯一宣稱要做「執政黨」的政黨,其在2016年發表的創黨10周年宣言中,不僅公開宣示具有「港獨」色彩的所謂「本土」主張,可見其無視國家憲制和中央政府,公民黨陷於今天的危機,不止是策略性的失誤,更是因為根本上具有對抗憲制的基因。

國安法下泛民人士仍有出路

盧文端表示,香港已進入國安法年代,以往依靠對抗憲制進入建制撈取資本攫取利益而不承擔政治後果的日子不復存在,公民黨對抗憲制的基因難以改變,其成員很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公民黨身分失去參選議會進入建制的機會,因而很難說有什麼前途,然而公民黨沒有前途,不等於泛民人士沒有出路。

盧文端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反對派有存在的理由和空間,香港是多元社會,政治上也是多元的,反對派代表相當一部分市民; 對此中央採取尊重和包容的態度,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今年7月1日回答國安法的問題時表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已體現中央的政治包容,反對派還是可以長期存在,還是可以有不同的政見,包括反對政府的主張。

其二,不同泛民人士的政治基因和現實考慮有所不同,例如民主黨的黨綱至今不僅仍然清楚表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支持香港回歸中國」,明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民的一分子」; 民主黨雖然也有攬炒激進化的問題,但其過去確有相對務實和理性的一面,泛民人士如果願意適應國安法年代的要求作出改變,政治上的出路當然就會與公民黨不同。

盧文端強調,泛民人士是否有出路,關鍵在於尊重憲制,反對派陣營應該反思並適當的調整;不管是退出公民黨的人士、民主黨及其他泛民人士,最重要的調整就是要將尊重憲制作為基本的政治立足點,至於調整後的泛民人士,稱呼為「忠誠反對派」、「溫和反對派」、「和理非反對派」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這些稱呼中具有國安法年代所要求的尊重憲制的實質內涵。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0-12-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