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政府遷往北部都會區

2021-10-13 11:28:16 最後更新日期:2021-10-13 11:47:03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110131

怎樣才算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上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計劃,應是最具體的答案!

跟過往香港建設的衛星城市、新市鎮不同,北部都會區並非純粹一個新社區,據施政報告所言,它是考慮了「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前海方案等國家規劃之後,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謀定」的「新方略」;它覆蓋的區域,主要包括元朗和北區,這兩區擁有7個跨境陸路口岸。很明顯,未來「北部都會區」主要功能是連接內地大灣區主要城市,特別是跟深圳連成一個新的都會區;香港人過去慣常說「雙城記」,是指香港和新加坡(既相近又有競爭),未來版本就是香港和深圳,兩地雖仍有「邊界」,但其作用將愈來愈模糊,兩個城市最終應會「融」為一體。

港深最終應會「融」為一體

香港和深圳僅一河之隔,但兩城發展向來都「各行各路」。2004年兩地簽訂《關於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2017年簽訂《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但這兩份備忘錄並沒帶來任何兩地合作的重大突破,尤其河套發展,至今仍無聲無息。

最近港珠澳大橋的「雙Y」建議復活,預示了香港和深圳之間將增加一條新通道,將有利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大橋2003年8月獲准開始啟動前期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出現「雙Y」、「單Y」之爭;所謂「單Y」,就是排除深圳,大橋僅連接港珠澳。

當年的決定,是由廣東省拍板,一方面是因雙Y造價較高,另一方面也因為當時深圳發展水平仍然低(2003年深圳的發展陷入低潮,命運懸而未決,當年內地有一場「深圳,你被誰拋棄」的大討論);如今時移世易,深圳GDP超過了香港、廣州,成為大灣區「第一」城市,一條連接香港和鄰近內地城市的大橋,斷無可能甩掉深圳,「雙Y」方案由是復活,相信很快就會落實興建。

事態發展 令北京認為要重新定位香港

香港過往對於跟深圳「同城化」興趣不大,主要原因,相信是為了要保持香港有別於內地城市、盡量避免「同化」,因為這樣會「磨蝕」了香港的獨特地位。回歸之後,香港仍然保留獨立的關稅區地位,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有獨立席位,在「定位」上顯然比內地大城市高了一截。憑着這種獨特地位,香港一直認為自己可以當內地和西方世界的橋樑,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這些優勢也是內地城市無法取代的。

可是,從2012年開始的反國教科、佔中到後來反修例演變成街頭暴動,北京定性為港版顏色革命,是美國和西方試圖透過香港顛覆國家政權……香港以往「親西方」的特殊作用不但不再對國家發展有利,反之成為國家安全的一個重大缺口;事態發展,令北京認為要重新為香港定位:香港跟內地的關係,由背靠祖國到融入國家發展,再到現在的大灣區規劃、香港深圳逐步同城化,香港正式被納入為「全國一盤棋」的其中一隻棋子。

內地同城化發展是「區域一體化」(如京津冀、長三角)的一種新形式,目的是要打破區域間行政區域限制、實現資源要素自由流動,以推動地區間經濟、社會的有效融合(註)

央視去年刊出文章〈深圳特區40年 深港攜手共築一流灣區〉,指「粵港澳大灣區全新維度下的深港合作,迫切需要打破兩地要素自由流動障礙和制度軟環境落差……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施政報告中的「北部都會區」,相信就是取其連接深圳,可以方便實行兩地要素自由流動,特別是兩地人員出入,以及作為科創合作項目未來的落腳地。

職位足夠否 是都會區成功與否最重要條件

香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新市鎮,其基本概念主要是應付人口增長、分散市區現有人口,從而改善居住環境。然而,能否提供足夠就業機會並非發展新市鎮的主要考慮,而結果是遷往新市鎮的人可能居住環境是改善了,但生活質素卻未必,他們需每天舟車勞頓往市區工作,交通費增加了,但工資卻未必可同步上升。

從1970年代至今香港共發展了9個新市鎮,包括早期的荃灣(人口約81萬,2020年數據,下同)、沙田(人口約71.2萬)、屯門(人口約50.7萬),接下來的還有大埔(人口約27.5萬)、粉嶺/上水(人口約26.3萬,規劃人口28.9萬)、元朗(人口約17.1萬,規劃人口18.6萬)、天水圍(人口約28萬,規劃人口30萬)、將軍澳(人口約41.4萬)、東涌(人口約11.4萬,擴展完成後將增至約27萬)。

9個新市鎮中,人口最多的荃灣有約80萬人,但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人口可達到250萬,並提供職位65萬個。就業職位是否足夠,是未來都會區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否則屆時大量人口湧到市區工作,就會失去行政長官描述「北部都會區」可同時「滿足經濟和民生需要」的特點。

在立法會內,議員質疑建設「北部都會區」需時20年太長,可否加快建設,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事實上,20年內要建立一個人口250萬、可提供65萬個職位(據施政報告透露的數字,「北部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會由目前11.6萬個,大幅增至65萬個,增加約5倍就業職位,政府是如何計算出來的?),總住宅單位達到90萬至93萬個;要建設這樣一個規模的都會區,過程絕不簡單。

寧可按部就班 總比急於求成要好

按施政報告的構思,未來洪水橋/厦村將會提升為現代服務業中心,流浮山則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現在洪水橋、流浮山的發展水平並不高,要把它們提升為現代服務業中心、並要建具地標性的創科設施,20年其實是「大躍進式」的速度!硬件建設難度應該不大,但要凝聚人氣,吸引資金、技術和專業人士以至企業落戶發展,形成一個具競爭力的都會區,在當前國際大氣候惡劣(美歐處處針對內地和香港)加上香港仍未完全回復元氣的現實底下,一個切實可行的都會區計劃寧可按部就班,總比急於求成要好。

然而,為了配合中央安排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部署,「北部都會區」肯定會全速上馬,爭取早日向領導人交出成績。願景太過美好的計劃,會令人半信半疑,為了顯示特區政府的決心,「北部都會區」的早期規劃應安排一大批政府部門進駐,以政府活動帶動其他項目及經濟活動的發展。更進取的話,甚至可以把整個政府總部遷到「北部都會區」,告別以中環為中心的「舊香港」!中國歷朝以遷都顯示發展中心的轉移,特區政府北遷,同樣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宣示。

 

註:參考:王開科:〈要素流動、資源融合與同城化建設中的政府角色〉,《改革》,2013年第3期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10-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