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Top Gun重現?談全球首架雙座隱身戰機試飛

2021-11-22 16:37:27 最後更新日期:2021-11-23 21:19:59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FDfN1koWYAEgyCr殲20 CG圖,圖片來自Twitter@Rupprecht_A 

 

今年是中國「殲-20」隱身戰機首飛10周年。有軍迷發現,傳說中的雙座「殲-20」戰機,已經在成都飛機製造廠完成了首飛,作為全球首架雙座的隱身戰機,小小消息也能引起一波大大的關注。

d5c4ee24d0cd4961a8d897df6e7cbda5噴射雙座重戰鬥機,源於美國的F-111B艦載攔截戰鬥機,長航程、高速性及一定的靈活性,長程導彈武裝與一駕駛一武器官的組合,打下日後雙座重戰鬥機的基礎。不過F-111B也實在太笨重,其實更像攔截機……(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壯志淩雲》再現

從作戰方向劃分,現代戰鬥機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空優戰鬥機,又稱制空戰鬥機,主要任務是通過空戰消滅空中目標,奪取制空權。單座的「殲-20」戰機就是一款典型的空優戰鬥機,它可以利用其優秀的隱身性能和超強的機動性,在超遠距離條件下,撕破敵人的防空網,奪取戰場前端的制空權。與「殲-20」同級別的美國「F-22」、俄羅斯「蘇-57」,都是重型空優戰鬥機。

另一類是多用途戰鬥機,這類戰鬥機通常採取前後座佈局,配備2名飛行員,前座飛行員負責在複雜的空戰環境中駕駛戰機,規避敵人火力以及進行空戰,後座飛行員操作對地打擊武器或電子戰系統。這樣佈局的好處,是不會對飛機的氣動佈局做大的修改,至多就是減少載油量,然後微調飛機的重心,而且兩名飛行員分工明確,作戰時不會相互干擾。

F 14 Timcat Military MachineF-14由於使用可變翼,雖然在在能量優勢上不敵F-15,但在高速與低速領域範疇都有優秀表現,這對高速攔截敵機及進行空戰都相當有利。(動圖來自連結1)

 

在早期飛機技術並不發達的時代,雙座機的後座操作員還會承擔導航等基本操作,減輕飛行駕駛員的負擔。兩者的分工在經典空戰電影《壯志淩雲》(Top Gun)中有清楚展現,由湯·告魯斯飾演的LT Pete "Maverick" Mitchell是「F-14」戰機的前座飛行員,主要負責基本飛行和空戰;安東尼·愛德華飾演的LTJG Nick 'Goose' Bradshaw是麥德林的後座搭檔,負責導航觀察等任務。

 0021ASU-34最初來自70年代進行規劃的SU-28KSH艦載重型戰鬥攻擊機(機身屬早期T-10型試驗機改進型方案設計),至80年代開始考慮SU-24的後繼機時,他們把早已停擺的早期座艙設計拉出來,再配上SU-27系的機體設計,搞成SU-27IB,再在這基礎上加大航天艙及修改油箱,成為今天的SU-34長程戰術攻擊機。不過由於增加裝甲等因素,該機最大重量時的推重比已降至0.5,似已不太適合空戰。(圖片來自Youtube擷圖及連結2)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俄羅斯的「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採用的左右並列座艙設置,兩名飛行員的任務,與前後座艙的戰機是一樣。這樣佈局的好處就是,兩名飛行員隨時可以進行任務切換而且交流很方便,但是對飛機的改動比較大。

 T2eC16FHJIgFHRVOjYJBR4hhl0Q 60 57美國海軍90年代推行的NATF海軍次世代戰鬥機計劃,其中洛竭馬打提出的是可變翼F-22N方案。然而可能由於電戰系統成熟,單人機也可很好完成防空攔截任務,加上重量及採購價格限制,這時期NATF幾個方案似乎都偏向單座。(圖片來自Secret Project Forum)

 

後發優勢顯現

既然雙座戰鬥機好處多多,在美俄都沒有發展雙座隱身戰機的情況下,中國為何要做全球第一,發展雙座隱身戰機?

這涉及一個概念,並不是美俄兩國不想搞雙座隱身戰機。以俄羅斯為例,它的「蘇-57」戰機才問世不久,目前自己裝備還不夠,根本沒有多餘的生產線顧及雙座型的生產。美國一直都有將「F-22」戰機改雙座的呼聲,只是美國空軍現役的大批「F-15E」雙座戰機還很新,足以令美國空軍壓制大部分國家的防空力量,而且目前美國空軍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下一代戰機研發上,「F-22」戰機的雙座計劃就被束之高閣。

FCsxuh5UcAE72QR有網友拍到準備進行起飛的殲20B雙座重戰鬥機,地點是成飛所在地成都王家霸機場。(圖片來自網絡)

 

單座改雙座,首先看會不會對原有指標造成巨大影響。而後起之秀的「殲-20」戰機,本身機體修長,加裝一個座位,並不會改變原有進氣道結構,這對採用內埋式S形進氣道的隱形飛機至關重要。

如果是機體長度較短的戰機,要增加座位,勢必要修改進氣道結構,而且可能會降低飛機正面的隱身性能。同時,修改進氣道對機體內部結構、發動機進氣流場都會造成嚴重影響,複雜程度不亞于重新設計一款飛機。得益於較長的機體,「殲-20」增加後座也不會佔用彈艙空間,帶來的唯一影響可能是內油箱容量減少,會損失一定的航程。

1170517711 2 JH 7DIAGRAM.jpg.6d6c026e66d230cb556f11d9e9b3f98c殲轟7/7A是中國首種大型戰鬥轟炸機,而且能配備解放軍現役大部分空射甚至反輻射彈葯,不過留意這個「戰鬥」的意思,更接近60-70年代第一代戰鬥轟炸機出現時的解釋,即在任務途中遇敵時可進行自保性質的空戰,要作真正戰鬥機使用,恐怕……(網絡圖片)

雙座機初試

中國多用途戰機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主要是因為1990年代以前,中國空軍是立足於國土防空,加之受限於國家經濟實力,以往重點發展的是空優戰機。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雙座戰鬥機有:「殲轟-7」、「蘇-27UBK」、「蘇-30MKK」、「殲10S」、「殲-11BS」和「殲-16」。其中的「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是在海灣戰爭後,解放軍在由防空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時,順應當時新型作戰要求而研發的多用途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

鑒於當時的技術,「殲轟-7」戰機雖然能攜帶空對空導彈,但空戰自衛能力並不好,難以達到空軍要求的多用途作戰性能。解放軍真正意義上的雙座戰鬥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戰鬥機,「蘇-30」戰機是俄羅斯在「蘇-27」戰機的基礎上研發的重型雙座多用途戰鬥機。「蘇-30」多用途戰機能夠承擔全域的戰術打擊任務,從奪取空中優勢、防空任務、空中巡邏和護航,到對地攻擊、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空中攔截、近距空中支援和空對海攻擊等,是個空中多面手。

2002年,中國海軍航空兵也裝備了首批「蘇-30MK2」,得益於超遠的航程和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顯著改變了中國海空軍航空兵對海、對地的打擊能力。在感受到雙座戰機的好處,並且吃透「蘇-27」、「蘇-30」的機體結構之後,中國于2013年成功首飛「殲-16」多用途戰鬥機。

xKAv fzqvvsa3753952殲16是中國現時最重要的多用途重戰鬥機,由於其空間充足,且擁有相當高的航程與不錯的高低速機動性,使其可負擔反艦、對地、反輻射、空戰及以超長程空對空導彈PL-21進行長程攔截(不是PL-15,台灣某些「忽然軍事磚家」直接把PL-15當成超長程空對空導彈,真的令人噴飯)。其改進型更直接成為中國第一種電子戰鬥機……(網絡圖片)

 

在2017年舉行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殲-16」首次以戰鬥姿態公開亮相。中國官方對「殲-16」戰機的解說是,「大幅提升了電子戰能力」。具體如何提升,有分析稱,「殲-16」在「蘇-30MKK」的基礎上,加強了電子性能,有C4ISTAR能力,可以像「蘇-30MKK」一樣,充當小型空中預警機,具有空戰管制能力,且性能較「蘇-30MKK」更強。

好戲陸續有來

也有網友認為,這次曝光的雙座的「殲-20」戰機,是將來中國空軍隱身戰機的教練機。對此,觀點筆者認為基本不可能,因為僅是為了培訓四代機飛行員,這樣做的成本顯然太高。

根據中國軍方的公開資料顯示,得益于優良的氣動佈局、敏捷的機動性、先進的電傳操控系統和航電設計理念,國產「教-10」教練機不僅能快速對接三代機,並可適當前瞻第四代戰鬥機的訓練需求。「教-10」教練機早已獲得了「殲-20孵化器」的名號,因此,空軍完全沒有必要研製雙座版「殲-20」用於培養飛行員。筆者同意網上大多數人的觀點:雙座版「殲-20」戰機就是一架多用途戰鬥機。

從未來的空戰形態分析,目前中國空軍的主力「殲-16」戰機的定位,已經指向了未來空戰的形態——網路戰與電子戰。未來空戰戰場將會出現數量更多、更自主、功能更加豐富的無人機,例如:忠誠僚機和攻擊無人機等。更多的分散式機載早期預警和控制平台,將提供更加豐富與及時的戰場資訊,飛行員對資訊處理和保持態勢感知的能力,隨著戰場空間複雜性的增加而不斷增加。

1637307347605根據殲20駕駛員受訪,殲20有能力一口氣指揮四架無人機進行任務,不過由於更複雜更多用途的忠誠僚機現在還未服役,20或20B究竟可指揮多少架,仍是未知之數……(網絡圖片)

設想一下,未來戰場空間中,幾十甚至上百架敵我雙方飛機,在分散式複雜電子戰的重壓下,如何行之有效地對敵人發動快、準、狠的打擊?即使有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後方的大型預警機保障,單架飛機的同步任務和決策,還將受到前方戰場飛機上飛行員數量的限制。此時,雙座版「殲-20」的價值就體現出來,前座飛行員負責駕駛飛機執行空中優勢保持任務,後座飛行員負責態勢感知,管理前方其他飛行器平台多種任務執行。

02現時可能正有至少兩種高機動忠誠僚機在設計或測試中,其中西飛有種高速且(可能)用翼面舵增加高速下配平能力的飛翼無人機,另外瀋飛的暗劍大型無人機也在測試中。(圖片來自連結1及連結2)

 

如果未來空戰模式如上所述,那麼雙座版「殲-20」的後座,未必需要坐一位會開飛機的飛行員,他的身份可能不再是後座、搭檔、助攻,而是「空戰態勢指揮官」之類的級別更高、權力更大,當然身體條件也要很好的「官員」。這種戰鬥力的提升將是未來空戰的趨勢,正如美軍剛披露的,他的下一代戰鬥機所強調的是「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美軍將NGAD描述為一個「系統家族」,它的核心還是戰鬥機,但該系統的其他部分可能是無人護航飛機,以攜帶額外的彈藥和執行其他任務。

0396f3dbac1943089def6157299c6157不過另有說法,是指那個模型似乎是次世代戰鬥機或殲20改版高速戰轟的論證模型,而且這個模型可能已露天擺放一段時間,事實上是什麼,可能要等相關航空論文發表後才會知道。(網絡圖片)

 

巧合的是,10月30日,美國軍方媒體披露稱,在中國成都飛機公司的試驗機場,發現了一架類似無尾戰鬥機的機身。據報,這個物體看起來非常似無人飛機,而且似乎是一個較大的、修改過的菱形三角翼平面,具有相對較薄的鼻段,翼展與「殲-20」差不多,所以它並不是一個小型的機身。最有趣的是,它顯然是一個無尾設計,拋棄了現代戰機一直都有垂尾。雖然,目前對於這一無尾結構並沒有統一說法,但極有可能,這將會是未來中國版的「忠誠僚機」,是雙座「殲-20」戰機將來出去打架帶的「馬仔」。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11-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