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玉門市導彈井—擴核、誘餌還是誤判?(美蘇冷戰篇)

2021-07-12 00:31:26 最後更新日期:2021-07-13 22:28:25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df 5 silo launch 1東風5型洲陸彈道導彈由發射井發射的情況,地點應該為山西太原發射中心旁的測試用發射井。(網絡圖片) 

日前華盛頓郵報報道,指解放軍正於玉門市附近的戈壁沙漠一處數百平方里的地區,興建至少119座的彈道導彈發射井及相關發射設施。消息一出,即引起各方猜測中國是否將大幅擴展核武庫、甚至改變核戰略政策;不過亦有核武戰略專長表示實際部署在這裏的導彈數目和井數可能相差很遠,同時亦指出這可能是冷戰時一種欺敵及消耗對方彈頭的佈置,甚至有指這根本不是導彈井。

不過要討論玉門市城外的是什麼前,我們最好先了解一下冷戰時代的基本核戰略和兩國在冷戰後期的新奇部署構想,方能對核戰略中的欺敵部署、逃避攻擊、二次反擊或消耗攻擊能力有基本的概念及當中關係。

main qimg 4b88fdc435d7b7c546f72b8b620eb857CEP(圓形公算誤差 / Circular error probable),是指一種武器系統的準確度,通常是以半徑長度來表達。若一種武器的CEP大約為100米,即大約50%的彈械會落入以目標為中心的半徑100米範圍內。(圖片及資料來自連結)

ICBM最初發展時,採用發射台發射,由於當時都是液體燃料火箭,加燃料及預備發射整個程序要1-4個小時,發動攻擊尤自可,當遇到突然襲擊時,就會變得十分脆弱。由60年代開始,為讓部署更為隱密以及更易維護整備,大部分洲際彈道導彈都開始地下化,並以強化導彈發射井為儲存單位。其好處是足夠抵禦標準核彈頭在700至1公里外的地爆(當年美國自己的CEP也就這個水平,蘇聯那些動輒1-3公里的就不用提了),而且準備速度與整備水平更高更好,固定發射也因為重力水平穩定,有助提高CEP水平。不過,這個問題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就有所改變。

SS 9R-36及其改良型的R-36M,是重型液燃ICBM,有相當強大的投擲能力及最多3-10個分導彈頭(MIRV),加上單彈頭型可載千萬噸當量以上彈頭,對於高強度硬目標威脅極大,是冷戰期間最巨威力的戰略核導彈,也間接催生各種可資規避的部署方法。(圖片來自Missilery.infoMilitary-Today.com)

由於蘇聯的核武庫及ICBM在數量及質量上都開始追趕美國,而且命中精度都開始進入500公尺CEP範圍之內,更強的防護都沒法保證發射井不被地爆彈摧毀,雙方開始意識到形勢有些不一樣。

1970年代初期冷戰時期的核攻擊戰略有些邏輯要先了解,例如進攻方需於首輪攻擊摧毀對方大部分核攻擊力量(而非先打擊平民目標),才能讓被攻擊方考慮反擊時增加放棄反攻以求和的機會,才能避免核戰變成人類自滅大賽;另一方面,形勢較弱的一方也要盡量保留更多的戰略反擊/二次攻擊力量(由消耗更多對方的核彈頭、增加彈頭數目、保護載具免於有效攻擊,或擁有更多有效的反擊手段),和對手同歸於盡,這樣方可讓攻方考慮攻擊前有更多顧慮,從而打消攻擊念頭(即著名的相互保證毀滅 / MAD)。

事實上,1970年代冷戰時美蘇雙方都同時有以上兩個考慮,尤其是雙方能用於彈道導彈攻擊的核彈數目都超過10000個、雙方都擁有過殺的能力之後,更加需要強大的二次反擊能力,才可保證戰略核平衡及。此時雙方都加緊部署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更堅固的強化發射井,以及更多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下稱SSBN)等,以強化這種保證互相毀滅的均勢。

08618131965年開始服役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級SSBN,分類上算是拉法葉級的子型,而拉法葉級可說是美軍戰略核導彈潛艇作為潛艇主力的開始,最高鋒時有41艘同時在役,而且服役中兩次換彈,也體現了美軍的潛射彈道導彈(下稱SLBM)由中程、遠程到演變成真正洲際打擊力的進化。(網絡圖片)

 

當年的正路就是更依靠海軍的SSBN部隊,因為其隱閉能力最好,敵方進行先制攻擊最為困難,不過直至1970年代晚期以前,潛射彈道導彈的射程一直遠不如陸上的ICBM,且由於平台是會受海流擾亂的潛艇,在打擊精度上也較低,且礙於潛艇載具通常只保有30-50%的立即出勤率,且又要航行至足夠近的距離才可發射(1974年前未有一種潛射彈道導彈射程超過6000公里),也難以保證足夠投入反擊的彈頭數目;至於戰略轟炸方面,由於當時未有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最遠的武器只有不足300公里,要B-52突入至蘇聯境內也頗有難度。

結果單就美蘇兩國的空軍與戰略火箭軍而言,由1970年代初到冷戰結束時,仍需費盡心思,追求各種各樣避免核武庫在第一輪打擊中被一窩端的方法。這些方法大致可分為傳統載具、非傳統載具,以及特殊部署方法:

 unna史上最初機動發射ICBM RT-20P (北約代號SS-X-15),其導彈是罕有的固(第一級)液(第二級)混合火箭,並用T-10重戰車作為運輸底盤。不過由於火箭和載具相比體積過大,加上液燃火箭並不適合滿載燃料時的機動運輸,越野性能不靈活之餘,導彈故障率也很高,最後無法進入軍隊服役。當然,其研發經驗也促成日後機動發射遠程彈道導彈如RSD-10中程彈道導彈及RT-2PM(右圖)的研發。(網絡圖片)

1. 傳統載具:

蘇聯可說是最早開發出機動舉升發射載具(TEL)的國家,其短程及短中程機動發射彈道導彈在1950年代就研發出來,至1961年他們就開始研發機動發射的ICBM,不過這階段似乎也只是陸軍彈道導彈發射概念的延伸(提高突然性及規避空中攻擊),而且早期發展非常不順利,飛彈多在搬運過程中發生故障,可靠度極低,最終都失敗收場。

 RT-23彈道導彈火車的運行與發射片段。有趣的是這種導彈的頭椎其實是個氣球,發射前才充氣成形。

 

直至1970年代初期,蘇聯固體燃料ICBM開始部署(固體燃料導彈的機動優勢遠大於液體燃料導彈),加上美國空軍的轟炸機及潛艇抵近發射的威脅也日益嚴重,蘇聯雖然堅持井射作為部署主要手段,但也開始發展TEL及導彈火車作為逃避攻擊及進行二次反擊的手段,其結果就是火車發射的RT-23(北約代號SS-24)及TEL形式的RT-2PM Topol(北約代號SS-25)。由於前者可以沿蘇聯鐵路隨意移動或者進入車廠、隧道躲藏,後者更可路外隨意移動,有資料計算過,美軍即使在發動核攻擊前標定了他們(要知道這點在當時很難做到,甚至現在也有相當困難),其移動範圍也需要美軍4-10枚彈頭才可勉強有效覆蓋,其實難以有效打擊。

 3245B左上及左下圖為MX彈道導彈列車,右邊則是侏儒及其特殊的舉升發射載具(導彈拖車,正式名稱是Hard Mobile Launcher),驗證了核爆爆風來襲時車盤座地以加強抵禦破壞性爆風的能力。另外侏儒導彈也是以這個形態發射的,穩定性甚至比有千斤鼎頂著地面的TEL發射車還高,而發射前拖車頭也可以脫離規避。以上的載具是會因應國際形勢,預先離開基地或掩體在鐵路網或野外隱藏,或者在收到突襲警報後立即駛離掩體,「有咁遠躲咁遠」。Hard Mobile Launcher 的速度可達時速100公里,規避能力比蘇系的TEL更強。(網絡圖片)

 

 

相對而言,美軍70年代核三位一體中的兩位(空基、潛基)實力相當強,對陸基ICBM的機動化興趣相對仍較低,但在蘇聯核武精確度愈來愈高、有可能一舉殲滅美軍絕大部分陸上核力量之時,美軍也需要考慮如何提高陸基ICBM的生存及二次反擊的能力,而蘇聯提出的TEL化及火車發射模式也成美國其中一個考量點,其成果就是MX導彈(正式型號名是LGM-118A和平保持者,但因為原計劃名更為簡單,以下續稱MX)列車發射系統,以及至現今為止質量最小(只有11噸)的超輕型機動發射ICBM侏儒,其中侏儒的發射車甚至比蘇聯的同行有更佳的防爆風構形及更高的速度,在緊急疏散時有很大優勢。兩者在冷戰最後階段時已開始試驗或樣車推出階段,然後就迎來蘇聯解體,計劃也沒必要繼續下去了。

 MX tunnel transporter1978年進行試驗的MX導彈沙漠下淺層隧道模式,其運輸車實驗證明最快45秒即可完全起豎。其在沙漠中建設淺層隧道價格不霏,不過靈活性很高(雖然防護相對降了不少),蘇聯要對付恐怕也要消耗相當多的重型彈道。(圖片來自Secret Project Forum)

2. 非傳統載具:

在蘇聯將TEL發揚光大之時,就現有資料所知,美國曾研發過更多非傳統的部署載具(主要是給MX導彈用的),例如於五大湖區使用的LCAC發射平台、躉船半潛管發射、商船 / 特種船平台、運輸機平台發射、航空母艦額外攜帶,以及更特殊的地底列車發射等。其中尤以地底列車發射最為神奇;該方案是在沙漠中建設多條長的淺層隧道(大約只有6-10尺)並讓多架無人駕駛的導彈運輸車在內行走,一旦接到發射命令,千斤鼎即把飛彈艙升起,破開隧道頂及頂層泥土起豎,然後發射。要毀掉這種發射陣地,可就要多枚百萬至千萬噸級彈頭地毯式轟炸才成。

Boeing cru703空中發射的ICBM可說是其中一種被詳細考慮過的分散部署方法,除了由運輸機進行過驗證發射外,也可經由改裝格機甚或戰略轟炸機搭載,波音甚至設計過經由可作12小時巡航的大型無人載具搭載,並能自行降落以補充燃油,只是1980年代能否發展這種載具,頗成疑問;另一方面,以運輸機搭載ICBM,最多就可搭載兩發,而且空中發射的準確度因為重力數據不穩定,慣性導航系統及陀螺儀難以作出更準確的調控,也比空基於海基更低,誤差較大,應只可以進行二次反擊中對城市目標的攻擊。(圖片來自Defense Media NetworkSecret Project Forum )

 

然而,這些方案其實都有各自的好處,部分甚至比TEL或導彈列車更為靈活、更難在大規模核突擊中被毀。但這些方案同樣也過於浩大、部署費用異常高昂(要知道越戰令一般軍費變得相當緊絀),部分存在技術問題,而反應速度也未如理想,甚至可能引發軍種衝突。再講美軍在軍備建設上也不會選太激進的方案(主要是可靠性、可生產性及後勤性不太好),類似的激進方案談得甚歡卻也通常是最早被棄的一個。

Sea lauched ICBM AWST 1980 10 27 page 20 800x540利用海軍載具發射空軍的戰略導彈,也是當時的奇想。事實上氣墊船搭載MX導彈,除可在海上 / 大湖區橫衝以逃至安全地區,也可在陸上(平地)奔馳一段距離、停定後再發射;而船上配置也可裝在各式艦船上,也不用大規模改裝;然而氣墊船似乎只適合部署近岸及平地,而由船上直撞丟下水再在水中發射也可能令故障率提高。另外海軍與空軍在戰略武器上的鬥爭也只剛剛過去20年,拿海軍的載具作空軍的平台,不知兩軍心裏又作何想了。(照片來自網絡及航空周刊1980年10月號)

 

AFP 228 MC FMX導彈的1彈23井(左)及超集中模式(右)。兩者都應用到蘇聯彈頭爆發然後將其他來襲彈頭「自相殘殺」的概念,不過前者為部署200枝導彈及假目標,需要造4600個發射井,價格太貴了,最後還是被放棄;列根及後選擇了超集中部署模式及導彈火車模式,不過由於另一些原因,這兩種部署模式都沒有實現。(圖片來自連結1)

3、特殊井式部署:

面對雙方那些CEP 愈來愈小的核彈頭,早期那些強化彈坑就算不斷將混凝土結構強度提高,仍是沒有底。蘇聯倒沒有什麼更改的部署方式,除了將發射井抗超壓能力提升到7000psi外。反而美國空軍就顯得「各出奇謀」,例如超集中部署模式、上述講過的1彈23井模式(23個井中只有一個真導彈及幾個假目標,不定期進行移動與裝填,以混淆蘇軍衛星的偵察)等可說是其代表,以消耗大量蘇聯大當量彈頭,另外還有沙漠下自動浮升發射管、五大湖區水下發射筒、南邊部署等等。其中超集中部署形式討論得最多-多達100-120枚以上的MX導彈部署在密集佈置的強化發射井(每個的抗衝擊波壓能力達到5000或10000psi)中,每個井的平均距離只有650米不到,這距離剛好確保蘇聯標準彈頭頂多只能炸掉一個發射井,其飛散的碎片、熱氣流與強烈中子流反而會阻破壞其他來襲彈,反而起了保護其他發射井的作用;另外之前提到的多誘餌井,同樣也做了類似的密集部署。

 unna南邊部署方案是眾多非常規方案中最省錢的:基於距離最短,所有蘇聯陸基ICBM都經北極彈道由北面進入美國,若發射井可建在向南的斷崖或大斜坡下,那相當於阻擋了來犯的彈頭直擊。不過這類地形可選擇不多,局限部署地點之餘,也沒法阻擋由其他方向飛來的彈道導彈(如SLBM)。(圖片來自連結1)

不過特殊並式部署同樣也面對和非傳統載具相當的問題,例如價格太貴(要重新建設數百甚至數千個強化發射井)、靈活性與可整備性不足等,結果嘛……還是發展新載具,比徹底改變整個發射設施還是省錢得多。

小結:

單以冷戰完結為界,美蘇兩國在陸上彈道導彈的部署上可說殊途同歸,選擇了有限部署的TEL發射車和導彈火車作為部署方式。這有可能是因為在逃避核打擊及發動二次反擊上,這兩種方式都被證實相當有效且無需大幅修建相關基建設施,甚至直接使用既有交通設施即可,且靈活性及隱藏性也相當高。

4254849三叉戟二型SLBM的出現,其射程及準確度可說成為最有效的一次及二次反擊主力。加上每艘潛艇最多搭載240個彈頭,2至3艘發動攻擊已可以造成極強的二次反擊能力,亦因為這種導彈的出現,致令美軍的陸基ICBM機動化計劃變得沒那麼必需了……(美國海軍圖片)

當然,這些機動發射模式最後也未能趕及作大量部署(就算到今天,俄國幾種ICBM都是一半機動部署及一半井射的),甚至半路放棄計劃(指MX及侏儒飛彈),這和冷戰結束當然有很大關係,但同時也和以下兩方面有關:首先,兩國的導彈發射井群已很完善,保留及運用這些設施仍然有很大成本優勢;其次(也更重要)的是,空射巡航導彈的實現,以及1980年代中後期陸續出現的新式SLBM,都有10000公里以上射程及更小的命中精度,甚至可成為更有效的二次反擊載具。這點尤以美軍的三叉戟二型SLBM最為突出。其高精確度不但讓美軍放棄已經發展接近完成的MX導彈火車系統及侏儒,美軍甚至喜歡把它當作第一輪打擊的主力來用,直至今天,是為美國戰略核力量的核芯。由此可見,就算方向一致,各國陸基導彈的二次反擊模式都可能因預算、自身之強弱項及其他模式的核反擊能力而改變,且美俄兩國開創的路,並不代表其他後來者一定要循相同的路子走下去......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7-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