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商用影像衛星—太空偵照傭兵

2021-02-08 16:22:31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9 17:35:52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China New Submarine Under Construction編按:於葫蘆島造船廠大型有蓋車間外邊拍到的宜似潛艇組件。有留意的話,部分影物的陰影似乎在角度上有些不一樣。圖片來源:Naval News

 

美國《海軍新聞》(Naval News)依據由美國商用衛星公司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所拍攝,並用於更新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圖檔之影像資料,對外宣布有關專門為解放軍產製核潛艦之渤海造船廠新建廠房工程進度,同時亦針對廠房外所置放之船段進行分析,推測其有可能為最新型號之095型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抑或是096型核子彈道飛彈潛艦。 

依據網路公開情報資料顯示,此張衛星影像圖片係攝製於2020年11月11日,並且明確標註出攝製圖像中心經緯度分別為北緯40.713180度與東經121.026629度,換算視角幅度後之眼睛高度為489英呎,因此若是對比某些低檔次之軍用間諜偵照衛星來說,其攝製精度確實已是不遑多讓。 

 ASDWWW編按:先進民用遙感觀測衛星在技術上甚至已和軍用的不相上下,例如二十多年前仍是軍用高度機密的SAR技術(合成孔徑雷達顯影),現在已有多個私人宇航企業掌握了,例如EADS Astrium旗下的TerraSAR-X 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就已有1米的解像度,除了一般遙感觀測,其實還可負擔一些軍事掃瞄成像任務。(照片來自連結1ESA)

 

其實早在2020年11月3日全球潛艦研究者薩頓(H.I. Sutton)早已就在個人研究網頁(Covert Shores),依據歐洲太空總署哨兵2號(Sentinel 2)影像衛星圖片,針對前述可能為建造新型潛艦所產製船段,提出過大膽推估。 如今再獲得馬薩爾科技所攝製衛星影像圖片,其實不過是再度證實原先推估確實有其道理,但如此是否就能道盡其中所有真相?或許吾人應當思考,強權大國投注重資發展軍用偵照間諜衛星,為何會在此處缺席?這背後究竟有何蹊蹺,私營商用衛星影像企業究竟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呢?

v2 991fdfa33223d3e4c6ed139d74006147 hd 1編按:KH-11/12系列是現時西方最強而且機密級數最高的軍用偵照衛星,唯一公開過的照片都是遮遮掩掩的,時人只能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想像其外形。本系列衛星現在只有四個在役,且單價超過50億美元。再講要監控迴避的話,單單四個衛星(可能有一個已轉備役狀態)怎樣都比較容易,而四個偵照衛星在偵察上也確實不夠,因此需要一般精度的商業光學偵察 / 遙感衛星進行補充拍攝也是無可厚非。(照片來源:NASA)

首先吾人必須要問,好端端地為何商用衛星營運者,要特別針對中國大陸這些軍工產業攝製其活動影像?商業營運將本求利,衛星在太空中運行時,調整軌道或是攝影照相裝備運作角度,樣樣都要付出成本,事事都隱含風險,假若其所攝製影像照片,無法找到顧客銷售成果,豈能回收整個衛星研製、發射與營運成本? 

只要從此角度上思考,就可以立即理解商用影像衛星,其實是最理想之太空偵照傭兵,其所具備偵照作業能量,若是能夠彌補官方軍用偵查間諜衛星作業死角,自然就能夠找到市場,在合則兩利前提下,自然就會與政府情報單位產生合作空間,建立互惠合約關係,完全不令人意外。 

landsat 8 01編按:Landsat 8衛星是NASA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一同合作的衛星項目,是一種多種類光學/熱感應地球,在廣視場的情況下解像度約15米,某程度上也是利用美國政府其他資金補貼旁支偵察經費。(照片來自EOS)

 

其次再講得更明白些,許多商業衛星影像企業本來就與政府機構有著千絲萬縷關係,從發展研製衛星開始,就必須獲得許多管制科技,儘管民間企業在籌措資本上或許不是難事,但是管制軍備產品或是軍民兩用科技之權責,仍然是被牢牢地抓在政府主管機構手中,因此若是要打通關節來做此等生意,必然就要與政府合作,所以產生與情報主管機關之合作關係,更是順理成章。 

再者吾人必須認識到,就政府立場來說,假若有民間企業願意投資建立衛星偵照能量,並且透過合作關係擴展情報資料來源,其實亦就是在建構情報蒐集能力,本身又可降低人事與作業成本,所以自然樂見其成。許多政府在預算上無法承擔之作業經費,若是能夠適當轉嫁給私營企業,其實可讓政府將資源配置在更高優先項目上,因此更有助於產生此種利益共享之共生關係。

Sentinel 2 IMG 5873 white crop哨兵2號A/B是一對遙感觀察衛星的星陣,兩者在同一軌道上以不同位置運行, 優點是短時間內可以同時經過一個地區,在一定範圍內可進行持續觀測,雖然解像度只有10米,但有接近300公里闊的最大視場,雖然重返同角度的地區需要10日,但若以不同角度的話,每個衛星可以10日重訪2-3次,兩顆就是4-6次了。對於持續追蹤某地動態而言,這點非常重要。去年8月黎巴嫩貝魯特大爆炸,哨兵系統就持續進行觀察及災害評估工作。(照片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英文版)

不過由於民間衛星影像企業必須講求獲取利潤,因此若是成本過於高昂,又缺乏能夠順利透過創造營利可能性,以便回收投資金額之精密偵照設備,很可能就必須由政府本身自行購置建立能量。因此儘管衛星偵照可以運用可見光、紅外線熱源影像以及合成孔徑雷達等多項技術,但是民間衛星影像企業都必須依據其營運構想進行投資,最後不符商業營運成本之作業能量,還是要靠政府機構投資設置。 

此外就必須提到,商用衛星影像公司除能補足情報機構監控偵察作業死角外,亦可以當作政府進行資訊戰對外放話工具與管道。其實從最初獲得歐洲太空總署所攝製渤海船廠低解析度衛星偵照影像後,各方軍用或是情報偵照間諜衛星必然就會調整鏡頭或是運行軌道,以便繼續進一步進行細部偵照,獲取影像情報以便分析具體活動狀況。 

GeoEye illustration Artist's concept of GeoEye-1 satellite.編按: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NGA))現在也和不少商業偵照公司有合作關係,例如地球之眼衛星公司(GeoEye)。GeoEye旗下的GeoEye 及 GeoEye-2號稱民用遙感衛星中解像度最高者,黑白解像度可達0.41及0.31米(KH-11可達0.16米,但那是彩色的),其實可對軍事設施進行補充觀測。(資料及照片來自本篇文章)

 

但事後若是要對外放話或是公開表態,傳達政治溝通訊息,進行國際宣傳時,自然就不方便拿出政府軍用衛星影像圖片,運用商用衛星影像來闡述此等訊息,其實就是刻意在隱匿軍用衛星偵照作業能量,避免讓對手掌握到情報機關本身所擁有之情報偵照作業實力。 

此外還是要提到,所有在太空運轉之衛星活動,其實是相當透明;商用或是政府所擁有衛星,其運行軌道都可以充分掌握,所以在進行反衛星偵照,隱蔽或掩飾軍事活動時,都是依據此等資訊來管控曝露在外之軍事活動。運用商業衛星所攝製之影像圖片,透過智庫、學者專家或是媒體,作為公開喊話資料,製造政治氛圍,其實亦可同時避免將軍用或情報機構所擁有之間諜衛星作業實力曝光,提供潛在敵手實施反衛星偵照參考運用。 

5d6d0da3023d16187317fb59jpeg編按:2019年8月一枚伊朗運載火箭爆炸,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Twitter上公開展示一幅清楚顯示發射場毀損狀況的衛星照片。此舉卻引來情報界大肆質疑,皆因特朗普可能暴露了美軍最新KH-11 BLK 5偵照衛星的真正實力及軌道調控能力。(照片來自Spaceflight Now)

 

 

 

依據任何一張衛星偵照影像圖片,從攝製時間、被攝製物件陰影角度與長度、其影像扭曲狀況以及不同物件配置關係,都可以反向推估出衛星與攝製目標之相對角度與方位。其實在反衛星偵照作業中,許多物件擺設故意經常調整,就是要辨識敵方衛星究竟是在何時,並且以何種方式進行偵照。所以商業機構與政府機關有時在公布衛星照片時,會刻意將不同時間所攝製衛星照片,透過影像處理技術,合成一張人工合成照片再加以公布,就是在干擾此等反衛星偵照之辨識作業。

KH 11 best SHIPYARD編按:依據不完整的組件伴斷軍事裝備,其實頗容易出錯,例如美軍在1984年發現蘇聯在建大型航母時,就判斷它使用彈射器與核動力,理由是1970年代後期蘇聯剛好出現一個類似噸位的核動力航母研究方案Project 1153型;及後陸續出現更多組件,以及經由情報得知這只是一條滑躍中型航母(即日後的庫滋涅佐夫號),且亦只是1153型的參考改良型,而1153本身早已於1978年取消了。(照片來源:FAS)

在此必須要提醒,根據某個船段就去推估整個艦艇未來完整構型與規模,其實都有高度風險。有經驗的獵人在荒原、沼澤或是泥地,依據動物腳印來推估其經過該處時間、運動遷徙狀況以及個頭大小,總還曾經見過整個動物長得是什麼樣,才能夠做出合理判斷。考古學家根據某個腳印化石,就可以推測遠古時代恐龍長得是啥個模樣,這個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如今軍事研究者見到某個船段所做出之推估,到底是有幾分可信,各界還是要審慎思考。 

最後必須來澆點冷水,吾人必須冷靜思考,好端端地將某個船段刻意擺在戶外,明明知道天上南來北往無數衛星都睜大眼睛在看,中國大陸軍工產業對於保密會如此外行與輕忽嗎?而且對比相鄰之整個廠房規模,製造出某個船段就算擺在廠內等待日後接合,也不會是廠房內空間容納不下,船段製造完成後,更沒有必要必須擺出來曬曬太陽,或是頂著渤海冷風冰雪接受考驗,所以獲得這麼理想機會攝製到這個船段,這種too good to be true的事,會不會另有玄機呢? 

在這個諜對諜爾虞我詐世界中,當情報界見到不可思議好運時,更必須冷靜再三思考,腦袋多長一根筋來思考,絕對不會吃虧!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2-0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