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衛仁:從「一帶一路」中找到的機遇和出路

2016-05-16 12:26:08
香港應該把握時機,從「一帶一路」中找到機遇和出路。 香港應該把握時機,從「一帶一路」中找到機遇和出路。

 

【評論】「一帶一路」四個字,近年成為了香港、大中華甚至是亞洲以至全球的熱門話題,作為中國未來一個嶄新的國家發展戰略,而且是中國對「一帶一路」六十多個沿線國家地區累計投資逾一千六百多億美元的資金,擔當「國際都市」的香港,可以從「一帶一路」的戰略中找到什麼的機遇和新的出路?

重塑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

首先,要簡單說說「一帶一路」指的是什麼,「一帶」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而「一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者都是與中國歷史有深厚關係,而且無論是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是反映中國文化實力最強盛的時代,故此,透過「一帶一路」重塑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正是最有說服力,亦是符合國家各方面發展的重點政策。

固步自封便可能沉淪

談及整個中國大陸的發展國策,對於香港人來說,似乎太遙遠了吧!的確,論及差不多200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對於面積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七百萬的彈丸之地—香港來說,可能實在具是距離,但遠的不說,就拿與本港存在明顯競爭的「北、上、深、廣」(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內地一線城市來比較,大家都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坐上「一帶一路」策略的「便車」,從中獲取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反觀,香港呢?做了什麼實質的措施迎接新時代的發展呢?還是依靠高地價、炒賣房產的既定模式嗎?還是依靠免稅購物吸納國內消費力嗎?依筆者愚見,香港一旦故步自封,仍然停留在透過炒賣賺錢的經濟模式,可以想象到不遠的將來,本港不要談要成為亞洲的發展龍頭地區,就算是中國的一線城市,也可能高攀不起,自我沉淪成為一個問題多多的邊緣城市,是否香港人願意看到的結果?

香港基建完善優勢明顯,何必妄自菲薄。 香港基建完善優勢明顯,何必妄自菲薄。

 

「超級聯繫人」角色有利香港發展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用詞中共提了40次「一帶一路」,反映出特首先生緊貼大潮流,深明香港如果錯過了這次起飛的機會,不知道下一次的機遇要等到多少年之後,梁特明確提出本港在金融業、物流業、高端服務業、旅遊業以及新興產業等等方面,都可以配合國家政策,無論是將產業、軟實力「走出去」,甚至是「引進來」都能發揮一定作用,擔當「超級聯繫人」角色,把香港的發展提升到一個更新的層面。

香港優勢明顯何必妄自菲薄

曾經有經濟學家提出,中國為「一帶一路」而牽頭成立的亞洲投資銀行,可以在約 8 萬億元的融資上提供 1.2 萬億到 1.3 萬億元的資金,剩下的缺口,就是市場的機會了,怎樣在這個缺口中獲取利益,相信一向精打細算的香港人,一定懂得市場導向的發現規律,從中創出一片晴天。得益於自由、市場導向經濟,開明公平的法律制度,以及「一國兩制」帶來的便利與靈活,香港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何必妄自菲薄,自己走向一個死胡同,政改爭議、佔領行動等等窒礙發展的事情已告一段落,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下周訪港,不要再糾纏於誰獲得邀請出席歡迎晚宴,請放遠目光,拭目以待張委員長為香港帶來的,是什麼?

作者:衛仁

時事評論員

發佈於 博評
By 2016-05-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