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打香港 其實是要打大陸

2021-07-21 12:00:26 最後更新日期:2021-07-21 12:15:22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107211Twitter/JoeBiden 圖片

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在上周就香港的商業風險發出「警告」,提醒美國企業香港的情况正在惡化,美國企業在香港開展業務的風險正愈來愈大。

其實,美國政府發出的是一份「業務顧問」報告,英文是Hong Kong Business Advisory,題目為Risk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Businesses Operating in Hong Kong,發出的政府部門包括美國國務院、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土安全部。這種官方文件不是行政指令,也不涉及美國政府要求在港美國企業要做些什麼;顧名思義,「業務顧問」報告只是「提點」在港美國企業要留意什麼風險,其實說不上是「警告」!

針對「中國風險」,美國政府不時都會發出「業務顧問」報告,上周二美國貿易代表署就要求美國企業,注意供應鏈中有沒有涉及新疆產品,因為美國已經禁止使用新疆「強迫勞動」的製成品。

至於針對香港而又有實際影響的文件,始於2020年7月14日前總統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3936),對香港實施一系列制裁,而其法律基礎則來自《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及《香港自治法》;到2020年8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11名香港和內地官員(香港佔7人);同年8月1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公告,表示香港出口至美國的商品禁止標籤為「香港製造」,必須把標籤改為「中國製造」;同年8月19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已通知香港,暫停或終止美國與香港3項雙邊協議,包括罪犯引渡移交、轉移被判刑者以及國際船運所得收入雙重課稅寬免協議;其後,再有多名香港和內地官員被列入制裁名單。

沒直接「打殘」 但長遠有「陰乾」作用

事實上,美國對香港的制裁行動以政治為主,針對的主要是政府官員,對經濟和金融的打擊並不大,影響亦非常有限,但卻令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前景增添不明朗因素。美國出手並沒有直接「打殘」香港的經濟,但長遠卻有「陰乾」作用,目的是要動搖國際社會對香港經濟前景和營商環境的信心。

美國對香港進行各種打擊,目的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各項制裁措施是為了影響香港服務內地企業的能力,希望長遠切斷大陸企業的資金來源。換言之,美國施壓的對象是中國,制裁或對香港發出各種警告,也是為了測試北京會作出什麼反應。

受美國制裁一年之後,香港受到的打擊非常輕微。以貿易為例,美國對香港出口徵更高關稅,但香港出口美國數量甚低,反而香港進口美國貨數額龐大,並為美國帶來龐大貿易盈餘(參考過往數據,每年約300億美元)。轉口貿易方面,香港對美國出口絕大部分是中國內地的轉口貿易,由於美國徵關稅時採用原產地規則,這些商品原產地為中國內地,香港這部分出口本來就適用了高關稅,並不能享受美國給予香港的優惠待遇。

至於限制香港進口美國高科技產品,同樣是「姿態多於實際」,因為香港從美國進口高科技產品的類別本來就有限制,而且美國通常都有附帶條件,例如不允許轉讓和出口。

對大陸整體經濟發展影響不大

美國制裁香港會增加大陸企業的成本、減低市場融資的便利程度,但對大陸整體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影響並不大。目前中美對抗氣氛嚴峻,但拜登上台之後,仍有7名共和黨參議員聯名致函,要求拜登結束特朗普年代對中國和歐洲發起的貿易戰,並減低其帶來的傷害(註1)

彭博在今年初的一篇分析中指出,特朗普在2018年發動對華貿易戰,聲稱可扭轉美中貿易逆差,但2020年美中貿易逆差不減,反增至約3000億美元,美國企業大部分仍留在大陸,評論認為美國並沒有在貿易戰嘗到任何甜頭(註2)

拜登對華政策 更強硬卻更有技巧

特朗普爭取連任失敗之後,曾有評論憧憬拜登政府會「調整對華策略」;調整是有,然而結果是拜登對華政策變得更強硬卻更有技巧:跟他的前任一樣,拜登確認中國是戰略上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在安全、軍事、經濟、貿易和科技領域,拜登都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甚至加強了力度。特朗普強調美國第一、疏遠跟傳統盟友的關係,拜登則重整跟歐洲、北約等的合作,並試圖組成一個「全球民主國家聯盟」,把更多國家拉到美國一邊跟中國對抗。

科技方面,拜登政府的對華限制措施甚至比特朗普更嚴苛。今年2月24日,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讓聯邦機構對半導體、稀土、電動車大容量電池、藥品等美國關鍵原材料的供應鏈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到6月8日審查報告出台,指中國在上面4個領域採取之措施不符全球公認的公平貿易慣例,報告建議美國建立一個「供應鏈貿易行動小組」,針對美國政府所指不公平貿易進行執法行動。

貿易方面,拜登政府還沒有表示要取消特朗普政府時期對大陸產品徵收的關稅,貿易代表戴琪甚至表態,要繼續用「高關稅」對中國施壓。

可以說,拜登政府大體上延續了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某些領域對抗的力度甚至更大,例如6月初的一項行政命令把更多大陸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美國人投資的大陸企業總數達到59家。唯一令人「意外」的,是拜登撤銷了特朗普政府對TikTok和WeChat的禁令,但所謂撤銷並非雨過天青,其真正目的是為了爭取時間制定更巧妙的措施,待稍後再推出禁令時,禁令能經得起法律挑戰。

雖然在不同政策領域上,華府對中國都表現出更強硬的姿態,但至今為止,拜登政府仍然沒有提出過一套完整的對華政策綱領。雖然沒有全面及明確的政策,但正如「美國之音」一篇評論所言:「美國國內包括政界、知識界和公共輿論在中國的立場上,已經形成了高度的共識,即……中國的威權主義模式正在給美國構成自二戰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和威脅。」(註3)

保持外資信心 是港府對國家最大貢獻

要削弱中國的實力,從香港入手可以打擊大陸的融資能力(最近大陸多家企業都暫緩或放棄在美國上市,香港成為了境外上市集資首要市場),也可以打擊北京的國際聲譽(不信守一國兩制承諾)。保持外資對香港的信心,應是特區政府此時此刻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註1:Laura Davison, Republican Senators Urge Biden to End Trump-Initiated Trade War, Bloomberg, 2021年7月1日

註2:How China Won Trump's Trade War and Got Americans to Foot the Bill, Bloomberg, 2021年1月11日

註3:林楓:〈對抗或是對話?美國對華政策與共識是否出現變化?〉,「美國之音」,2021年6月27日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07-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