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美艦康乃狄克海事案後動態分析

2021-12-22 15:09:08 最後更新日期:2021-12-23 11:37:14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FB IMG 1640168459277編按:於星期二下午回到華盛頓州布雷默特港的康涅迪格號,這幅應該是自意外發生後最清晰的近照。圖片來自微博@南海的浪濤

 

今年10月2日美國海軍康乃狄克號潛艦於印太戰區某海域,發生水下不明碰撞海上事故案件,美國海軍考量安全因素,在5日後當該艦中止原訂任務,緊急駛返抵達關島後,對外公布此項事件。

儘管美國海軍後續懲處失職幹部,並配合實施人事調整,亦對外公開表示該艦在撞擊事件發生後,核反應爐與推進系統並未受損,僅有十餘位官兵受到輕傷,後續將安排該艦返回美國本土華盛頓州布雷默頓(Bremerton)母港進行維修作業。

267472011 10224238012291400 4040354509609895869 n編按剛於當地時間1212 日進入聖地牙哥港的康涅狄格號。由照片看來,艦艏聲納似乎仍有些結構留在艦上,這和衛星拍到本艦在關島時的影像相吻合。然而聲納罩究竟是什麼時候消失呢?暫時無法知道,不過現時還有可能沉在出事海域的海底。(網絡圖片)

 

不過該艦具體受損狀況,美國海軍則是拒絕對外說明,僅透過特定媒體臆測該艦艦艏聲納音鼓艙應當嚴重受損,亦有指稱該艦艏部壓載水櫃受損,因此該艦無法繼續潛航,所以被迫全程採取上浮航行方式緊急駛返關島。

究竟該艦所發生海事案件為個別性人為疏失,抑或是系統性規範訛誤,到目前為止並無定論。但美國海軍時報(Navy Times)報導指出,美國海軍潛艦部隊確實是在11月17日發布“暫緩航行”(navigation stand-down)通令,並要求官兵檢視航行計劃,作戰行動與風險管控作業程序;但該部隊強調此項暫緩航行通令,並非依循以往飛行部隊與水面艦艇之全面性停飛或停航作業模式,其將不至於嚴重到中止所有潛艦部隊相關活動程度。

1000 2編按:現時美軍還有三種核攻擊潛艇,今次潛試事故後發出暫緩航行命令,主要是針對航行及戰鬥行動上規劃的安全作檢討,且並非要求某級或某批次潛艇全面停航,顯然今次事故不是海狼級潛艇 / 美軍潛艇作戰系統的問題或缺陷所造成的。圖為最後一艘洛杉磯級潛艇夏安號,按計劃可能要到2030年前後才退役。(圖片來自連結1)

 

但依據美國潛艦部隊發言人Paul Macapagal中校向海軍時報說明內容,前述檢討作業過程將包括吸取康乃狄克號潛艦海事案件之經驗教訓,言下之意顯然證實美國海軍對於失事原因,已經做出初步結論,並且亦提出相關改進措施。當時又有媒體報導指出,康乃狄克號潛艦業已完成初步緊急處置,並且駛離關島前往美國本土,但其動向並未遭美國海軍證實。

 FB IM2編按:美國西岸時間1216日下午康涅狄格號出港情況,更清楚看到康艦聲納隊列後方的電線佈置情況。不過這張右舷照其實還有值得留意的地方,就是……無論是圍殼頂還是垂直尾舵,都有明顯的鐵銹色的痕跡,暫不肯定是否和磨擦擦撞有關。(YOUTUBE擷圖)

 

12月12日美艦康乃狄克號突然現身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軍港,其動態影像立即就被上載至網路,全球軍事迷立即就看出該艦艏部果然是嚴重受損,前段聲納音鼓艙間完全失蹤此時終於獲得確認。

但該艦進港只有暫留數日,12月15日下午2時許就駛離聖地牙哥軍港,整個離開停泊碼頭與出港轉向北行駛過程,更是被著名軍事活動影像愛好者San Diego Web Cam詳細錄製,並以“USS Connecticut (SSN 22) departing San Diego w/out a nose, escorted by USS Mustin (DDG-89)”為題上載至網路分享軍事迷,確實是讓關注此事者大飽眼福。但從此過程中,吾人還是能夠依據該艦在發生海事撞擊案件後動態與樣態,歸結並確認出下列重要資訊,提供讀者參考討論。

12月16日下午San Diego Web Cam 直播的美軍艦艇出港片段,全片大約1小時,和康艦有關的片段由23:30至33:45,以及54:16至57:00。由片段可見,康艦應該有伯克級神盾驅逐艦馬斯廷號(即4月時追蹤遼寧號戰鬥群那艘)護航。

 

首先是美國海軍對外宣稱該艦在發生海事後,並無核輻射外洩問題,由該艦能夠獲准進入聖地牙哥軍港來看,其可信度應毋庸置疑。假若該艦在停泊關島期間,無法確認其核安並無顧慮,美國海軍絕對不會甘冒天下之大不諱,讓聖地牙哥軍港周邊市民承擔核輻射外洩風險。

由該艦離開停泊碼頭由拖駁協助轉向後,便立即讓拖船駛離,在港內狹窄水域就使用本身動力開始航行,可見其動力與操控系統亦無問題,因此就算是在狀況複雜之港內航道,其運動轉向與避免碰撞亦無障礙,但在港內能夠確認其運動性能,並不代表其在港外航行遭遇波濤浪湧衝擊時,其艦體穩定性亦可承受風險。事實上在前述所提影像記錄後段,就可看到康乃狄克號潛艦在近岸並不嚴重浪湧衝擊下,艦體嚴重搖擺破浪前進,可見該艦必須採用上浮航行狀態駛返美國,確實是會吃足苦頭。

 1000 3編按康艦駛向外港片段截圖,當時該艦的縱向擺動亦頗為嚴重,這和艦艏嚴重破損導致航行阻力大增有關。不過由艦艏波開始的位置推斷,康艦聲納罩水線下部份似乎還有結構殘留。(YOUTUBE片段擷圖)

 

為何康乃狄克號航艦不是用半潛船運載回美國本土,而必須被迫冒上風險硬著頭皮全程上浮返航,目前可歸納出下列數項可能性:首先是可能無法順利租賃到相關業者提供運載服務,其次就是可租賃到之半潛船,其產權係由中國大陸企業所掌控,因此具有洩密風險。再者就是要由半潛船承載返航,必須先停用核反應爐,可能在此過程中,存在有無法克服技術因素。

此外就是其受損狀況嚴重到無法在半潛船內坐穩塢墩,同時由半潛船承載後之穩定性亦無把握,由於無法具體掌握其水下結構受損程度,因此亦無法確認。最後綜觀前述各項因素外,其他預算限制與成本計算,可能亦是被迫讓康乃狄克號必須以本身動力返航之重要因素,但到目前為止,看來是暫無定論。

210731 N1編按:康艦之所以仍能自行航海前往布雷默特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其耐壓殼未有破損,仍可在限速下進行有限度航行,相比之下,SSN-711三藩市號的破損就波及前耐壓殼,故根本沒可能作長期航海。美軍當時甚至要重新打造一個臨時船艏,讓該艦可進行阻力較低的航行狀態,然而該艦仍搞了接近三個月才回到布雷默特。(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至於為何不讓康乃狄克號潛艦直接駛往華盛頓州母港布雷默頓,卻要其捨近求遠改駛聖地牙哥軍港暫時靠泊數日,到目前為止,美國海軍當局並未說明原因,但仔細檢討可以確認該艦在聖地牙哥並未進行任何修繕工程,因此該艦並無必須先駛往聖地牙哥技術因素。同時其母港布雷默頓內,並已被指定承修該艦之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暨中繼維修設施(PSNS & IMF: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 and Intermediate Maintenance Facility)就算暫無船塢可供維修該艦,但絕對不會找不到碼頭讓該艦戰時靠泊,所以此項因素亦可排除。

 NASA bud編按:由華盛頓州剛過去的12月中天氣報告得知,氣溫普遍低於8度(攝氏),雨水不少,且這時間北極噴射氣流會到達華州上空,天氣及海況可能較惡劣。(資料來自連結1連結2)

 

所以必然是因為海上氣候改變,氣象狀況讓海象轉趨惡劣,再加上該艦上浮航行時本來穩定性就不理想,艦艏受損後面對破浪阻力更大,在屋漏偏逢連夜狀況下,不得不臨時轉向駛往聖地牙哥港暫避風浪,確實是相當合情合理推斷。對照當時美國西岸北加州外海鋒面在12月上旬南下,進港等待鋒面過境後再繼續北駛返港,更是最合理行動方案。

最後就要指出,目前在該艦艦艏所曝露出管路系統外觀,證明出並非經過燒焊切割後之樣態,因此該艦所消失不見之艙間與艙間內音鼓組件,在碰撞後遺留在海上事故現場可能性甚大,其船段斷裂處相當整齊,被網路軍事迷戲稱為貌似易開罐,其實透露出海狼級潛艦艏部前段艙間之結構樣態,對於具備造船基本學養者來說,就可激發出思考為何該處船段會如此完整解離之意念。

2374235 640x427編按:關島暫修說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現時關島根本沒有船塢可進行緊急維修之用。事實上,關島除了長年停泊了AS-40潛艇支援艦外,過去還有“Richland” (ADFM-8)浮船塢。這船塢建成於1944年並於1946年就駐泊關島,作為1.8萬噸級以下艦船用的中型船塢,並一直服役至2015年(最後15年是由民間機構經營的)。之後由一間菲律賓船廠收構,現在還在巴丹市找到其身影。這船塢給賣掉後,關島軍港就失去中修艦船的能力了。(圖片及資料來自連結1)

 

誠然亦有軍事專家認為,前段艙間樣態會如此整齊,可能是在關島運用水下切割作業將其切斷所致,而不是原始斷裂樣態。但若在關島進行切割艦體,為何不順便將艦艏曝露出之不規則管系同時清理,將艏部前端清理整齊修復出流線型門面,至少在破浪前進時,可以降低各種流體應力所產生讓艦體變形更加嚴重風險,因此目前所見到之樣態,應與碰撞後初始狀況相差不遠。

總而言之,途經聖地牙哥必然會讓該艦狀況曝光,確實是美國海軍必須承擔之風險與代價,吾人應可確認此段航程實乃必要。考量航行安全與該艦結構受損後之安全係數,此種調整航程改駛聖地牙哥決心並無不當。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12-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