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萊茵演習行動八十周年 看似榮光的「送人頭」?(下)

2021-06-09 23:51:52 最後更新日期:2021-06-12 11:43:0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續上部:

 

5月24日早上的丹麥海峽之戰及27日早上俾斯麥號最終一戰,過程其實在不少資料中有描述,過程、火力射擊及戰損報告已有一堆,事實上也可以自己參看可靠資料,例如...... 當然,是役也創造了俾斯麥的不敗神話。然而神歸神,很多事實還是要俾迷面對的……

 

SMS Mackensen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模型圖及其結構,放大剖面裝甲結構圖觀察,你會發現這個結構除水平裝甲板厚度外,幾乎和俾斯麥級沒分別,有些地方如舷側上部裝甲,反而更厚!(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俾斯麥的強橫,有運氣成份?

不能不說,丹麥海之戰德方其實有幸運成份,一來由於航向關係,英軍兩條主力艦最初其實未能以全部火力對陣,胡德的射控人員甚至「認錯船」,把尤金親王號當成俾斯麥號,雖然很快糾錯,卻失去了最初的火力集中時機(反而威爾斯親王號先取得命中彈),至轉向到可以全砲射擊前,即已中彈殉爆。

5c49be39 1胡德號戰沉,就戰後調查所知,應該垂直裝甲板最上部分被擊穿,然後砲彈射進艦內,有說法指俾命中胡德的地方是高砲彈葯庫,原不是致命傷,但當時4吋高砲彈葯庫因為本艦大幅增加高射砲而補充了大量彈葯,加上引信設計問題,爆炸引發更多4吋砲彈的底火爆炸,進一步引發巨大爆風,最後連三號主砲的彈火葯庫都被波及而爆炸,全船盡毀。(圖片來自連結1及英文維基百科)

 

無論擊沉世界第二大軍艦的過程有多精彩,兩艘軍艦其實都是「舊」式軍艦:胡德不用多說了,本身就是根據日德蘭海戰戰訓緊急加強主裝甲帶防護至戰列艦水平的戰列巡洋艦,但本質仍是一戰的戰列巡洋艦。至於俾斯麥的裝甲設計是稍為改良自沙恩霍斯特級,即基本上就是一戰馬肯森級或約克級的小改良版本,亦即是說,這也是條一戰設計的德系戰列巡洋艦強化版本而已......且單就攻擊力而言,德軍的主砲在砲戰威力上也只比胡德的一戰老主砲強一些,若面對同期其他對手的大部分主砲,穿甲能力甚至有所不如,且還比美國的406MM MK-6重砲(配重彈)及意大利新381mm主砲弱不少。

 45w8若以22000碼為基準(大部分戰列艦開始砲戰的距離),俾斯麥的15吋砲穿垂直裝甲有364MM,英國的16吋MK1只有310MM(20000碼),但法國的380MM砲有393MM(24000碼!)、意大利的15吋高速砲達402MM,而美軍的16吋MK-6更有382MM(這是25000碼!)。當然,這些比較還要視乎所用彈種及對方裝甲結構而定。(網絡圖片)

 

 

 

45w6俾斯麥裝甲剖面和其他英國主力艦比較。英軍一戰戰列艦裝甲結構和俾斯麥沒有很大差異,只是主裝甲帶不夠俾艦高,甲板較薄;胡德則引入傾斜裝甲和防雷凸艙,但舷側頂層裝甲只有5吋是其弱點;納爾遊級主裝甲帶更厚、帶傾斜且移入內層,外層薄裝甲有助粉碎被帽穿甲彈的頭部,削弱穿甲能力,可保護範圍似乎較小;最後的喬治五世級雖然比較傳統,但主裝甲帶高度更高、甲板裝甲更厚、隔艙更大且層數更多,保護範圍更完整。普遍來說,英軍戰列艦裝甲設計仍算保守。(網絡圖片)

 

而就裝甲結構而言,胡德號由於經過改裝,還是比較先進的,至少它還有傾斜裝甲及防雷凸艙(這兩個設計是20年代及以後各國新戰列艦必備),而俾斯麥的主裝甲帶是完全垂直的。另外俾斯麥裝甲防禦總長達船體70%,但20年代的戰列艦為求達到條約限制之餘但有加強防護,普遍都採取縮短防禦區(所以才有普遍三聯裝砲的設計)及強化裝甲箱結構的設計(最厚部分的裝甲和水平裝甲板連結),在水線裝甲外層加上防雷突出部,以預先削弱魚雷及水下彈的威力,減輕主裝甲帶要承受爆炸/貫穿能力的程度。這些結構俾斯麥一既沒有。其結果是,俾斯麥空有5萬噸滿載排水量,但基本裝甲厚度甚至比20年代條約型戰艦或者30年代一批新戰艦薄,加上沒有特別構造,防護能力其實沒有優勢,甚至稍弱。若果俾斯麥採用了集中防護的構想,一來噸位不會那麼誇張,二來裝甲厚度及防護水平可以更高。

45w7俾斯麥級若和同期列強戰列艦比較,差距會更明顯,例如維內托級除有更厚傾斜裝甲(如同坦克斜面裝甲,變相增加面對小角度落下彈時的裝甲厚度),還有特殊的普列塞羅水下防護系統;黎塞留級有更全面的裝甲箱設計且將防雷凸籇全面隔入船艦線形,減少水下阻力之餘還能有足夠厚度的防雷隔艙;南達科他級和新澤西級更有完整的舷側裝甲保護,同時防雷凸艙也融入線形中,甚至有更厚的三重船底。(網絡圖片)

 

 

這種裝甲上的弱點其實就暴露在最後一戰中:俾艦主砲塔的防禦能力除正面外基本都弱於英國戰艦,加上航速大減,不但交戰後很快被英國戰艦命中,且體積"較大"的砲塔也很快中彈並被貫穿,從而使有效的反抗很快無效化(事實上也證明俾斯麥的砲塔裝甲防護對英國較弱的406MM都很「無力」,哪怕它的標準排水量比英國納爾遜級重接近7000噸)。

Irek2V8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國下一個設計的重型戰艦—滿排達63000噸的H級戰列艦(噸位緊次大和級),其裝甲結構及厚度幾乎和俾斯麥沒有分別,只有續航力達到驚人的19200海浬而已!(圖片來自戰艦世界)

 

促成這樣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德軍的主力戰艦設計因凡爾賽條約而被迫停滯15年,至重新設計時雖然還有德國動力系統的傳統優勢,但其他子系統方面則已和世界有差距。當時德國還要請教日本並參詳長門級三年式410MM主砲用10米測距儀。在這種情況下,單就技術先進性而言,俾斯麥也很難被稱呼為世界第一流了。

 

TypeXVIID2戰列艦即使滿身防空火力,在欠缺對空雷達(俾斯麥號只有對海)及防空戰鬥機的掩護下,仍難以有效防禦少數機群的突襲。這在早兩個月前的地中海馬潘德角海戰中已驗證過。(Youtube擷圖)

 

德國海軍犯上嚴重錯誤?

相比起戰艦間的決戰,是次戰役中德國海軍其實可能存在更嚴重的戰役()、戰略問題

德國之前破交戰上的經驗與教訓顯示,水面艦無論噸位怎樣,都應該盡量避免和其他敵方軍艦接戰(除非強弱十分懸殊),以避免無謂損傷及影響返航的機會。呂特晏斯上將之前在柏林行動中,即曾多次憑其高航速,躲開英軍戰列艦的追擊。這次萊茵演習行動中,俾斯麥編隊遇上兩條主力艦編隊並接戰,實屬不得已,且在取得巨大戰果後能在輕傷下全身而退,實屬不易,問題是之後。

Battle of the Denmark Strait in WWII丹麥海峽一役,尤金親王號重巡沒有什麼損失,但俾斯麥號身中三彈,其中一彈擊穿船艏並進水2000噸,同時出現燃料滲漏的情況(前艙1000噸油的油櫃管線被切斷,油應是由那油艙漏出來的),最高航速也降至28節。這個時候應該是俾斯麥號脫險的最後機會,可艦隊司令錯失了。(圖片來源)

 

丹麥海峽之戰戰果極為豐碩,但俾斯麥號亦中了威爾斯親王號三彈,船艏下沉嚴重且洩漏了部分重油,若依賴之前的行動準則,編隊應該盡力向北避戰,甚至返回挪威近海己方航空攻擊範圍。這樣一來也可吸引更多英軍北上追擊而削弱護航戰的保護;二來北極圈惡劣海況,也可減低水面戰中雙方的主砲命中率。相反,若繼續南下作戰,船頭的損害與油料的缺乏,反而讓己方更容易陷入英國海軍更大規模的夾擊中,幾無獲勝的可能。

TypeXVIID布雷斯特港(或整個布列塔尼半島)雖然比法國本土更接近大西洋,是海軍前出的好位置,但這裏也距離敵人(英國)太近了,本身就在英國海空軍的打擊範圍。1942年3月英國發動聖納澤爾突擊,把法國當地唯一可修大型戰列艦及以上艦艇的「諾曼底船塢」堤圍炸爛,令其在整個二戰期間停止運作(損壞的船塢門要填上大量沙土,以免滲漏),可見當地實也不宜作為德國海軍大型艦前進基地。( 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呂特晏斯上將執意繼續南下,然後東進,明顯更想聯合於布雷斯特港的兩艘戰列巡洋艦,組成更大威懾力的通商破壞戰部隊,而且布雷斯特港更接近大西洋,出擊更便利。然而再認真考慮下會發現,該港太接近英國水域,正好就在英國空軍、海軍航空隊及潛艇部隊的攻擊範圍,反而更容易遭到封鎖甚至戰損,舉個例,這港口外圍經常出現盟軍潛艇或飛機偷佈的雷區。1942年初地獄犬行動(兩條戰巡突圍回德國本土),雖然是由於希特拉擔心盟軍進攻挪威而促成,但某程度上也是反映布雷斯特港位置不佳,德國海軍自己都不想久留所致。

 O4BHrUa德國海軍的彈射船,由商船改裝而成,主要用來彈射長程飛艇如BV-138之類,萊茵演習行動時有一艘被派往支援俾斯麥支隊,但只限於支援其在北海的行動,根本無法支援該編隊前出大西洋。(圖片來自)

  

德國海軍司令部在空前戰果下,其實已得到向元首交差炫耀的機會,且應能預料到英國海軍定必傾全力反擊,把該艦隊繼續外放至無法支援的地方,無異送死,為何不強硬召回呂特晏斯而讓他繼續自由行動(雖然呂特晏斯是德國水面艦隊師令,但只帶一兩條船作戰和一般戰隊司令沒分別)?而且俾斯麥編隊所處海域,遠在德國空軍偵察與打擊範圍之外,潛艇組成的偵察線也不是立即可成,俾斯麥號怎可能確認周圍有什麼敵人會圍過來發動攻擊?

 

德國戰爭決策應用海軍的問題?


眾所周知,自一戰開始,德國海軍水面艦一直處於弱勢,德國唯有實施所謂「存在艦隊」戰略,即艦隊主要留在港內,伺機出動以牽制及長期而言消耗英國海軍。然而這是否代表伺機出動外就沒有其他作用呢?經常在港是否一種戰略浪費?

若站在更高角度,考慮到一個月後希特拉發動的征俄作戰,為何仍有這種和「賭國運大決戰」沒有重大關連的軍事行動,也另人奇怪。就常理推斷,作為重要的海軍力量,德國海軍艦隊應該有更重要及更有協調性的行動,以配合對俄重要軍事行動才成。

05108德軍統帥部成員與希特拉及訪德中的墨索里尼合影,1938年10月。統帥部作為德軍陸空軍協同,還算比較成功,但海軍就幾乎是獨立行事。(照片來自)

 

需要指出的是,德軍早於1938年就成立國防軍三軍統帥部(OKW),但真正三軍配合作戰的不多,很多時都只是由當中將領將希特拉下達的戰略命令轉化成要實際執行的行動,然後講各軍種自己計劃如何配合。相對於陸軍的行動,希特拉雖想建立大海軍卻對如何運用沒有很大頭緒,就以巴巴羅莎行動為例,希特拉似乎也沒安排德國海軍在波羅的海有什麼大行動。

avtroil art stamp德國公海艦隊一戰時對帝俄波羅的海艦隊採取壓制戰略積極得多,當中更發生大海戰,雖然雙方戰果皆一般,而且德國海軍成績不算好(動員兵力是俄軍數倍),但仍能死死制住俄軍。到俄國退出一戰之前,在月灣海戰中受到重創,聖彼德堡西南幾個省(今波羅的海三國)都已在德國海軍與陸軍合作下被佔領。圖為月灣海戰中勇戰的俄國驅逐艦 Avtroil. (圖片來自連結)

 

 

回到一戰時候,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大型艦可經常在波羅的海活動、壓制波羅的海艦隊其實相當成功,到二戰巴巴羅莎戰役開始時,俄國海軍雖然大型艦更少,但空潛快機制已比較完備,更需要德國海軍大舉出擊進行掃蕩。然而,德國海軍當時只派布雷艦或魚雷艇之類與被封的蘇聯海軍發生攻防戰外,基本上是守勢為主,甚至到北方集團軍開始對列寧格勒進行包圍戰,也不見德國海軍艦隊利用優勢火砲進行射擊支援(要知道艦炮的高爆彈對於城市的破壞力是相當高的)。由此你會感覺德國海軍在對蘇作戰中表現得相當不協調甚至沉寂。

更有甚者,希特拉籌劃巴巴羅莎時似乎沒有進一步考慮盟軍對蘇180度的大變,尤其是盟軍幾乎立即開始由伊朗方向及北極航道支援蘇軍,由6月底開始至年末即已實行9次運輸船團作業,且損失甚小。德國海軍以至在挪威的空軍部隊幾乎沒有對他們採取過什麼行動,直到42年初德國海軍及駐挪威的空軍部隊才開始有所行動。個人認為,這已基本失去先機。

AS111北極航線就算在夏天,天氣及海況也欠佳,適合飛機偵察及低空作戰的天氣也較少,但這對大型而穩定的射擊平台(如巡洋艦級及以上的艦艇)而言,往往更為有利。(圖片來自)

 

二戰時的德國海軍在整體實力上遠遜於一戰的德軍,這就更加需要空軍的掩護(至少能前出偵察敵踪),除了繼續在本土水域附近牽制英國海軍外,在冰島以北海域及波羅的海這些有強大空中支援的地方進行作戰並前出威脅蘇聯(北冰洋及波羅的海北部方向),實可以有更大作用。

可以認定,相對於陸軍上某種「奇材」,希特拉真的不太清楚怎樣運用海軍(除了用在破交戰外),好處是海軍在行動上相對更有自由,但缺點是海軍無法更積極的配合進行作戰行動,反而有點投閒置散的感覺,加上斯佩海軍上將號自沉及挪威戰術損失慘重,希特拉對於海軍艦艇的運用似乎更加沒有信心。

TypeXVII二戰時期潛艇最大的問題是,由於全都是柴電潛艇,水中只能用電池低速航行,難以潛航追上那怕是商船而不被空中發現,本質還是會移動的水雷。德軍一直在搞水下高速航行艇,但到1944年才搞出以華爾特主機為基礎、水下航速28節的XVII型小型試驗艇,而且還是用HTP這類仍然十分不穩定的燃料作動力,在當時並沒多少實用價值。(圖片及資料來自連結)

 

若考慮德國海軍當時的能力,依賴挪威極北地區狹灣及駐當地德國空軍的掩護,在夏天極畫的情況下,有能力奪取蘇聯在北極地區部分小島,同時支援德芬聯軍對莫曼斯克半島的「雪狐行動」,攻擊蘇聯於北冰洋第一大港莫曼斯克,此舉不單最少可破壞蘇聯當地的港口設施,還能嚴重影響剛剛開始的盟軍對蘇支援船團的效果。德國海軍水面艦隻如能在這區投入更多兵力(如兩艘俾斯麥級、部分袖珍戰艦及新補充的大型驅逐艦),戰略意義甚至比俾斯麥級小編隊直面英國海軍更大!

x450「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盟軍主要以北極護航船團和伊朗陸路為對蘇軍主要援助手段,提供蘇聯大量的武器、機具、無線電、葯品以至高營養食物,讓蘇聯可以將幾近全部力量用於擊潰納粹德國入侵,而莫曼斯克就是北極護航船團的主要終點。德國其中一個戰略失敗,可說在於在戰爭早期沒投入破壞莫曼斯克作為補給節點的功能。圖片來源:連結1連結2

 

 

結語:

有點年紀的都知「對聖鬥士再出同一招是沒用的」這句口頭禪,當然,實際戰爭就不是這樣了,但嘗到一次甜頭後就想用同一招及類似兵力再創奇跡,除非對手是傻的或者沒有足夠實力吧!這可說是雷德爾上將在萊茵演習行動中最失策的地方。但更大問題可能是取得大戰果後,未完全衡量英國人的反應與大洋上的絕對優勢,而繼續讓俾斯麥在沒有空中偵察與掩護下冒進大西洋,結果落得被圍殲的下場。對英國人而言,沉了胡德只是損失1/14主力艦兵力,且半年內就有新艦補充,但對德國而言就是損失1/4且無法補充。

更重要的是,若考慮1941年下半年德軍的行動,處於數量劣勢的德國海軍最應投入的方向是對蘇作戰,無論是波羅的海還是冰島以北的北冰洋地區 / 莫曼斯克所在的科拉半島,投入對列寧格勒攻勢的支援或截斷盟軍對蘇補給線。其行動保障不但更大(空中掩護較佳),且較容易利用天氣避開優勢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或者只需面對更弱的蘇聯海軍),戰略效果可以更顯著。然而對盟軍比較幸運的是,德國最高當局(尤其是希特拉)並沒深入了解海軍對蘇作戰的作用,致令海軍水面艦被投閒置散,甚至要進行危險而戰略意義存疑的孤艦作戰,最終讓珍貴而具威懾力的艦隻白白犧牲。

 

 

 

註:戰略與戰術之間,還有一個,指軍事單位為達成戰爭的局部目的或全局性目的,在統一指揮下進行的由一系列戰鬥組成的作戰行動。它介於戰爭與戰鬥、戰術之間。

 

參考資料:

1. Milan Vego , ‘Naval History: Operation RHINE EXERCISE, May 18–27, 1941’,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ume 72, Number 1(Winter 2019)

2. William H. Garzke, Jr. and Robert O. Dulin, Jr: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Bismarck's Final Battle’, “Warship International No. 2, 1994”(LINK) 

3. William J. Jurens: ‘The Loss of HMS Hood-A Re-Examination’, “Warship International No. 2, 1987”(LINK

4. 孫曉明:'衝破藩籬-德國海軍的海上破交戰略1914-1942',"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93期"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6-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