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玉門市導彈井—擴核、誘餌還是誤判?(衛照考察篇)

2021-07-18 11:03:12 最後更新日期:2021-07-19 15:15:13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前文內容(連結)

 

0221e1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利用最新民用偵照衛星圖片,標定出119處懷疑與發射井及控制設施有關的地點。(圖片來自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回到玉門市郊工地的實際作用問題,核不擴散研究者Jeffrey Lewis近日憑最新衛星圖,進一步印證這是一個導彈發射設施,其提出的最大證據,就是該地有一個尺寸類似飛彈發射井蓋的蓋子,同時也有一些似乎和混凝土建築有關的大型工事,當然,這幅圖及其他圖表是否就是飛彈發射井,就還有商榷的空間,後段會多作解釋。

不過即使是發射井,對一個核武國而言也不是什麼怪事,畢竟現在美俄的ICBM還是以發射井為主,而且井中飛彈若然是固體火箭推進,準備及發射速度是快得危急時理論上可在第一波攻擊彈頭落地前就發射出去,結果仍然是保有一定的二次反擊能力,對手也會有很大顧忌。

img0001E現時主要ICBM發射井的井蓋,可分成橫移式與揭蓋式,例如民兵三型(左上)及R-36M(右上)是兩種井蓋技術的俵俵者。不過要留意,由下面待拆卸的發射井可知美俄主要發射井的周邊都是水泥地結構,且地下是導彈的調試檢查設施,然而類似設施暫未有在王門市郊工地中被發現。(網絡圖片)

 

另外,基於中國現時核子力量也是英、法級別,規模有限,而現時119個發射井可能已超過現有ICBM總數,但美軍也預計中國核武器擴展速度也可能只有10年內100枚,遠沒有冷戰時代美蘇瘋狂增產的程度,故有核戰略專家估計即使有119個發射井,也不代表會部署119發導彈(主要是因為中國軍用核工業規模與產量還是遠不及當年的美國與蘇聯),甚至可能只有一個旅(12發)的導彈部署在這裏,其他109個井都是誘餌,只要不定期將導彈及誘餌彈裝填在不同的井內,就能擾亂對手偵察衛星的監視,為免遺漏只好同時攻擊所有發射井,這可能要消耗最少119枚核彈頭(保證摧毀的話可能要240枚)。

img0001CMX飛彈「一配二十三井」的部署計劃,又名Racetrack proposal。每個掩體(主要是橫著進入強化掩體的飛彈,不過美軍也同時檢討過改為垂直的發射井)相距約1公里。計劃只進行了兩年,就被剛上任的列根總統一口氣取消。(圖片來自:Missile Basing September 1981 NTIS order #PB82-108077)

 

這本來就出自前述MX導彈其中一個部署方法-以4600個導彈發射掩體 / 發射井配200枝MX導彈。只是,中國現時這種部署方式仍屬分散部署,似乎難以做到密集部署可讓對方彈頭「自相殘殺」的後果。不過如果解放軍玩另一種詭計,那美方就算攻擊所有導彈井都沒有用:由於東風41型導彈和SS-25 /27一樣,既可井射又可TEL發射,若果所有真彈全都裝在發射車上疏散,而井裏的全都是誘餌或空空如也的話……

當然,現時這大規模工事的實際作用究竟是什麼,還是無法完全確定,過去美國NSA就曾將福建土樓誤會成導彈發射井,而且這兩處工地實在太接近甘肅最大的風電場,有人還指同地區其實是仍在施工中的新大型風電場。而之所以有懷疑,除了以上原因,事實上還有以下三點:

 AFP 228A東風五型發射中。由兩圖可見發射井的滑動式井蓋,和美國泰坦二型ICBM發射井相似(網絡圖片及TheMilitaryStandard - Titan II)

 

1. 「井」的構形和過去發現的解放軍飛彈發射井都不一樣。

解放軍發展發射井要到1980年代早期,而過去發現的解放軍彈道導彈發射井主要有兩種,分別給東風5系列和東風41系列用。東風5型的發射井有點類似泰坦彈道導彈的發射井,都是長方形井蓋橫移模式,只是尾氣排放口設計在發射井兩旁,井蓋剛巧可覆蓋而已;東風41的發射井數量更少,且未有近照,衛星照片顯示它已轉成俄國的揭蓋式,但連接結構更長,看上去有點像舊式匙孔。

img0001D去年底內蒙吉蘭泰鎮附近火箭軍訓練設施中的疑似東風41飛彈發射井,井蓋外形與近日流出的王門市外工地「井蓋」差異明顯。(圖片來自FAS及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新「井」的井蓋結構,卻不單和解放軍過去的發射井不一樣,甚至和其他國家已山現過的發射井都不一樣:這井有可能是圓形或六角形,但卻有四隻凸出的角,似乎是某種固定裝置……而且在下午陽光下,還可以見到一個不小的陰影,但揭蓋式發射井幾乎一定會和地面持平,這才能保護不會被爆風掃到呢!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供給全新型號的洲際彈道導彈使用,問題卻是,就算有類似計劃,也應只在設計階段,還未見任何試射乃至零部件測試工作,現在就開建專用發射井,究竟要幹什麼?

 ef77fe6eee944c73905d4bab129f52c4東風41機動ICBM的發射車。今天機動發射ICBM的始創者Aleksandr Nadiradze大膽地採用明斯克自動車廠(Minski Autamabilny Zavod / MAZ)的6 / 8軸多軸發射車,並引入全固燃小型ICBM,才讓戰略武器機動發射成為可能。(網絡圖片)

 

2. 如果要玩Shell Game核欺騙戰略,為何一定要用井?

現時美國和俄國的ICBM部署都是以固定發射井為主,就算是俄國都還是井多於各式發射車。這多是因為兩國過去已建有多個發射井,在節省經費的前提下,當然樂於使用了(再講俄國仍保有不少大型液燃火箭ICBM如R-36M及更新的重型ICBM RS-28薩馬特,難以野外機動,更加不能不用發射井)。

相對來說,中國的遠程彈道導彈核力量發展較遲,加上一直奉行有限核反擊戰略,過去保有的發射井只有不足40個。中國的陸上核子力量更傾向使用快速疏散及機動發射的模式或車井並用(東風41有可能就是車井並用),一個強化發射井(及相關設施)的成本,可能比一架TEL發射車還要貴,但發射車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隱藏性,若有足夠財力,你會選擇造120個會動的發射車,還是建120個不會動的發射井?更有甚者,現時美軍的MIRV彈頭精確度已達100米 CEP之內,地爆模式下幾乎沒有發射井(或人類製造的結構)可抵禦,但躲至足夠距離的發射車可仍有機會呢!

另外限武組織及美國國防部報告亦已承認,截至現時為止在國際關係不太緊張時,解放軍陸上ICBM的彈頭與導彈是分開放置的,至戒備狀態升級時才會裝上彈頭。在這種情況下,在室內把彈頭裝上發射車上的導彈,比在郊外裝入發射井中總要方便些吧。

img0001B新的玉門「發射井」圖片,雖然有類似發射井井蓋,但相片疑點重重,例如井蓋是凸起的(藍箭所示);原則上應是強化水泥澆注的地方更像一艘的土堆,且還崩了一點(黃箭所示);而且整個平台更像是斜的(紅箭所示)。(圖片來自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

 

 

3. 圖片是否能斷言這是飛彈發射井?

由七月初開始發佈的照片,到最近Jeffrey Lewis所公報的新照片,均顯示正在施工中的工事真的有些具備飛彈發射井的特徵,不過若比較酒泉地區火箭軍訓練基地的建築群,又會發現很多地方有差異,玉門「發射井」工事也欠缺很多酒泉發射井出現的要素。

SATE2左圖是FAS所公開內蒙火箭軍訓練設施中疑似發射井結構的預製零件,但在玉門市郊現時展示了衛照的工地上,除見到坑及一堆疑是待回填的土堆外,還未見任何類似零件。(圖片來自FAS及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首先,就以7月13日的最新照片判斷,前述的井蓋真的有點怪,但更怪的是平台。美俄導彈井周邊範圍主要是相關設施及導彈調試的工作間,應該也是混凝土建築,但……玉門發射井周邊更像「封土堆」,甚至有一角是「崩了」的!而由陰影判斷,地面平台都是斜的。一個傾斜的發射井平台???另外,現場工地並沒有發現一般發射井都會有的控制人員地下起居及操作工事痕跡-要知道每個井都由中央控制不是不能,卻很容易出現給切斷控制管線而無法操作導彈的危險;事實上,部分較清晰的工地照片顯示,坑是挖了,充氣帳棚也撤走了,但卻未見有發射豎井,更未見之前酒泉基地興建訓練發射井時所堆積的井壁結構,那究竟這些「發射井」實際上是什麼工程呢?

俄國RS-28 重型彈道導彈裝填及試射情況。由於裝填車是極重型車輛,進入裝填區的道路及泊位都需要預留很大空間與地面強度。

 

Jilantai silo ed1 768x375左圖為內蒙吉蘭泰鎮附近火箭軍訓練設施中的疑似東風41飛彈發射井,有水泥道路且有更大的轉彎處,讓裝填車可掉頭以尾部迎向裝填位。相應地,右邊玉門市外工地設施就未見到類似道路結構,且離主路較近,裝填車要調頭駛進來也似未有足夠空間。(圖片來自FAS及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其次,如果真是玩SHELL GAME欺騙戰略,那就需要重型的裝填車定期來回裝彈與卸彈,這些可都是重型車輛,需要有頗闊的強化路面、足夠的轉彎位置給裝填車倒車駛入,及更堅實的水泥路面平台,用來頂著裝填車接近一小時的裝填作業,然而現在已完成的工事都未見轉彎位及裝填平台工程,而連接道路對於裝填車的出入似乎都比較勉強。若這些設施最終還沒有出現,那莫講玩SHELL GAME的效率還是頗受影響,連平時正常的裝填作業都會出現很大困難。

 

 

SATE1一張被指為玉門市發射井群指揮中心的照片,顯示似乎有地下建築結構,深度約三層樓高,但未見類似潛艇耐壓殼的抗衝擊圓柱型結構,而且其大小其實很像極高電壓變壓站(右圖為玉門市風電場的變壓站)。大型變壓站很多建築都是地下化的,而且深度同樣不低,中圖是數年前成都市郊一個曾發生勞資糾紛的超高壓變壓站的地盤,目測由地面到基座接近四層高。 (圖片來自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

 

再講,就算非發射井的建築工地有地底工事,也不代表必定是軍事設施:事實上也有很多電力設施,例如極高壓變電站,就有不少地下化工事。若單靠挖地來判斷是軍事工程,也未免太武斷。再講,如果這些地下工事是涉核武的軍事工程,怎會面對衛星拍照也無所遮掩?要知道解放軍就算是軍迷拍攝軍艦及新戰機,只要不是太離譜,也未必有後果,但一旦涉及軍事核設施,那就是另一回事。如果真是地下指揮中心之類,要建築時大可也張開之前「建井」那種巨型充氣帳棚,等泥土全部回填後再行移走即可;讓地堡工事在衛星面前任拍,那不是讓對手們知道怎樣用常規武器進行打擊?

DJI ss玉門市外其中一處工地,工作棚已移走,但也只見似乎未挖出垂直發射井的大土坑。事實上巨型風電場的風電機,在製作混凝土地基及巨型風車連接位置上,的確與導彈發射井相似。(圖片來自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H4a Windenergie B.V. / Coöperatie Zuidenwind及玉門市政府)

 

後記:雖然有跡象顯示這是和火箭軍有關的軍事工程,但細心分析,證據仍不充分,且和過去火箭軍的部署方式(發射井多在群山中 / 機動發射車隱藏於山區中的地下工事)迴異。要確定它們究竟是什麼,很大機會要等半年以上,屆時才能知龍與鳳,才可談論其結構、防護能力、防護策略,以及可能涉及的核戰略改變。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7-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