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現代科技解決不了的幾千年難題

2021-07-28 11:38:14 最後更新日期:2021-07-28 12:35:34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107281三門峽水利樞紐(《新華網》圖片)

一個「老套」但仍然不得不問的問題:科技都那麼進步了,為何肆虐幾千年的自然災害,如大旱、洪澇、大山火等,人類仍然無法應付?災禍一到,為何我們依然束手無策?

河南最近水災災情嚴重,早前官方公布71人遇難,救援工作仍在繼續。在重災區鄭州市的京廣路,隧道救援人員到上周末仍在不斷抽積水,當地市民指事發時隧道內仍有幾百輛車,估計死亡人數或會繼續增加。

每年夏季,內地都會發生大小洪災,內地氣候專家稱今年河南的特大災情是「千年一遇」,換言之是「防不勝防」!「百年一遇」的說法,都是近20年大洪災之後經常聽到的「解釋」,這次是「千年一遇」,就更顯得是「無法預見」、防無可防的了;到底是否如此?

內地對極端天氣的預警和監控工作向來都很認真,但即使如此,過去30年內地因氣候變暖趨勢日益明顯,部分地區先後出現氣候異常事件,如華西出現罕見高溫乾旱天氣,東部地區則幾乎每年都出現超強颱風,華北則曾經發生過長達5年(1999至2003年)的乾旱少雨。

2007年內地跨部門文件:科研應對氣候變化

2007年6月,科學技術部、國家發改委等合共14個部門聯合發布了一份《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文件,提出「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應對氣候變化,把科技工作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全面提高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能力」。

報告又提到,國家「先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科技項目,重點研究了全球氣候變化預測與影響、中國未來生存環境變化趨勢、全球環境變化對策與支撐技術、中國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

從2007年至今,內地的科研力量和投入科研的經費都有大幅增長,但為何對於氣候變化帶來的天災仍然顯得「無能為力」!

海綿城市耗巨資 為何無法頂住極端天氣?

事實上,在河南洪災中受重創的鄭州,2016年就成為省內海綿城市試點,內地網民便質疑,建成了海綿城市,為何內澇還如此嚴重?花的錢是否「打水漂」了?

資料顯示,鄭州在2016年入選河南省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2018年1月《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正式對外公布,根據規劃,到2020年鄭州將投入534.8億人民幣建設海綿城市項目。

內地媒體引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指,從生態資源保護,以及應對小型自然災害來講,海綿城市都是有作用的,但是面對極端天氣,它的作用有限。專家還說,海綿城市是為了解決設防標準以內的降雨產生的內澇,無法應對此次鄭州的超大降雨(註1)。

上面提及的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已經說明,要「把科技工作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但內地建設的海綿城市顯然沒有把氣候變化中極端天氣的因素考慮入內,結果大筆投資是放進去了,一場大洪水卻把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海綿城市的概念是在2012年「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上首次提出,其概念是透過屋頂綠化、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方式,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技術措施,令城市如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抵禦自然災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彈性處理」方法。

2015年國務院公布《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別在2015、2016年確定兩批共30個海綿城市試點名單,給予這些城市專項資金補助。單一個鄭州市就花了500多億人民幣搞海綿城市,30個城市加起來大概就是過萬億人民幣的大投資項目,為何它們仍無法頂得住隨時來襲的極端天氣?投入的巨資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

香港經驗可供借鑑?

鄭州特大災情引起全國震驚,網民議論紛紛,除了質疑「海綿城市」的作用,也有媒體呼籲要學習其他城市的經驗,其中包括香港。BBC刊出文章,指香港經驗可供大陸借鑑(註2)。

文章指香港在颱風、暴雨和其他天氣警告之外,保安局還制定了《天災應變計劃》,從災前準備、受災期間應變到災後善後,從政府部門到公用事業的角色和責任,均清楚列明。除此之外,政府還進行了各種防洪工程,包括渠道梳理,以及在港島西的巨型雨水隧道工程,都有助地面洪水往地下流,減少水浸威脅。

經過幾十年努力,香港在應付颱風來襲可謂「經驗豐富」。發展局的資料顯示,隨着全港多個主要防洪工程計劃相繼完成,香港至2019年3月已消除了共125個水浸黑點,成績確實值得「被借鑑」。然而面對極端天氣,香港防洪措施也需「與時並進」、不斷升級,因為舊的防災標準已不足以應付當前的「極端情况」。

據天文台特殊降雨日數的紀綠,香港在1961至1990年、1971至2000年、1981至2010年及1991至2020年的4個30年間,每年降雨量大過或等於50毫米,以及大過或等於100毫米的平均日數,主要呈上升趨勢。以降雨量大過或等於100毫米為例,由1961至1990年的每年平均為3.3天,增至1971至2000年的3.7天,到1981至2010年已增至3.97天,1991至2020年更增至4.17天(註3)。天文台也指出,極端降雨會愈來愈頻繁,以往天文台一小時錄得的雨量,每數十年才創一次新高,但近年已屢破紀錄。

舊防災標準 不足應付當前「極端情况」

香港經驗是否可為鄭州借鑑?從降雨量看,事發幾天鄭州雨量以小時計曾達201.9毫米,差不多是香港黑雨(70毫米)的3倍,以這樣的雨量,香港是否又可以頂得住?香港防洪工程成績不俗,但應付的只是上世紀年代的氣候,現在遇上的是愈來愈頻繁的極端天氣,香港的防洪和其他氣候變化防禦工作(例如港鐵、隧道、沿海建築保護)是否都要大幅提高安全標準?近幾年先後有颱風天鴿和山竹來襲,都把香港搞得滿目瘡痍,顯示我們的天災防禦工作已顯得力有不逮!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期發表的報告,過去半世紀對人類生命和財產損失造成最大的自然災害,大部分都和水有關,包括嚴重的乾旱、暴風雨、洪災。這個月先有德國、荷蘭等地,然後中國河南鄭州、近幾天的英國倫敦,都發生嚴重水災。WMO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50年「天氣、氣候和水相關危害」佔了全球災害的50%,要為「所有報告死亡人數」的45%、「所有報告經濟損失」的74%「負責」(註4)!

當大家誇誇其談認為現代科技近乎無堅不摧,但面對歷史上威脅人類生命財產最古老的威脅時,現代科技依然無能為力,到底我們的科研目標是否走錯了方向?

 

註1:見〈鄭州內澇是海綿城市失效?看專家怎麼說〉,人民網,2021年7月23日(bit.ly/3zDORtX)

註2:見〈河南水災:城市災難應急管理模範生香港可否被借鑒?〉,葉靖斯,BBC中文網,2021年7月23日(bbc.in/3y7Rp3e)

註3:天文台「特殊天氣現象統計資料」的「降雨日數」部分(bit.ly/3x83bcH)

註4:見〈與水相關危害在過去50年發生的災害中佔主導地位〉,世界氣象組織,2021年7月23日(bit.ly/3zF3j4N)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07-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