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冷鋒南下來談談寒帶作戰

2021-01-17 13:13:40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7 06:27:38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早前寒流襲擊下國軍海軍海洋監偵指揮部高山站台的士兵也展開雪地戰訓練,不過台灣的軍事專家Casey Chao已經質疑作為高山監察雷達的守備隊,竟然沒有防寒服裝與雪地迷彩,試問怎樣做好守備工作.......(圖片來自國軍海軍FB專頁)

   

歲末冬寒,來自北方極地冷鋒寒流陣陣南下,高緯度地區紛紛降下大雪,影響民眾生活起居,此時想起歷史上極端天候多次決定戰爭成敗,但在各類嚴酷氣象條件下人類仍然會相互爭戰,最受人矚目案例多半都是發生在嚴寒地帶,其中受惠於「冬將軍」最多者莫過於俄羅斯,廣為世人所知者為拿破崙與希特勒攻打俄國,儘管兩位梟雄皆能橫掃歐洲,但最後都在俄國冰天雪地搞到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編按:描繪大北方戰爭期間瑞典軍隊在1718年將陣亡於挪威前線的卡爾十二世遺體運回國內的油畫。大北方戰爭是俄國崛起的重要分水嶺,因為這場戰爭直接削弱了波立聯邦及瓦解瑞典帝國,從此歐洲東部再無國家能力敵俄國,直到普魯士崛起為止。(圖片來自)TWITTER

   

但另有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Karl XII),在1709年冬季當其親率大軍進攻俄羅斯深入敵境,遇到極度嚴寒氣候,遭到慣於在寒帶作戰之俄羅斯部隊強勢反擊,最後苦吞敗績瑞典軍隊亦是潰不成軍,卻是鮮少人知之大北方戰爭(Great Northern War)歷史。瑞典在征俄失敗後,就開始國運不振,軍事上亦節節敗退,最後就因此喪失歐洲強國地位,讓俄羅斯亦因此順利在東歐稱雄。

編按:史稱「長子西征」的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為何可以避免冬季戰爭的劣勢?除了他們本身就習慣嚴寒外,有指早期(1236-38年)的行動主要針對較弱的弗拉基米爾公國(莫斯科公國的前身),之後就南向更溫暖的黑海攻擊基輔羅斯公國,且盡量避免在冬天的大規模行動。(照片來源:搜狐網)

   

瑞典相對於德國與法國來說,已經是位處高緯度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軍隊亦相當適應冰雪嚴寒氣候,但還是不敵俄羅斯嚴酷氣象條件考驗,由此更可以感受到俄羅斯「冬將軍」確實是不好惹。因此當1237年至1240年,蒙古騎兵鐵蹄踏平基輔羅斯(俄羅斯諸公國)時,儘管亦無法避免在冬季征戰,但總是很幸運地在用兵時未受限於嚴酷冰雪侵害,因此俄羅斯諸公國無不俯首稱臣。

基本上在軍事上將高緯度冰雪地區作戰,以及高山冰雪覆蓋地域作戰,都列入寒帶作戰範疇。儘管在高山地區還要考慮作戰人員因為缺氧所產生之高原生理反應,但在此兩個作戰地域內,最嚴酷作戰環境考驗還是來自於低溫,以及在降雪或是結霜之後,對軍事行動所產生各種障礙與影響。

編按:1939年的冬戰算是擅長冬季作戰的蘇軍在冬天作戰中少有的「慘勝」,當中除了冬季作戰中攻方的不利因素外,也和大整肅後整個蘇聯軍事集團效率大幅削弱有關。最強狙擊手—「白色死神」席摩.海赫(Simo Häyhä)的成功,除了個人狙擊技術優秀,也和蘇軍當時欠缺合適被服有關:蘇軍不缺冬裝,但當時不知何故後勤沒有配發多少白色迷彩服,結果大批在雪地上仍穿棕色冬裝的紅軍戰士,都成為「白色死神」眼前的活靶。(圖片來自芬蘭歷史資料庫連結2)

   

其實中國著名兵學家蔣百里將軍曾經指出:「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悖者亡。」確實在寒帶作戰,首先是要讓軍事作戰人員夠在嚴酷氣象條件下順利存活,然後才能再談到運用軍事裝備與武器系統,發揮作戰實力對敵進行殺傷。假若不能讓有生戰力(此係指作戰部隊人員)維持其作業能量,不論有再精良武器或是裝備,其實是完全無法發揮任何作戰能力。

所以若是檢視所有在寒帶作戰之戰史經驗,真正致勝關鍵其實就是在於考驗敵對各方在嚴寒氣候條件下,如何能夠維持其戰力;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不被嚴酷氣象條件壓迫到無法支撐最基本生活常態,最後多半都能夠因此獲勝。

編按:在極寒天氣下,士兵就需要比平日更多熱量來維持體力,當然水就更為重要了,除了身體更需要水份外,更多的水是要用來預熱更多的食物。比較幸運的是水可以由冰雪中取得,但這又要使用燃料溶化冰雪。在冰天雪地中缺水更不能直接吃冰,這會令你患上低溫症而死。(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軍事上有所謂焦土作戰,亦就是採取堅壁清野手法,讓敵方師老兵疲知難而退;而其中最重要關鍵就是讓敵手完全無法在戰場上,獲得任何得以補給其本身兵力之資源。寒帶所具備之嚴酷氣象條件,就是大自然在幫助採取守勢者在進行清理野地,讓採取攻勢作為之敵方作戰部隊,必須高度仰賴後方所提供之補給支援,否則必然無以為繼。因此敵對各方在嚴寒氣候中,如何維持補給線暢通無阻,讓前線作戰部隊能夠維持其生活條件,就成為雙方進行持久對壘最重要決勝條件。

編按:寒地作戰,不但在寒流中會造成交通異常困難,就算是寒流過去,道路也會因大量溶雪而變成泥濘路,交通甚至比寒流期間更因難。就算有少數良好的公路系統,也有機會發生路基損壞的情況,或者太多交通而變得擠塞,更易成為敵方集中攻擊的目標。(照片來源:聯邦德國檔案館)

   

確實就戰史例證來說,運用寒帶地緣戰略條件作為依託,多半都是遂行守勢作戰者獲勝。嚴寒氣候條件確實是在戰術與戰鬥層次上,會影響到部隊戰場機動能力,同時對於涉及火力發揮之射控裝備運作、感測器及瞄準具精度、火砲射擊參數以及人員操作流程,都會產生影響。

所以在寒帶作戰時,整個作戰節奏都會受到影響而減緩,同時為維持人員與裝備系統之作戰效能,整體補給需求亦會因此增加,此亦會影響到後勤運輸負荷,這亦就是為何後勤官科幹部經常會指出,寒帶作戰之後勤補保作業負荷,對其來說確實是項難以承擔之惡夢。

編按:現在軍用電子產品及各類器材也需要大量電池以作為持續供電的來源,但電池的電量卻很受低溫所影響,尤其是常用的鋰電池更甚。現時科學家已在研發低溫中能自熱的大型鋰電池組,以3-4%代價產生的熱力就可以保持鋰電池正常運作。(圖片及資料來自Power Electronics)

   

許多國家在面對寒帶作戰課題時,都投注大量心思在如何改善武器裝備效能,讓其不致受到低溫與冰雪或是結霜影響。但若是對比維持戰場機動能力,以便支撐後勤補給作業順暢,或是改善營舍、陣地或哨所環境條件,讓作戰人員能夠維持生理運作常態,其實前者著眼於戰鬥能量,其重要性遠低於後者所涉及影響有生戰力之生活環境。

編按:為準備過冬,解放軍除已準備好耐寒披服外,在班公湖後方地區更建了一系列以太陽能及熔鹽儲能為主的恒溫組合屋式臨時軍營,讓士兵在大雪溯烈的冬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居住環境,而這裏只距離前線不足十公里;相對地,拉達克地區印軍還是睡保溫帳蓬…… (照片來源:Indian Defense News 及解放軍報微信公眾號網頁weixin.qq.com)

   

假若仔細思考去年入冬前,中國大陸與印度在邊境發生衝突,印度在受到嚴重挫敗後,刻意高調增兵進駐邊境地區,當時各方就曾經指出,維持後勤補給將會嚴重考驗印度軍隊之後勤補給能力。如今多項媒體報導指出,印度軍隊在邊境嚴寒條件下,生活待遇極度惡劣,不論實質戰力與人員士氣都滑落到谷底,其實就是透露出印度軍方高層對戰爭原理缺乏認識,對於戰史教訓亦未能深刻理解所致。

編按:印軍若果是只供應平時拉達克地區及北部瑟亞琴冰川的印軍冬裝,其實仍是勉強足夠的,但本年因中印關係緊張而大幅增強拉達克地區軍隊的數目時,卻立即出現冬裝不足的情況,迫得必須全球搜求冬季耐寒服,可見印軍的後勤系統及軍事準備其實十分薄弱。(照片來自連結)

   

反觀解放軍對於戍守邊防部隊活動各項報導,都是集中在改善營舍條件,伙食樣態與生活起居狀況,甚至是醫療設施與文康娛樂活動,都積極加以說明。其實刻意如此高調報導宣傳,不但是在安定部隊眷屬人心,更是在維護本身部隊成員士氣,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何嘗不是運用這些報導內容,存心去挫敗在對峙線另一方印度軍隊成員之士氣與作戰意志,破壞其對於本身上級指揮體系之信任與服從程度呢?

編按:有印度報刊批評中國傳媒對於中印邊境上中國軍方設施完善而印軍極度落後是一種打擊印軍士氣的宣傳,不過事實上中國軍方在中印邊境對峙上的準備的確遠較印方充份。

   

總而言之,寒帶作戰若是在攻勢上無法速戰速決,要採取守勢作戰透過持久取勝時,整個關鍵就是在於後勤支援能力。所以真正具有宏觀視野之指揮官,都是後勤為先指揮管制為重,然後再去考量火力,確實是有其道理。人在寒帶都活不下去時,您還要指望弟兄們上前線去拼命嗎?

編按:現時駐紮最前線的中國軍隊,由於有更佳的機動後勤載具,補給情況遠比印軍好,而且就算沒有條件進行明火或高壓鍋煮食,部隊也有充足的熱水、自熱包等供應,至少能以杯麵和其他自熱口糧充饑,等到下一更換班並回到較後方的恒溫營舍休息。(網絡圖片)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1-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