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 40%野生鹿有冠狀病毒抗體

2021-08-06 13:42:25 最後更新日期:2021-08-06 17:57:28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1280px White tailed doe odocoileus virginianus standing alertly in low brush and looking白尾鹿(學名:Odocoileus virginianus)是空齒鹿屬的一種,是北美洲最小的鹿種,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鹿之一,從加拿大東部森林,到美國東部森林、佛羅里達半島、墨西哥、中美洲國家,到秘魯北部都有其踪影。(維基百科資料及圖片)

據美國《國家地理》本月3日的報道,一項由美國農業部進行的,針對野生白尾鹿(White-tail Deer)鹿群爆發新冠病毒(SARS-CoV-2)狀況的調查顯示,從今年第一季所獲得的野生白尾鹿血液樣本中,發現有 40%的樣本檢測到有新冠狀病毒抗體。

螢幕截圖 2021 08 06 下午2.54.28相關報道在《國家地理》網站的擷圖

白尾鹿是一種生活在美州的常見野生物種,除阿拉斯加以外,美國各州都有白尾鹿,數量達3000萬頭。美國農業部(USDA)的該項調查分析了過去十年在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四個州獲得的600多頭白尾鹿的血液樣本,發現在今年 1 月至  3 月期間獲得的 152 個樣本中, 40%有新冠病毒的抗體。而且,在2020年1月獲得的樣本中,也有3個樣本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抗體。

不過,當研究人員測試 2019年至2020年1月之間,從一個包含更多州份獲得的樣本庫中收集的 239 個樣本時,則只有一個樣本對新冠病毒抗體呈陽性。美國農業部表示,單個異常值幾乎肯定是假陽性,因為那個樣本的抗體水平非常低。

研究人員還發現,接觸病毒的情況似乎因地點而異。在上述的四個州中,密歇根州擁有新冠病毒抗體的白尾鹿的比例最高,為 67%;其次是賓夕法尼亞州(44%)、紐約州(31%)和伊利諾伊州(7%)的樣本顯示抗體。研究稱,帶有新冠病毒抗體的白尾鹿也集中在特定的縣,美國農業部的調查顯示,在採樣的 32 個縣中,只有約一半的縣的樣本中找到新冠病毒抗體。

報道指,新冠病毒抗體存在於白尾鹿的血液中,意味著牠們很可能已經在野外感染了新冠病毒,並在牠們的免疫系統中產生了免疫反應。但這些野生白尾鹿似乎都沒有生病,可能是無症狀感染。

野生動物或成為新冠病毒的儲存庫

報道亦指,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感染實驗中證實白尾鹿容易受新冠病毒感染,而且牠們可以將病毒相互傳播,但科學家直到現在才知道感染可以在自然界發生。之前,證實能在野外感染新冠病毒的唯一物種是水貂,而貓、狗、水獺、獅子、老虎、雪豹、大猩猩和美洲獅都曾發生過在圈養或動物園中爆發病毒感染。

美國農業部書面回應《國家地理》的查詢時表示: 「動物將 SARS-CoV-2 傳播給人類的風險仍然很低」,但目前對白尾鹿的調查結果表明,「在美國的野生動物中已經建立了新冠病毒的二級儲存庫(secondary reservoir)」。參與了美國農業部這個調查項目的堪薩斯州立大學學者Jüergen Richt則對《國家地理》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在其他物種中傳播,它可能會繼續進化,可能會使其變得更嚴重或更容易傳播,從而破壞了抗疫以來所作出的努力。

目前,研究人員懷疑白尾鹿是被人類感染的,但鹿究竟是如何接觸到病毒的仍不確定,推測的感染途徑可能包括圈養活動、生態旅遊和狩獵活動等,白尾鹿也可能是通過受污染的廢水或接觸水貂等其他受感染物種而感染。研究人員也不知道這些白尾鹿是在他們之間還是在其他物種之間傳播病毒。

未知鹿把病毒再傳人的機會有多高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對白尾鹿有任何不利影響,也不知道牠們感染後會否再把病毒傳回人類。

美國農業部表示,獵殺白尾鹿的人面臨的風險並不高,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人類可以通過食用受病毒感染的野生獵物肉感染新冠病毒病。美國農業部也沒有更新的目前關於食物加工的指引,只是強調現有衛生的建議,包括正確烹飪和儲存肉類,以及清潔和消毒所有刀具、表面和設備。

美國農業部這份調查報告的預印本已發布到生物學資料庫BioRxiv的網站上。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21-08-0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