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戰略嚇阻靠決心 不看起頭看結局

2021-08-24 22:30:49 最後更新日期:2021-08-27 10:50:28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unnamed編按:1975 年西貢淪陷、南越政權滅亡而美國剩餘人員匆忙逃離的場景,再於46年後出現,同樣地,也對作為西方陣營的老大哥的威信帶來一次重的打擊。(Twitter截圖)

 

美國在阿富汗嚴重挫敗,除對其盟友產生嚴重心理衝擊,更挑起全球戰略安全學界嚴肅辯論,到底美國戰略嚇阻能力是否受到減損,其支持盟友承諾安全之大國信譽,是否亦因此動搖,各方說法產生嚴重落差,判斷取向更是見仁見智;針對戰略嚇阻議題,在此提出下列數點分析,提供讀者參考,並請先進不吝指正。

首先必須指出,就政治情勢發展以及權力架構變化來說,基本上戰略嚇阻是希望維持現狀,而非希望透過軍事恫嚇去迫使對手主動改變其行為。換言之,嚇阻(deterrence)是希望對手「不要去採取某些行動,以免遭致嚴重後果」,其並非威迫(compelling)對手,希望其「去採取某些行動,否則將遭致嚴重後果」。

61DE3G編按: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國為救以色列,不惜發動Operation Nickel Grass空運作戰,直接將大量儲備甚至現役的軍事裝備甚至戰鬥機以運輸機運往以色列,裝備一下機就立即派給後備部隊或作為前線部隊的補充,然後立即投入戰場,可見美國對以色列的戰略承諾絕對不是講笑的。這主要是因為以色列是西方陣營在中東 / 近東地區唯一可靠的戰略盟友,且意識形態又接近。(網絡圖片)

 

所以單純就軍事面向來說,戰略嚇阻不是企圖積極地改變當前情勢(status quo),而是明確地表達希望能夠維持現狀,無意透過軍事手段,採取任何戰略攻勢作為,顛覆現有權力架構與政治版圖;所以就軍事對峙狀態來說,維持戰略嚇阻亦是在向對手表達,本身並無意願透過軍事手段挑戰對方,希望能夠維持既有和平穩定狀態。

Poland WLP F 35A Schedule MNO編按:波蘭在軍事上已開始與美國全方位靠近,既購買M1A2坦克,又購備F-35A戰鬥機,甚至容許美國在境內建神盾反彈道導彈站,明顯是以美波軍事關係向俄國進行戰略阻嚇。以波俄關係及歷史而言這無可厚非,但波蘭政府在其他議題上也處處與俄國為敵,甚至主動損害俄德關係,實屬有點不智。(網絡圖片)

 

不過就整體來說,在軍事面向上維持戰略嚇阻,並不代表在其他政治、外交、科技、經濟、商貿與文化面向上,願意承諾不與對手產生競爭、對立與衝突。換言之,在軍事以外之其他戰場與戰線,各項權力鬥爭與積極擴展版圖,絕對並未提出任何止戰休兵承諾。

所以當吾人談到戰略嚇阻時,必須明確思考,究竟其範圍是僅止於軍事面向,抑或是全面停止交鋒,有意降低敵對狀態,在軍事採取嚇阻手段,其實並不能證明政治上會尋求和解,但亦不能認為會擴大對立與矛盾,此兩者意涵差距甚大,同時亦經常遭人混淆無法分清。必須牢記軍事上略嚇阻,只是希望在軍事面向,透過可信嚇阻能力,期能停止軍事衝突解除危機,降低發生軍事摩擦可能性。

SADDA編按:冷戰時的戰略阻嚇,無疑是近代最成功的。可以幾乎無法攔截的方式摧毀對方國家,並保證誰先發動攻擊都無法根除對方的核威脅(最終就是大家都被對方摧毀的相互保證毀滅 / MAD),同時為親密盟友提供核傘保證,可說確保冷戰兩大陣營最終都沒有爆發威脅人類存續的核子戰爭,為世界整體而言帶來50年以上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圖為冷戰時蘇聯最強戰略核武器R-36(北約代號SS-9)及其改良型R-36M(北約代號SS-18).....(網絡圖片)

 

其次就要理解,戰略嚇阻能否發生效用,必須同時取信對手、所支持盟友以及國際社會旁觀者。戰略嚇阻要讓對手選擇不去採取特定軍事作為,透過軍事行動運用武裝衝突,解決各項矛盾,重組權力架構與政治版圖。但對於獲得政治保證與安全承諾當事者,亦就是戰略嚇阻所支持盟友,亦要讓其能夠產生信心,認為強權大國講話能夠算數,未來不會遭致背叛與出賣。

戰略嚇阻亦要能夠取信於國際社會其他旁觀者;強權對於盟友所提出安全承諾與政治保證,能否受到國際社會其他旁觀者尊重與認可,將決定戰略嚇阻各項作為合法性與合理性,所以當透過戰略嚇阻,希望能夠解除軍事危機狀態,儘管仍然會有可能存在軍事對峙狀態,但對於國際社會其他成員來說,至少是能夠獲得區域穩定和平,使其對未來發展能夠有所預期,從而化解許多懷疑與臆測,因此亦須加以重視,才能確保戰略嚇阻能夠具備可信度。

ETQ GZNXkAMRRtg編按:北約的集體防衛政策,寫得是相當明確,即成員國一受襲,其他成員國必須協同防衛。在冷戰期間這有其必要性,但冷戰之後部分新加入的東歐成員國對俄國採取相當強硬的態度,甚至在烏克蘭和白羅斯危機期間,透過北約軍演來刺激俄國,這亦讓北約陷入相當被動的局面。(圖片來自連結)

 

再者就是儘管人各有命,每個政治實體條件都不相同,因此確實不可從某個當前實際案例,就斬釘截鐵地類推出他方未來必然就會面臨相同命運。不過反過來說,吾人亦不能完全否定,其他對象亦會在面臨挑戰與危機時,遭致相同後果,甚或是命運更為悲慘之可能性。換言之,吾人不能因為東家失火無人救,就認定未來西家失火必然也會無人救,但亦不能斷言日後西家失火,絕對不會是無人前來救助,其下場還有可能會更糟糕也說不定。

此外當戰略嚇阻失效,對手就是不信邪,下定決心採取軍事手段,來改變政治現狀與軍事對峙態勢時,讓戰略嚇阻支票必須面臨兌現關頭,強權是否要以軍事手段應對,表達力挺盟友立場,顯然就是在考驗其政治決心。

vbkphkvwc1e71編按:無可否認,美國仍然有地球上最強的海軍與空中打擊能力,讓其有極為強大的戰略威嚇能力,這也是對很多盟友最大的保證。圖為B-2與更小巧、當未公開的B-21戰略轟炸機之間的比較。(圖片來自連結)

 

吾人必須注意到,就算是存在任何政治承諾或是條約義務,在面臨嚇阻失敗,對手就是要動武時,強權是否要進行軍事干預,支持盟友協助其防禦,還是要透過既定決策程序,整個過程還是會充滿變數;從戰略嚇阻轉換到實際軍事干預行動,並沒有百分之百保證承諾支票必然兌現效力。

 儘管華盛頓在阿富汗遭到挫敗,威望大受打擊與顏面因此無光;但美國畢竟還是個強權大國,要是盟友對其仍然具有信心,亦認為華盛頓會信守諾言,而其所嚇阻對手亦不敢輕舉妄動,此時其戰略嚇阻效力應當不至於因此減弱。

最後就必須嚴肅點破,世界情勢總是在動態變化,各個政治實體身價亦是在不斷起伏,在盟友眼中身價隨時有漲有跌。當戰略嚇阻失敗,必須透過軍事攤牌真正兵戎相見時,才開始知道安全承諾與政治保證,到底可信不可信。

 

Europe1914編按: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所組成的兩個國家陣營對壘的聯盟制度,也是一種對對方的戰略阻嚇,然而這種戰略阻嚇卻促使不同陣營鬥快動員,趕在對方集結完成前先完成主動攻擊的準備,反而令原有阻嚇構思根本沒法實現。(圖片來自連結)

 

誠如前述,戰略嚇阻靠決心,面對軍事危機願意進行軍事干預,並不代表就可以馬上解除危機,要檢視國際社會盟友身價,就要看大國強權願意付出多少,能不能夠堅持到底。因此在戰略嚇阻失效,真正發生武裝衝突後,所有參戰各方都不斷地付出代價,透過軍事行動不斷加碼,讓整個戰略精算天平就會逐漸產生推移效應,而原先透過戰略嚇阻來維繫和平穩定,再不實際進行戰爭衝突下,支持盟友所能獲得並能鞏固之國家利益,卻無法因為戰爭而水漲船高增加收益。

隨著戰事逐漸拖長,在國家利益損益表上就會產生數值變化,但支持盟友投入戰爭所能預期獲得之利益,逐漸不敵支應戰爭軍事作為所必須付出代價時,自然就會逐漸侵蝕繼續作戰之政治決心。

19b65cd493388e78889edf66f935bdc1編按:美軍在阿富汗其實損失部隊不多(2500人左右),真正失敗的原因在於投入過多資源,自已吃不消之餘又對局面沒有辦法可言,既抑制不了塔利班,也搞不過無能的阿富汗前政權,更奈部落勢力不可,放任阿富汗前政府自生自滅幾乎是「止蝕」之舉。(網絡圖片)

 

無法以快刀斬亂麻態勢解決衝突,搞到戰場上師老兵疲,國內民眾厭倦不願支持時,自然就會讓情勢逆轉,原來對盟友所提安全承諾與政治保證亦會隨之變質,所以光是在危機初期願意下達決心進行軍事干預,其實是絕對不夠取信於盟友,還要看能不能撐到最後,這就是評析戰略嚇阻是否可信時,要強調不看起頭看結局真正原因。

所以美國對國際社會各個盟友所提安全承諾與政治保證,其信譽到底可靠不可靠,到最後各方不僅是要問,危機發生時美軍會不會現身援救,更要問的是就算美軍參與戰爭,到底能不能撐到底,會不會始亂終棄,最後撒手不管將情況搞到更悲慘?

16s40p0rp44s49s9o0ro881n314315s4編按:據稱台灣將出資70億美元特別預算,用以研發及生產各類型戰術及遠程攻擊導彈。此舉無疑是在原有美軍可能出兵干涉台海戰爭的情況下,再加強自己的戰略阻嚇能力。不過不說這點錢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不斷增強自己的戰略威嚇能力,但無法(也無興趣)借此轉化為兩岸交往博奕中對自己有利的政治籌碼,足可見部份人的「政略」也十分不足呢。(網絡圖片)

 

吾人必須牢記,戰略嚇阻只能獲得暫態和平與穩定,要能夠解決矛盾,獲得恆久狀態結果,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去面對。問題要靠本身解決,死結必須由自己打開,沒有任何強權大國可以成為永遠靠山,國際政治上沒頭沒腦地選邊站,並且躲在強權大國身後面,其實是從根本上否定自己存在價值,亦是替本身未來死刑提前做出宣判!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8-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