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坦克異聞錄-戰後篇

2021-02-17 14:57:1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19 13:45:56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不知何故,新年期間除了撞潛艇外,好像沒有什麼受著目的軍事新聞或地區武力衝突,唯一稍有點特別的是土耳其公開展示了一部新的混種坦克,而情人節那天,印度終於接收一輛全新國產坦克了!這令人想起近代以來各種和坦克發展有關的「奇葩事件」。在這個稍為和平的日子,就讓小弟分類抽取當中經典事例「講古仔」吧! 1280px 0033FSDFB奧地利的胸甲騎兵式山地戰車及美國的AMX-US試驗型輕戰車,都是採用了AMX-13的搖擺砲塔,留意的是這砲搭採用了西方第一代砲塔彈艙及自動裝彈機。(圖片來自陸海空の兵器bot Twitter 及pikabu.ru)

1.換頭「換上癮」的升級改進?

相對於現代飛機若要進行全面改進,需要因應機體重心變化、將飛控系統全面更動,可說是「大手術」,對坦克的改動卻相對簡單得多。一來因為坦克不用飛,底盤重心亦夠低矮,不易出現重心過高的問題,同時只要砲塔環大小至少塞得進底盤的空間,改進也自然較易,例如只需將砲塔環加上適配器等(註:這裏並不包括把砲塔換掉成另一種用途的戰甲車如自走砲、防空砲車等)。過去法軍AMX-13的90MM / 105MM搖擺砲塔(Oscillating turret),即曾安裝過在美國、瑞士及法國本身的多種坦克上,以爭取外銷機會。

2etk9f7qzso01圖上為砲塔幾乎全改換新的豹1A6 120MM樣車,圖下是豹1戰車換上T-72A砲塔的想像圖,不過該方案因為缺乏競爭力(T-72各種型號出口實在多於牛毛,也非常便宜,而且改裝需求實在太低),在設計完成後就隨即結案。圖片來自Secret Project Forum

 

不過最愛換頭術的,可能是包括豹1及豹2在內的豹式坦克了。以豹1為例,為加強豹1的火力及進行更有競爭力的外銷,克勞斯-瑪菲公司曾計劃換裝新型的、搭載120MM RH-120主砲的砲塔,及後更嘗試直接接駁T-72系列的砲塔及裝彈機,以加強銷售競爭力;除此以外,豹2也被「換頭」了!不過初次嘗試,是把豹2AV坦克的砲塔換上一架M-48的底盤上,用意並非盡用舊車去和蘇軍鋼鐵洪流周旋,而是……純粹作為砲塔測試車及把砲塔送去靶場試砲的載具而已。不過這也開始了豹2的「換頭人生」。

oqca5e5xnf851僅存幾張的M48豹2砲塔測試車。有指這是西德陸軍"物盡其用"的測試,但由焊在車身外的臨時砲塔環得知這只是一架臨時改裝的試驗車,英文講解中也說明了這點。(圖片來源:戰爭雷霆討論區)

 

三十年後,正如開頭所述,豹2的使用國及新進軍事工業強國土耳其,以豹2A6及南韓黑豹坦克為基礎開發了國產的第一種主戰坦克-阿勒泰(Altay)坦克。然而,可能出於現時土耳其與北約關係惡劣,而土耳其本身又有大量購自德國的克勞斯-瑪菲公司的豹2式坦克,在擔心日後改進計劃甚至零備件供應受制於德國法規的情況下,土耳其嘗試將阿勒泰戰車的砲塔安裝上豹2A4戰車上,並在一月底時推出原型車,暫時命名為阿勒泰T1。

Untitled 1222左為阿勒泰T1戰車的原型車,右為EMBT的原型車,砲塔明顯比豹2任何一型都小,也更輕。(圖片來自Defense BlogDefpost)

 

 

當然,玩換頭最拿手的還是德國自己,前年就因應德法合作的歐洲未來主力坦克方案而先試作EMBT坦克:即把豹2車身安裝上雷克勒坦克的砲塔。這雖然是試驗德法兩國坦克能否匹配,並企圖把已漸漸超重的豹式進行輕量化。雖然暫時還未有一架賣得出,但對於次世代歐洲聯合坦克的研發起了重要的起步作用。

          近年比較成功的換頭例子,只有約旦軍將其160架挑戰者一型戰車換上獵鷹無人砲塔,成為一種近似第四代戰車的改裝型戰車,該砲塔雖由約旦的軍工企業設計,但有來自南非軍火公司的支援。(圖片來自連結)

不幸的是,這種換頭坦克構思雖不少,但戰後實際能量產的,只有兩至三個案例。究其原因,可能是坦克畢竟比飛機便宜,市場上也有大量新的二手貨與升級套件,與其左改右改,不如直接買半新車或升級套件更便宜實用了。

 

wn5h0z58sabyT-72-120是烏克蘭莫洛佐夫設計局為讓T-72能使用西方系彈葯而製作的套件改裝車,含尾艙裝彈機及保留了一半的轉盤裝彈機儲彈位置。不過到現在快二十年了,還是沒有訂單。(圖片來自Military Image)

 

2. 省錢下的降火力豹2?

三代坦克基本都是以120及125MM火砲為主要武裝,各自都代表鐵幕以西及以東雙方的制式口徑,只有中國曾在這兩個口徑都有研究過(不過最後都是走上105MM及125MM口徑車族,裝備120MM的89式自走反坦克砲成為獨苗)。

 Teledyne archive 3原車體是親蘇時代軍援的T-55的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坦克,其改裝已不只換砲的地步,而是名乎其實的魔改:形像地說,它是保留並加長原有車體,然後將M60A3的主砲、火控、動力包、傳動、液力懸掛系統以及M48的路輪都通通裝上去。(資料來源:tanks-encyclopedia.com)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什麼絕對可言,冷戰期間因為眾多原因,反而有同代坦克改換主砲的時候,例如第三及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曾大量俘獲的T-54/55型坦克,就被修改成使用105MM坦克砲及使用不少美式觀瞄系統的TI-67系列坦克,作為備用坦克部隊及盟友 / 僕從軍所用的裝備;埃及也將其手上的T-55改到「他媽都不認得」;烏克蘭莫洛佐夫設計局亦推出過西方深化改良型的T-72-120型坦克(可惜沒有吸引到買家)。

b3xwmfqtl9141克勞斯-瑪菲公司為驗證減裝版豹2AV而改裝的其中一輛105MM砲原型車(19或20號車),希臘也是以相同方式進行改裝。(圖片來源:連結)

 

不過最特別的可說是豹2型。話說2005年後希臘軍有大約350輛豹2A4及A6 HEL,由於希臘軍庫存仍有不少105MM RH-105及同口徑 L7坦克砲的零備件及砲彈,為消耗庫存及減少對豹2坦克主砲的零件備與砲彈消耗,部分豹2A4轉用105MM砲作平時訓練用,若有需要才換回120MM RH-120砲。在相對和平且威脅不多的年代,為節約國防開支而各出省錢奇謀,也是見怪不怪的事。

 20200809002752阿瓊MK-1戰車,有一段時間常被嘲為"閱兵專用車"。(相片來自印度國防部)

 

 

3. 最沒有三代威力的西方式三代坦克

印度軍事裝備國產計劃往往當成笑話看待,例如LCA、三次下水的航母等,印度陸軍同樣笑話連篇,除了那枝給人當成廢鐵的INSAS步槍,還有和LCA一樣拖拉的阿瓊坦克。

risingsun Q裝備於第75戰車團的阿瓊MK-1。就樣子看來,這倒算印度最好看的國產兵器,但毛病幾乎和其他國產軍品一模一樣。(照片來自印度國防部)

 

阿瓊研發的出發點就是一種以豹2式主力坦克為原型的新三代主力坦克,加上自己研發的坎昌複合裝甲(參考英國的喬巴姆夾層裝甲)、120MM線膛砲以及英國特有的黏著榴彈,可說是一種具備濃厚英國特色的德系坦克。然而由於又犯上類似LCA的錯誤,凡事強求自製,結果很多子系統的可靠性嚴重不足,例如1400匹馬力的引擎在沙漠高溫地區測試時,馬力降到無法令人接受的500匹(後期雖然再次透過外購改善情況,但實際輸出馬力還是較低);履帶行程低得跑50公里就有機會斷開,整個坦克也比計劃超重8噸之多(達58噸,豹2的空重只有52噸)。結果搞了一大圈,回頭還是要在國際上購買貨架產品組裝。

v2 86b1f75bc0b2c170a0c215102776e248 rDD有指測試是於90年代中期進行,當時T-72S的外賣彈多是3BM-17,3BM-22還是俄軍標準裝備,印軍是否擁有,不得而知。假若印軍是用3BM-17試彈,那坎昌的防彈能力大約在350MM左右,大約1970年代後期的水平。右為採用了與喬巴姆裝甲相類似結構的T-72B型戰車前裝甲。(圖片來自苏联/俄罗斯125mm坦克炮弹药简介Below The Turret Ring)

 

 

而雖然有自研的坎巴複合裝甲(印度語中的”金”),但DRDO對這東西的防護能力一直諱莫如深,之前曾提供的數據一直都很「虛幻」,例如T-72坦克的2A46砲不能貫穿等,但又不講標準測試距離及所用彈種,那不就是講廢話嗎?

AWQ阿瓊戰車砲塔內部,有洩壓板但沒有防爆彈艙門,完全是一個無用設計。(照片來自新浪軍事)

 

但更大的問題在於……阿瓊的穿甲彈RHA值只有300MM(?),即表示它的穿甲水平可能連1972年前的蘇聯都未必突破到,連最弱的T-72M外銷版坦克及88式坦克都可能打不穿,更莫說往後的型號了!另外,豹2式最引以為傲的,是首次引入砲塔獨立彈艙及洩壓板,這些元素阿瓊都有引入,但出來的結果是……原有18發彈艙的設計不但變成10發,而且連最重要的彈艙防爆活門也不翼而飛!你沒有防爆活門功能,那你安裝個洩壓板究竟「有X用」?

120mm APFSDS Round 1只能說,這水平連70年代105MM L7主砲用APFSDS脫穿彈都不如,甚至鋼芯彈都比它強!(圖片來源:新浪軍事)

最後,經過27年的努力(1972-2000),印軍終於勉為其難的發出124輛阿瓊MK-1的購買訂單並裝備兩個戰車團,而且10年後才全部交貨(1年12架?),但據所知由於缺乏外國配件,2015年時曾經有3/4扒窩,到2016年才回復至75%可出勤狀態,只是……阿瓊MK-1在演習時及部隊中的照片仍然甚少,這就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了。順帶一提,文章所提的新坦克,其實就是此車的改進型阿瓊MK-1A。不過雖然是情人節禮物,但究竟會有何改進,就不得而知了。

fg 2730778 jdw 853當然,印度陸軍可能又被迫買MK-1A型了。不過此車在進一步加厚裝甲(疑似俄國接觸五型反應裝甲)下,竟然再加上10噸,達68噸,印度的道路與橋樑基建究竟有多少可以承受?(圖片來源:JANES)

 

 v2 edb38c06cb5f2fc221b9619c024b2758 720w去年公開的VT-5第三個砲塔前裝甲形態。(Youtube 擷圖)

 

4. 一鍵變身,由輕坦克變成輕主戰坦克?

三代坦克其中一個亞種變化方向,大約在近10年才出現,這就是防護力較強的輕坦克 / 輕型主力坦克的出現。嚴格來說,這是一種講究部署性,並具備一定防護力與水平以上反坦克能力的新類型坦克。暫時來說,這類坦克只有三種,即日本的10式坦克、解放軍的15式輕型坦克及VT-5式輕型主力坦克(美國現時的新世代輕坦克還只是測試階段,而之前FCS項目的MGV輕坦克則只造出砲塔,未有樣車,暫不討論)。

unnamed 6510式坦克以更輕的車重獲得和90式坦克相當的前裝甲防護力,不過有指其是靠盡量縮小前裝甲迎彈面來達成的,車身防護似仍不及同期更重型主坦克。(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

 

v2 6bf6ad16577c10ff33eb2b0ca2943796 720w

 

10式輕極都至少有40至48噸(輕裝至加上全套反應裝甲),加上加厚至和90式相約的前裝甲,肯定擠身主力坦克之列了,而且更重視山區及複雜地形的機動性,所以才有更為複雜的無段變速引擎及液氣聯合懸掛系統。相對來說,解放軍的15式原本也被認為和10式有類近的思路(當然,官方由頭到尾都指它是輕坦克),但在公開片段中顯示它的基甲大約只有20-25MM厚,其他都是靠外掛的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塊支持防護力,也未見有間隙裝甲設計,防護能力雖較過去輕坦克好,但裝甲等效最多也只是200-250MM RHA,還是無法防禦那怕是105MM主戰坦克的砲火,只能靠自動裝彈機、較好的尾艙彈葯艙防護、更佳的射控與速度彌捕防護不足的缺陷。

 

   

bee1c7a0e3e54826be18bcd295ca3927左上角是99式的前裝甲箱形態,15式前裝甲位置明顯亦有吊起用的扣環,而且前裝甲亦明顯比15式更凸出,很大可能也是裝甲箱,亦即是說裏面可以有更多空間安裝夾層式複合裝甲及間隙裝甲。藍箭頭所指應該是固定裝甲用的大型螺絲釘。(軍武狂人夢論壇及CCTV軍事節目擷圖)

 

真正的異數反而是「號稱」15式外銷型的VT-5坦克。中国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對外公佈這種坦克時,是特意介紹為「輕型主戰坦克」,明顯和15式存在分別。通常輕坦克與主戰坦克最大分別在於防護性,而15式與VT-5兩者構形大致一樣,但在主砲前裝甲結構上就顯出明顯差別:15式仍然是楔型裝甲外貼複合裝甲塊與反應裝甲,但VT-5的前裝甲明顯更凸出且各有三組類似環扣狀的結構。

這環扣在96系列及99系列的主戰坦克前裝上亦同樣出現。由已知的資料得知,這結構是讓坦克維修組在野戰狀態下輕易吊起並更換前裝甲的裝甲箱結構。由這點推斷,VT-5前裝甲也是箱形結構,亦即是說除了箱的面甲與底甲外,還可內外加貼反應裝甲及複合裝甲磚,加上可布置於裝甲間的間隙,VT-5的砲塔前裝甲明顯比15式優秀得多。

a8986831gy1gjiD由少數展示的砲塔內部照片得知,VT-5(左)的砲長觀瞄鏡前方有一定空間,然後前裝甲背板是一整塊沒有折角的;至於15式(右)則是砲長觀瞄鏡長方形預留位置前方已是斜板並有折角,空間亦更小。(CCTV軍事節目擷圖)

 

有雜誌指解放軍外銷與自用裝備一直存在差異且外銷版本性能必定較差,這點其實並非必然,基於預算及成熟度限制,只要滿足解放軍原有需求,勝出國內競標的有機會不是最先進,反而是先進之餘更適合量產或後勤性更佳的例子;15式本身就是這個結果,因為2015年進入競爭的兩型車系,201廠的選型車因為採用液氣聯合懸掛系統,機動性能其實更優秀,砲塔防彈構形也較好並(可能)引入裝甲箱設計,但卻最終落敗,勝利的是使用較傳統基於扭杆式半主動控制技術,並採用了液力減震器的懸掛系統的617方案,即今天的15式。

 preview新輕坦的兩個選型方案及201方案唯二兩張流傳照片之一(網絡圖片及CCTV軍事節目擷圖)

 

由外形得知,VT-5這方案其實不是由201廠的落敗方案衍生而來的(可能是15式方案的較早期設計),但卻採用部分該方案的技術,射控系統基本和15式重裝版一樣但部分稍有簡化。雖然VT-5的裝甲箱厚度沒有96A及99A那麼大,防護能力肯定不如,但要防早期105MM L7或125MM砲早期用的脫穿彈(如3BM-17或之前的型號),似乎還是有相當機會的(相對而言,15式就肯定擋不住了)。亦因為此,雖然VT-5基本設計和15式沒有分別,只是被動偵察防護系統稍弱(欠缺15式佈置在砲塔四角的雷射 / 紅外/紫外警報裝置),但正面防護能力還是更高,可說「升格」成輕型主力坦克了。

China demonstrates stability of T 15 tank gun比較特別的是,似乎是按客戶需求,VT-5型坦克至少有三種砲塔裝甲形態,這是之前在2018珠海航展及裝甲兵節中亮相的第二形態。當然,15式是否也可利用這種技術進行防護升級,暫時也未可知。(圖片來源:Army Recognition)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2-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