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評論】美國社會深刻變革 如何得知真正民意?

2016-11-10 15:44:43
李炘

《香港輕新聞》總編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USA

【香港輕新聞】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部份人感到意外,除了主觀願望不希望特朗普當選,原因還在於選前的民調都不太準確。例如,自由派的《赫芬頓郵報》( Huffington Post)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別預測希拉里支持度為:98.3%、85%。而美國聯合通訊社(Associated Press)也估計希拉里會以51%險勝。

如果說民調都不準確,實在過於廉價,至少不是《香港輕新聞》的風格,真正的原因恐怕還要從民調怎麼做,為什麼不準確入手。

可供比較的是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當時民主黨的羅斯福對共和黨的蘭登。美國一份全國性雜誌《文學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郵寄了1,000萬份問卷予其讀者,回收230萬份,結果預測共和黨候選人蘭登會在531份選票中獲得370份並勝出。最後當然大家都知道,民主黨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蘭登實際上只獲得8票。

此事導致《文學文摘》信用破產,數月後停止發行。是新聞傳播學的經典案例,筆者在修讀相關課程的時候的依然是必讀個案,大部分學者將這次的嚴重失誤歸咎於抽樣不隨機,《文學文摘》的讀者比美國人口擁有更多共和黨人,傾向於投票給蘭登。同時,會郵寄回問卷的讀者,也是對政治比較感興趣的人,這兩點都決定了結果不是完全隨機。

應該說,《文學文摘》的樣本不能算小,之前甚至有5次準確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記錄。真正發生變化的,恐怕是選民。

1920年,美國女性第一次有投票權,選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對比之前五屆選舉,無論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有大幅度的進賬,換言之,選民的絕對數量有了增加。而有興趣投票的人,也由過去的精英,逐漸向普羅大眾轉移。

比照這次美國選舉,有趣之處在於特朗普的獲勝,也和選民變化有關。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明(Paul Robin Krugman)撰文,指這次特朗普的當選,反映了美國「城鄉差距」,以香港的術語來說,愛看《紐約時報》的城市居民多少都有離地中產的傾向,既不理解,也不願意理解住在鄉郊居民等本土派的意志。究其原因,恐怕在於兩種人接收資訊的不同。而過去的選舉,城市居民的投票意欲遠遠超過了鄉郊居民。

以傳播學的術語來說,這正正是知識鴻溝(Knowledge gap hypothesis)的具體表現,該理論認為,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獲得的知識量比地位低的人多的多,久而久之,高低兩群人的知識差距會逐漸擴大、不斷增加。這就導致了同一個事實,高低兩群人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和反饋。

在互聯網時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桑斯坦(Cass Robert Sunstein)的理論更顯重要,其觀點認為,不同的虛擬社群更會建立不同的論壇(現在則是whatsapp組群和facebook組群),令相同觀點的人走在一起。這些虛擬社群接收和發放的信息同質化程度很高,容易循環論證自己觀點正確,將特定觀點視為普遍真理,部分本來不屬於社會主流的激進觀點,在某些組群內則是主流,長遠只會導致激進人士更加走向極端。

對於香港人來說,這個現象不算太稀奇,在佔領運動時,藍絲帶和黃絲帶兩批人相互完全不能理解,一開始的時候都互相指責對方收了錢,在人數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又視對方為不能理解的港豬或者廢青。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當時還不算大機構的蓋洛普根據配額抽取50,000名樣本,預測羅斯福會勝出大選。令蓋洛普聲名大噪,也令民調成為備受關注的因素。在本屆選舉,也有另外一間網絡民調公司BrandsEye成功運用大數據進行評估,認為網民在社交網站對特朗普反映的「正面情緒」都比對希拉莉所得的多。是否能夠如同蓋洛普一樣,掀開民調的新一頁,值得持續關注。

《文學文摘》封面 《文學文摘》封面

發佈於 編輯評論
By 2016-11-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