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在沉悶的選舉氣氛下 立法會教育界選舉卻有看頭

2021-11-23 12:01:49 最後更新日期:2021-11-23 12:31:03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20211027153622529本文作者認為,教育界選民是個風向標,對香港日後的政治社會形勢判斷和治理策略會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香港政府新聞網圖片)

在經歷過政治和社會上的風風雨雨後,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香港迎來了新的一屆立法會選舉。今年的選舉和住常的選舉比較,氣氛明顯較為冷清,畢竟缺少了兩大陣營對壘的張力,亦排除了「騎呢」(稀奇古怪) 的參選人,可觀性和娛樂性自然少了,特別是各區直選賽果亦比較容易預測。所以近日筆者的評論和政治朋友圈,都不玩「估領袖」,改玩「估投票率」遊戲:本次選舉將有32、 30、還是20% 的投票率?有朋友預測是18%,真是低處未算低。為了增加選舉氣氛熱度,似乎跑選舉的朋友,特別是各區直選的候選團隊都要更加努力了。

歷屆都有參與直選參選人選舉工程的筆者,從來對功能界別的選舉都毫無興趣,但今屆立法會選舉整體上比較沉悶的情況下,筆者反而對教育界立法會選舉就特別感興趣。

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自1985年有功能界別選舉開始就已經設立(早期稱教學界),而亦由1985年開始,反對派教協就長期雄霸該議席,由司徒華、張文光到葉建源,教協盤踞該議席超過三十年。而今屆該界別參選人多達五人,可能是歷屆最多,賽果亦比多區的直選議席更難預測。特別是教育界選民,是選民最多的功能界別,達8萬5千人,前兩屆教協能拿超過七成選票,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教育界的選民如何取向,十分有趣味性,值得留意。

今屆參選教育界有: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朱國強、以獨立身份參選;前津貼中學議會前主席林日豐;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主席丁健華;菁英會永遠名譽主席文詩詠;瑪利灣學校校長林泳施。

表面上,當然是教聯的朱國強是「大熱」,教協結束後,教聯就是全港最大的教育工作者組織,怎會不是「大熱」?但筆者常說世事就是沒有這麼簡單,上面已說到前兩屆教育界投教協的超七成多,現在教協在新形勢下自動結束,那些原本投教協的選民,會如何取向?

第一個可能,消極抵制不投票。第二個可能,積極抵制,阻止教聯或中央屬意的人當選,即主動積極投另一人。第三個可能,十分支持新選舉制度,盡公民責任,真心實意去投票,不過這可能性太低,接近無可能。

如果是第一個可能,教聯的朱國強當然是「大熱」,但如果是第二個可能,朱國強卻是「大冷」,反而愈遠離建制權力中心的就愈有希望,當然業內知名度也不可以太低。所以形勢有可能是林日豐和丁健華之爭,林泳施也可能黑馬,至於文詩詠有菁英會背景,菁英會在社會上給人的感覺是富二代政治俱樂部,多年來都接近權力中心,卻在社會上沒有多少建樹,親反對派的選民又怎會選她?

而如果真的是林日豐和丁健華之爭,表面上林日豐會稍佔優勢,但今次他以獨立身份參選,而丁健華就曾參與區議會直選,亦和地區組織九龍社團聯會有聯繫。雖然是功能組別選舉,但多達8萬5千選民,直選經驗會起作用,如果丁健華能靈活運用直選經驗,制定多些針對反對派選民的策略,反而能變成「大熱」。

過去由教協長期把持的教育界議席,今屆究竟花落誰家呢?固然值得猜猜,但筆者要提出更重要的一點:教育界選民對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取向和態度,是反對派選民和市民未來社會政情的風向標。

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新的政治環境下,教育界選民是怎樣取態?是消極抵制,還是積極抵制,甚或是出現第三個可能?如果出現第三個可能,這個現象在反對派選民中出現的比率有多少?教育界選民這個風向標,對香港日後的政治社會形勢判斷和治理策略會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才是筆者關心今次教育界選舉的真正原因。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11-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