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澳洲下代潛艦動力由常轉核 玄機何在?

2021-09-16 19:20:3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9-18 13:44:55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20100924ran8109938 117編按:現役及首級澳洲自行建造的潛艇哥林斯級,其母型為瑞典的西約特蘭級潛艇,不過由於是首次造潛艇,建造和早期服役都問題頻出,不但每條艇平均都要造七年,且妥善率也不高。(圖片來自澳洲皇家海軍官網)

澳洲預備替換目前服役中之柯林斯(Collins)級潛艦,並將下一代潛艦命名為攻擊(Attack)級,這個造艦計畫周三在美國、英國以及澳洲三方高峰會後產生重大變化。依據媒體報導,在經過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以及澳洲總理莫里森共同會商後,三方決定要加強在印太地區安全合作關係,並將其取名為AUKUS合作機制,而其中最具體項目就是提供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艦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當然此等媒體報導必然又要是牽扯上中國大陸,聲稱此等安全合作關係就是要對抗北京在此地區內日益增強之影響力。儘管前述三個國家政府領導人在會商時,對外發言都未提到中國大陸,同時拜登政府官員在對外正式宣布三國高峰會議結果前,特別對媒體先進行簡報,亦聲稱此項合作關係並非用來反制北京,但是媒體還是將此項結盟關係的發展,刻意與臺海以及南海情勢相互聯結。 

 Australia Submarine Size Chart 940編按:當年參與澳洲次世代潛艇計劃競標的三種先進潛艇(下三種),分別是短鰭梭魚(法國)級、214型潛艇(德國)及蒼龍級改良型(日本)。原本還有加大型哥林斯級及瑞典的A-26型競標,但後兩者在2015年就退出投標了。基於短鰭梭魚是法國梭魚級核動力潛艇的常規版本,原型排水量達6000噸,所以是參與投標中體積最大的一型潛艇。(照片來自Hisutton網站)

但就目前整體國際社會氛圍來說,若是堅持聲稱此種指向印太區域之安全合作關係,與中國大陸崛起完全無關,那就確實會顯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所以不論三個國家政府官員如何刻意撇清說明,到最後與媒體報導以及專家學者評論,必然就會變成各自表述沒有交集,而且也根本無法取信於北京,更無法讓中國大陸對此等發展態勢完全放心釋懷。 

澳洲政府最先是透過2009年國防白皮書,對外正式宣布預備籌獲此級潛艦;在最初開始規劃替換柯林潛艦,並且順勢擴張澳洲海軍潛艦部隊兵力規模時,共計有四種投資建案設計構想:直接購買其他國家既有之軍用規格現貨產品(MOTS:Military-Off-The-Shelf)、依據澳洲海軍本身作戰環境與任務需求設計修改軍規現貨、以柯林斯級潛艦為基礎改良精進作為新潛艦架構,再加上完全新起爐灶重新設計全新構造型式等四種方案。 

不過本型潛艦發展案真是好事多磨,從阿博特(Tony Abbott)政府2015年開始從日本、法國與德國相關潛艦製造商中開始評選商家造艦開始,到2016年4月26日特恩布爾(Malcolm Bligh Turnbull)宣布由當時法國軍工產業DCNS(後來重新改組成為目前之法國軍工產業Naval Group),以法國梭魚(法語:Suffren/英語:Barracuda)級核潛艦為基礎,專門為澳洲所量身打造修改設計之短鰭梭魚(Shortfin Barracuda)級獲選;但顯然該型潛艦設計並不理想,因此並未順利開工執行,但澳洲與法國仍不斷進行協商,並奮力突破各項技術驗證關卡。 

 barracuda trial5編按:法國蘇夫倫級潛艇首艦蘇夫倫號。要留意的是法國新世代核潛艇計劃雖然命名為梭魚計劃,但這級艦其實已易名為蘇夫倫級,而首艦是以十八世紀法國海軍名將皮耶.安德烈.德.蘇夫倫(Pierre André de Suffren)的姓氏命名。(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

直到今年6月,當七大工業國高峰會在英國召開,澳洲現任總理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利用會議期間另行會晤法國總統馬克隆,就開始傳出雙方就履約問題產生爭議,但法國政府高層仍盡全力試圖挽救此項金額豐厚之造艦合約,當時就有消息指出,法國將全力變更設計,希望能夠突破後續履約驗證關卡。到最後還是在9月16日由莫里森政府正式對外宣布中止與法國造艦合約,並且藉著與美國英國針對印太區域提升安全合作關係,順勢放棄原始傳統動力潛艦設計方案,直接尋求發展核動力潛艦技術,以便作為籌建攻擊(Attack)級之更新替代案。 

此項政策轉向訊息正式對外公布後,從前述經過應可理解到,該項潛艦發展方案突然轉向與三方提升安全合作關係,相互間確實存在之微妙因果關係。對於法國來說,當然痛失金額重大造艦商約,內心並不痛快,但確實並非受到任何其他國際政治權謀影響,而只是無法滿足澳洲政府對於造艦不斷改變之規格需求所致。不過下列各項關鍵因素,恐怕才是未來觀察本項造艦案後續發展之參考座標。 

OPAL Pool編按:過去較有核能工業基礎的西方國家如加拿大及意大利都曾規劃建造核動力潛艇以至水面艦,但都因為成本問題及冷戰結束而終止研發;相對而言,澳洲完全沒有核能發電廠,的核工業基礎「接近零」:澳洲有異常豐富的鈾礦出口,但只有一個研究用池式反應堆,沒有任何燃料及廢料處理裝置,更沒有任何核動力船隻的設計建造經驗,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圖片為OPAL,主要生產醫療用的放射性物質。(澳洲核科學與技術組織,ANSTO網站圖片)

首先就是澳洲本身對於核能相關技術與基礎設施相當薄弱,多年來由於澳洲本身能源供應不成問題,政治上反對黨亦就是目前在野之工黨,又向來是反對發展核能,儘管在週三亦獲得莫里森政府對該黨高層簡報本案構想,但工黨並未公開表示任何立場,因此本案未來確實是會有可能在澳洲社會變成政治議題。特別是在核能技術相對缺乏前提下,如何透過公眾教育來讓社會接受核動力艦艇,這不僅是技術關卡,更是要在社會中進行移風易俗調整觀念之重大挑戰,因此本案未來政治變數絕對不能低估。 

OPALB編按:英國的機敏級(左)及美國的維珍尼亞級(右)基本已是西方最先進的核攻擊潛艇,且在現時的合作計劃中最有可能作為澳洲新核潛的技術來源,維珍尼亞級單價28億美元(後期型達34億美元),機敏級23億美元,澳洲國防開支2020年387億美元,今年446億美元,若只提供核技術而要澳洲自己搞的話,不去算澳洲的開發能力了,新開發潛艇價格只會........(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其次就是處理與法國造艦合約善後問題,然後再重新在英國與美國軍事工業集團與國防產業商中尋找合作對象,不論是預算獲得、構造型式規格、評選商家以及處理相關標案過程,整個過程必須重新來過。假若不能夠完善說明當初與法國造艦合作案是為何流產,恐怕在澳洲國內要重新獲得政治支持,其實更是存在著極高難度。當初為何要以壯士斷腕態度,堅決地與法國解約,其實就是未來與英國及美國建立合作關係最重要之參考依據;假若倫敦與華盛頓不能夠保證比巴黎更高明,恐怕坎培拉很難讓澳洲民眾買帳。 

Uranium編按:很多人不知道,澳洲其實是英國早期的核試場,一共進行了12次核試,之後英國才搬去基里巴斯及美國內華達州進行(在美國境內的是地下核試及次臨界試驗),加上法國又在所羅門群島附近核試,直接刺激了澳洲島上的反核運動。(照片來自:Red Flag 網站)

再者就是英國雖然使用核動力潛艦歷史相當長久,但若是去檢視英國核動力潛艦在除役後,到現在還是停在英格蘭南部與蘇格蘭軍港內,無法順利拆解進行最後終端處理,每年還要投下天價預算加以維護保養,那些甲板銹垢滿佈之核動力潛艦,有些原子爐內燃料尚未完全卸除,講得難聽些就是很多個在滴答作響倒數計時之生態炸彈,澳洲民眾只要略為瀏覽相關資訊,社會抗爭壓力必然會激升,澳洲政府要如何應對此等難以啟口回覆之難題,未來恐怕又是個社會爭議話題。 

OPALA編按:英國並不是沒有處理廢棄核潛艇的設施,但這個原設施的處理能力並不大,速度慢之餘,2003年的調查也指出其背景放射性水平也超過當時的標準,結果停工升級一段很長時間,導致03年後退役的潛艇根本沒能退出燃料棒,只能任其積存在爐內;而即使已拔除燃料棒的,也未能做切開船身並取出反應堆的工作。據現時所知,燃料卸除工作要到2023,而現在只有一艘艇被拆除核反應堆,之後的拆除工作會在德文洪持續進行,但也會經歷很長時間;反應堆最終深埋之地點,在2040 (圖片來自結1及維基地圖)

最後就要提到核能技術擴散議題,儘管艦艇核動力推進系統並未明確列入國際軍備管控條約與機制內,因此莫里森政府才能很有自信地聲稱該國仍將堅守相關條約義務,不會產生任何違反條約規範問題。但是在國際社會向來是聞「核」色變,而且當初美、英與澳洲沆瀣一氣,去查證其他國家是否發展核武時,向來都是無限上綱,看到根鵝毛就可以編造出整隻天鵝來當結論,未來是否能夠單憑澳洲對外保證這只是核動力潛艦,絕對與核武器無關,國際社會就會完全採信嗎?這恐怕更是項無解難題。 

thequin編按:關於澳洲核潛艇計劃,細節都未規劃就已先引發外交衝擊-新西蘭雖然在防務上是澳洲堅定盟友,但該國自1980年代開始就反對核軍事設施進入新西蘭,而女總理阿德恩 (Jacinda Ardern)在計劃提出後沒幾個小時就明言不允許核潛艇進入該國水域,這可能對澳洲總理莫里森掌政後已經不十分好的兩國關係「再補一刀」。(YOUTUBE視頻擷圖)

特別是澳洲以如此突然政策轉向模式,來處理與發展攻擊級潛艦的投資建造案,此種讓周邊鄰邦感到極度意外的決策模式,難道不會讓澳洲更難取信亞太地區各個周邊國家,更是覺得坎培拉政策捉摸不定。此種面對國際社會決策缺乏透明度,不正就是西方國家對其他國家最浮濫政治指控嗎?總而言之,這項造艦政策的急轉彎將引發多場連環好戲,未來勢必陸續會在澳洲社會與周邊鄰邦開始登場。

 tlam 編按:澳洲今次國防政策最大的轉變,是發展攻勢型的投射能力,購買JASSM-ER / LRASM、具備戰略攻擊能力的戰斧及發展新高超音速武器都是更重要的明證。此舉究竟會如何惡化他們與原本沒有利益衝突的大國的關係,以及財政上如何負擔、其他不同政見人士又如何看待?恐怕要作更長期的觀察才能作判斷。(照片來自蘭德智庫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The Drive-Warzone)

其實澳洲總理莫里森在週三聲明中,還提到其他軍事武力發展計畫,其中包括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s)、增程型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s-Extended Range)、增程型遠距反艦飛彈(Long-Range Anti-Ship Missiles-Extended Range/LRASM),再加上與美國合作研發高超音速飛彈(Hypersonic Missiles)以及籌建本土導彈製造生產作業體系(sovereign guided weapon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還有柯林斯潛艦延壽計畫;只是攻擊級潛艦造艦政策急轉彎吸引絕大多數媒體關注目光。但誠如莫里森在聲明中所說,所有計畫都要透過AUKUS三方合作關係機制,在未來18個月內吾人就可見其真章! 

 

以上YOUTUBE片段其實是諷刺澳洲自相矛盾的國防政策,即要加強軍備,防範中國阻撓其出口及海上運輸,但問題是,澳洲當時的最大貿易伙伴,明明是中國……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9-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