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中國軍艦 仿蘇還是參美?

2021-01-16 17:36:56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內地網民拍攝到的山東艦與一艘075兩棲攻擊艦同時現身海南三亞軍港。(網絡圖片)

近日,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中國海軍的「山東艦」航母和「075」兩棲攻擊艦,同時出現在海南三亞附近的錦母角基地,Google Maps也證實了兩艦聚首海南的事實。這兩艘軍艦是橫穿台灣海峽而來,長途跋涉之後,目測兩艦狀態良好。從公開信息看來,這是一年一度的航母軍演,也是繼續測試全新的「075」兩棲攻擊艦,為早日服役做準備。

編按:雖然外形很不同,且噸位大很多,但整體結構上075似乎更多的參照了法國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的設計,例如後置升降機及高乾舷,是否仿效美軍,真的見仁見志。(圖片:新浪軍事)

兩艦對比 初見玄機

從照片還能看出,「山東艦」明顯比「075」艦體量更大,參照「山東艦」的姊妹艦「遼寧艦」排水量67,000噸,早期網友推斷「075」兩棲攻擊艦排水量為40000萬噸左右應該是正確的。不過有網友們還發現,「山東艦」的干舷比「075」兩棲攻擊艦矮了許多。這就引發了疑問:這樣設計是否會影響「山東艦」的遠洋航行性能?

編按:雖兩者噸位差超過四萬噸,但單就長度與乾舷而言,並沒有相差很遠。必須留意的是,兩棲攻擊艦有更高乾舷並不是不同國家的設計習慣,而是......塢艙的設置需要更高的內部空間。(網絡圖片)

眾所周知「山東艦」航母的設計,源于蘇聯設計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就是「遼寧艦」航母的前身,很多人認為作為蘇聯海軍重要的一個戰場——北大西洋,那可是出名的風高浪急的海域,蘇聯海軍的航母這種設計,應該不太能適應遠洋航行,尤其是北大西洋的遠洋作戰。

實話實說,這並不是蘇聯的海軍工業設計水準不行,而是與蘇聯的地理條件和海軍自身定位有關。首先蘇聯的領海比較分散,根據日俄戰爭的經驗來看,想要互相支援近似天方夜譚。因此,蘇聯軍隊主要依靠陸緣投射,不需要海軍進行力量投射,所以制海型遠洋海軍並不適合蘇聯。

正在發射P-1000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光榮級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蘇聯大型水面艦隻雖然只是反航母戰略中的輔助攻擊群(真正攻擊主力是巡航導彈核潛艇與逆火式轟炸機),但在強調短時間內發動齊射攻擊的要求下,大部分蘇聯導彈巡洋艦都將反艦武器射向設定成全前向斜向射擊的。(圖片來源:俄國國防部)

定位不同 設計有別

對蘇聯來說,航母的任務是在和平年代執行堡壘水域反潛,戰時則是當炮灰,掩護自己的核潛艇前出遠洋,並為之爭取進入大洋的空隙和發射視窗。本質上來說,蘇聯的海軍就是一個一次性工具,並不以對抗美國航母編隊為核心。我們以蘇聯海軍對於「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就是「遼寧艦」的姊妹艦)的定位來看,蘇聯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其主要任務為主要使命是:

現時仍在大修的庫艦,這次是她第一次大修,主要工程是翻新並更換其中四個早已有故障且黑煙連連的鍋爐,同時取消原有的P700反艦導彈發射井,集中力量於操作艦隊防空戰鬥機。過去蘇軍的航母會裝備遠程反艦導彈,主要是因為體積更大,更容易塞導彈以協同攻擊而已。(照片來自Twitter)

 

1、在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的海域執行反潛、反艦,特別是制空和防空作戰;

2、擴大海上防禦範圍,確保戰略潛艇安全;

3、支援戰略導彈潛艇及水面艦艇,並且搭載一些艦載機,讓其獨立巡弋於地中海黑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

4、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實施武力威懾,保證國家在海外的利益;

5、與美國海軍航母艦編隊抗衡。

從上面五點來看,蘇聯給自己航母的定位,除了掩護自己的戰略核潛艇以外,還明確了它的活動範圍都是在岸基航空兵力與潛艇的支援範圍內(例如冰島以北的防衛線內)進行防禦作戰,並未有前出至大洋中與美國的大型航母一爭高下的打算,蘇聯航母的設計是出於己方戰略部署的需要。

蘇聯在反水面戰上一直相比北約處於劣勢,故也只能用一些驗證還未足夠的科技來改變劣勢,例如大型翼地效應導彈攻擊艇花尾鴿等。圖片來源:Twitter

趨利避害 實屬無奈

不單止是航母,蘇聯大部分的大型水面艦艇,實際上就是導彈的運載工具,要求就是堅持到把導彈全部發射出去就可以了。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蘇聯在經濟實力上,並不能長期維持與美國一樣強大的水準,只能在單艦作戰能力上落足功夫。

蘇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海軍發展,特重反潛戰,除了狩獵潛伏在蘇聯周邊的美國SSBN外,還有截擊企圖進入蘇聯核潛艇活動範圍的核攻擊潛艇。當時發展的艦艇大都屬於反潛艇,甚至連基輔級航母都是一種擴大版的直升機航母,直升機、核反潛火箭及反潛魚雷用以反潛,而YAK-38艦載機則用來截擊反潛直升機與巡邏機(而不是直接和美軍艦上戰鬥機狗鬥的)。(圖片來源:連結)

蘇聯海軍是為應對核大戰而打造的,主要的職能就是作為蘇聯核力量的一部分,並不承擔過多常規戰爭職能。蘇聯海軍艦艇的任務,就是撕開敵軍艦隊的缺口,保護己方的核潛艇力量。因此,蘇聯艦隊的打擊核心,除了核彈以外,就是各種的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蘇聯海軍不但在「基洛夫」、「光榮」、「奧斯卡」這類軍艦上安裝這類導彈,甚至在「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也安裝這類導彈。比如「遼寧號」的前身,也曾有「SS-N-19」導彈的位置,只是中國在航母改造的時候將其拆除,改成現在的機庫。有如此強大的武器配置,再製造大而全的航母,那確實是浪費國家資源。

如果真要考究,蘇聯海軍的遠洋攻擊主力不是水面艦隊,而是水下的「核動力潛水巡洋艦」(他們的正式稱呼,事實上就是巡航導彈核潛艇),它們可以配合海軍航空兵的逆火轟炸機,進行大規模反艦打擊。水面艦更像是一條防止對方水面艦滲透的輔助攻擊兵力。(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由於蘇聯周邊佈滿了不友好的美國盟友,所以蘇聯海軍要殺出重圍,必須擁有強勁的攻擊力量。與英美海軍的大型航母編隊不同,蘇聯海軍的航母只是為了一場世界大戰,至少是大規模局部戰爭的作戰預想,更適合低強度的精確打擊和火力傾瀉。在蘇聯海岸航空兵的支援下,航空預警和制空爭奪等能力,對蘇聯海軍來說並不是特別重要。遠洋適航性更不是蘇聯海軍考慮的問題,在蘇聯艦船設計師的眼里,低矮的船體更利於保護自己。而且,由於蘇聯的電子系統一直都不如西方,為了安裝自己超大號的雷達系統,又避免因船體造的過於高大而影響艦船的穩定性,蘇聯海軍大部分的艦船都設計的干舷較低,這也是蘇聯設計師們根據自己的作戰方式權衡後做出的結論。

必須指出,中國海軍的軍艦設計其實更接近歐洲系,武器及雷達佈置方法與結構簡明的艦樓建築三段式結構(艦橋、單煙囪/動力系統、後主桅加機庫)就和英國的42型驅逐艦及22型護衛艦很接近。(照片來源:軍武狂人夢)

當然,中國引進「遼寧艦」航母是先解決有無航母的問題,仿製建造「山東艦」航母,是發展自行建造航母的能力。不過中國的實情和蘇聯並不一樣,中國的四大海域是相連的,而且中國海軍未來的發展,是要「走向深藍」遂行遠洋,中國海軍的軍艦在設計上,並沒有一味照搬蘇聯的設計模式。這次看中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就有美國海軍功能的設計風格,而呼之欲出第三艘航母,將會更具「中國特色」。

消息指船體焊接工作已完成的003號航母,已開始安裝機庫構件了,相信今年底前船身就會成形,屆時就可留意這艘新艦的設計特色了。(照片出處:FB專頁 Modern Chinese Warplanes )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1-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