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入閘」與票源兩難全?泛民參選意欲減?

2021-03-31 11:45:1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31 12:42:31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2103312香港立法會圖片

全國人大常委會30日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有意見認為,溫和民主派或忠誠反對派仍有生存空間,改革選舉制度主要是針對反中亂港人士,反而能為溫和民主派開創空間「上位」;亦有泛民表示會影響參選意欲,憂慮即使通過資格審查及取得足夠提名,反而會引起支持者的唾棄及不滿。

忠誠反對派仍有生存空間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31日於《香港電台》節目表示,是次改革反映中央的果斷手段,不用擔心香港管治架構會滲入反中亂港人士;形容改革後,溫和民主派或忠誠反對派仍有生存空間。

劉兆佳認為,經改革後的選舉制度是針對反中亂港人士,認為中央反而能開創空間給溫和民主派,令他們「上位」的機會更多;溫和民主派取得選委會5個界別的提名不會太難,相信如溫和民主派能取信中央,其當選的機會甚至會比一般愛國人士更高。

民主派與攬炒派不應混淆

《香港01》31日報道引述前全國人大常委、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表示,不應將民主派與攬炒派「炒埋一碟」,攬炒派破壞香港繁榮穩定,與民主派本質上有分別。范徐麗泰認為,如果沒有不愛國的行為,包括破壞香港繁榮穩定、請求外國制裁香港、危害「一國兩制」等,「諗唔到點解唔可以參選」。

范徐麗泰又提及民主黨日前在記者會上表明愛國,然而沒有辦法得到資訊判斷真確性,須由有關當局找尋證據。

新制度主體是選舉委員會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31日在《明報》撰文表示,新的選舉制度下,主體是選舉委員會,它在提名和選出特首和議員上擔當重大角色,並且用來體現北京的政治意志;未來民主派參選者,若然得不到中央信任和放行,根本難以入閘,且就算悉數獲得放行,最樂觀估計,也只能在立法會大概拿到約六分之一議席。

蔡子強認為,民主派只在第二界別「專業界」比較有把握,在過往的特首選舉,民主派從未在第一界別「工商、金融界」拿到過提名;至於改組後的第三界別,對於漁農、勞工、基層社團、同鄉社團這些界別,民主派難存寄望;至於改組後的第四界別,鄉議局、撲滅罪行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分區委員會、內地港人團體等,民主派同樣寸步難行。

劉慧卿料泛民參選空間小

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31日在《香港電台》節目表示,不認為是次修改是進步,如果選舉未能展現獨立、客觀,相信不少候選人或選民亦沒意思參與,又相信民主派參選空間很小;認為民主黨從來直選的優勢及基礎,但參與的選舉要有尊嚴,制度獨立客觀,可以自由參選,由選民決定是否支持候選人。

劉慧卿認為,個人贊成建立溝通機制,然而溝通有前設,例如表明有些事情不能說亦不能做,反問如何建立溝通,不應好像「大石砸死蟹」。

民主黨現時處於兩難當中

民主黨前成員、新思維主席狄志遠31日在《香港電台》節目表示,改革後的選舉制度不理想,關卡及提名門檻增多;在制度下,立法會地區直選減至20席,與民主派追求的全面普選背道而馳,情況絕不理想。

狄志遠認為,未來民主派在未來立法會最多能取得10多席,只要團結民間力量,理性務實,相信在議會仍有影響力,中央亦希望議會能有多元聲音,但如民主派放棄議會平台,便會萎縮。狄志遠強調,明白民主黨現時處於兩難,參選會讓人感覺是妥協,但不參選對政黨發展有很大局限;相信民主黨是民主派中,最有實力可以爭取最多議席,如民主黨能與其他民主派合作,相信仍會有一定成果。

剔除個人票削界別代表性

針對日後28個功能組別中,只有9個功能組別會由個人票選出,其餘則由團體票選出。《香港電台》30日報道引述民主派的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認為,資訊科技界本身由個人票同團體票混合產生議席,去屆選委及立法會,民主派均有優勢,剔除個人票會削弱界別的代表性;是次修改立法會選舉辦法,影響參選意欲,擔心即使通過資格審查及取得足夠提名,反而受選民或支持者唾棄及不滿。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1-03-3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