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開通在即 媒體持續唱淡

2016-11-28 13:58:33
秦楚天

香港輕新聞編輯

192849753401544273

【香港輕新聞】「深港通」通車日期於上周五(25日)晚正式釋出,最終定在12月5日正式開通(詳見相關報導)。港交所表示,期望「深港通」可為兩地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有評論認為,雖看好未來前景,惟通車初期不應對「深港通」的成效過於樂觀。

不定因素多 通車效果仍待觀望

「深港通」被視為「滬港通」的升級版,除深港兩地上市的AH股,「港股通」也可投資現有「滬港通」下港股通股份。今日《蘋果日報》曾淵滄專欄亦指,「滬港通」與「深港通」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只允許內地股民買賣香港的大型股,而後者則允許內地股民買賣香港恆生小型股指數成分。

曾淵滄同時指出,內地股民以更喜炒作小型股的散戶為主,相信開通後,會有不少資金南下參與炒作。他還提醒,有了去年「大時代」的教訓,「深港通」很難再像去年一般出現狂炒;另需注意當年「滬港通」開通之初,成交也不太大,不排除「深港通」也會有人潑冷水。

《經濟日報》社評提出,應注意「深港通」可能出現的「蹺蹺板」效應。這是指在中港股市聯通下,A股升,資金便經渠道投向內地股市;港股升,資金則由內地轉為投向H股,出現一邊高便另一邊低,較少二者齊升的現象。出現該現象的深層原因,在於內地股市仍未能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社評認為,若想打破「蹺蹺板」格局,內地股市需要監管改革,例如將MSCI新型市場指數等國際投資者認可的標準納入A股,增強國際投資者的信心,使「滬港通」與「深港通」真正水到渠成。

《大公報》沈金的「頭牌手記」文章評論,不少分析者認為港股的優勢是估值仍算廉宜,且很多老牌上市公司都是久經考驗者,底子較厚;從長遠看,港股依然有內地股市不及的優勢,這也是港股吸引「北水」的優勢。沈金還認為,臨近十二月,美國加息預期獎金,也將沖淡「深港通」的樂觀情緒。

未來發展有助鞏固香港金融地位

《文匯報》今日社評亦指,由於目前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仍處複雜多變期,因此「深港通」短期而言不一定能帶來即時效應,投資者不應過分憧憬。但長遠而言,「深港通」對兩地的A股和H股市場以及整體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香港金融中心和主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也能同步得到鞏固和發展。

《星島日報》引述匯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回應外界對於「深港通」開通或加快人民幣流走的說法,他認為貨幣向下時,有人兌走資金並不是什麼大事,「始終美國繼續加息,人民幣都會慢慢跌落去。」長線看,王冬勝亦同意「深港通」可活化市場,增進市場間互通,因此看好「深港通」未來發展。

發佈於 經濟樓市
By 2016-11-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