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2017-01-18 12:58:04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CY

 

 

【香港輕新聞】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他在引言中說,本屆政府一直秉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深信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共融。他說,過去4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通脹持續回落,政府財政穩健,失業率極低,政府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亦全力推動新興產業,短中期的土地及房屋供應顯著增加,中長期的規劃積極進行,大量基建正在展開。梁振英又說,政府全力扶貧、安老、助弱、鼓勵就業。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完結前,表示自己的競選承諾,基本上已經全部實踐。

梁振英強調,未來半年他和特區政府會繼續盡職盡責,繼續全心全意為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全力打拼,而日後他會繼續本著對香港的熱愛和擔當,和700萬香港人一齊,繼續奉獻香港和國家。

《施政報告》內容如下:

4年來收入最低3個十等分的僱員在扣除通脤後,收入增加5.2%。政府同時大力投資醫療基建、空氣質素及維港水質明顯改善,保護生物和鄉郊環境的工作亦取得重要進展。未來1年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社會更須維護經濟發展,要鞏固傳統產業優勢,促進產業多元化,推動「再工業化」,發展創新及科技。

進一步與內地探討合作範疇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下,正進一步與內地探討在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範疇,擴大和優化CEPA,期望今年中有實質成果;亦會繼續在粵港合作機制和香港珠海合作機制下,在南沙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和橫琴,為港人港企拓展新機遇。

金融服務方面,在「深港通」開通後,會推動實施交易所買賣基金互聯互通,並擴闊交易品種,又期望今年年中前完成,香港加入亞投行成為成員的相關程序。

專業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速度很高。建築業以CEPA進入內地進展好,廣東省實行開放措施推展至廣西及福建,以及《仲裁條例》修訂擴大香港作為國制仲裁及調解中心地位。特區政府會繼續營造條件,強化國家「十三五」支持香港成為亞太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政策。

預計2028年缺乏會議展覽場地13萬平方米

去年訪港旅人數雖然下跌,但近期跌幅已經收窄,而東南亞的旅客更有增長,非內地過夜旅客亦在第4季升3.7%,啟德郵輪碼頭停泊次數亦有70%升幅。到2028年旺季期間,將缺乏會議展覽場地13萬平方米,必須做好中、長期規劃,確保會展業務不會因而受限制。

政府大力鼓勵創意產業,以發揮電影、設計、動漫等產業的知識產權潛力,形成協同效應,向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並擴大商業配對平台,鼓勵更多本地創作者、設計師及品牌特許人與中小企互動。政府會與電影界合作,未來2至3年定期舉辦培訓課程,提供共200個學習名額,為業界的製作及後期製作前線人才,提供實務訓練或實習機會,又會在未來3年每年資助10名電影後期製作人才往海外深造或實習。政府會在今年起組織「一帶一路」推廣團,到伊朗、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有潛力的國家,吸引電影界來港進行後期製作和外景及協拍工作。

政府計劃今年向立法會提交修訂《稅務條例》的草案,推出稅務優惠,吸引公司來港發展飛機租賃業務。

在貿易及投資方面,政府正密切留意英國退出歐盟的影響,投資推廣署和駐歐洲的經貿辦會積極宣傳香港的優勢,吸引歐洲企業。政府正展開在印度、墨西哥、俄羅斯、南非及阿聯酋5個國家設立經貿辦的前期工作,本屆政府目標是將經貿辦總數由11個增加至18個。

擴大駐內地辦事處的網絡由3個增至11個

政府亦擴大駐內地辦事處的網絡和提升職能,今年年中前計劃在天津、浙江、廣西及陝西開設聯絡處,將聯絡處總數由本屆政府上任前的3個增加至11個。

政府會繼續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為青年人創造機會。特區政府將會參加5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9月會再次在香港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香港可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提供培訓,包括鐵路營運及航空專才。為了促進交流,政府將會審視放寬相關國家的就業、求學、旅遊等簽證要求。香港已與白俄羅斯就互免簽證達成協議,並計劃放寬柬埔寨簽證要求。

更改中小學課程及教材增加學生學習外語機會

為了讓香港學生更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會更改中小學課程及教材,增加學生學習外語的機會;本年到內地「絲綢之路」沿線學生交流團的名額會增加至5600名,並在本學年起增設「一帶一路印尼獎學金」。下學年亦將會有兩個私人捐助的馬來西亞及泰國「一帶一路」獎學金。

創新及科技不是口號,而是提高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的新動力,但香港創科應用,在多方面明顯落後內地。梁振英說將要求大學做更多符合香港需要、具影響力及可轉化作應用的研究項目,教資會須1年內檢討研究經費分配,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也正籌備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分別預計3年後及5年後落成。

預留5億元給創科局協助政府部門利用科技改善服務,年中會推出5億元「創科生活基金」,利用創科項目讓市民或特殊社群生活更方便和舒適,「Wi-Fi」免費熱點增加1400個至18400個。

各項土地供應項目可提供超過60萬個住宅單位

在土地供應方面,過去幾年的努力開始見效。短中期方面,政府透過更改土地用途和提升發展密度,包括透過檢討土地用途物色的210多幅房屋用地、啓德發展區等,合共可提供超過38萬個住宅單位。中、長期方面,各個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建,加上正在規劃的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可提供超過22萬個住宅單位,以及超過860 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各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項目可提供超過60萬個住宅單位。

預計私人市場未來3至4年的供應量,比本屆政府上任時高出45%,是12年前政府開始定期公布供應數字以來的新高。截至去年底,預計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的供應量達94000個單位。公營房屋方面,在2016-17年度起的5年內,房委會及房協預計興建約94500個公營房屋單位,當中公屋單位約71800個,資助出售單位約22600個。按最新推算,在2017-18年度起計的10年,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包括20萬個公屋單位和8萬個資助出售單位。不過,公屋用地供應仍落後,公屋輪候時間明顯延長。若政府及社會不下定決心加快覓地建屋,房屋問題仍然難以解決。

過去5個財政年度,政府賣出的土地可興建約51100個單位,比前5個財政年度增加超過一倍。本財政年度,私人房屋土地供應估計可建超過19000個單位,連續3年超出年度目標。本屆政府與港鐵公司合作,至今成功招標的15個項目,可興建約23900個單位,成為政府賣地以外的一大供應來源,餘下尚未招標的、已作實的短中期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可提供約14000個單位。

額外物色到25幅需要改劃用途的有房屋發展潛力用地。梁振英表示,在約19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中。截至1月中,接近一半,即93幅已完成改劃或撥作房屋發展,另外21幅亦已開始改劃。只要及時修訂有關法定圖則並完成程序,當中大部分可於2019-20至2023-24年撥作房屋發展用途,可興建超過6萬個單位,當中超過8成為公營房屋。密度方面,梁振英指,由2012年中至去年底,城規會已批准44幅房屋用地的放寬密度申請,增加約8640個單位。

政府剛完成進一步增加啓德發展區內,發展密度及優化用地規劃的檢討,兩階段合共增加約16000個住宅單位和約4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政府將在今年內就啟德跑道末端設計大綱,和觀塘行動區的初步發展建議諮詢公眾。

本屆政府亦落實了鑽石山前大磡村寮屋區、安達臣道石礦場及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的發展計劃,合共提供近16000個房屋單位。新一份施政報告交代中長期房屋供應進展,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及元朗南新發展區,預計2023至2038年,將提供近20萬個房屋單位。

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提供6萬單位

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已制訂新的補償及安置方案,這是90年代東涌之後,香港首個大型新市鎮發展,共可提供6萬個單位,預計首批居民可於6年後入伙。另一中長期重點東涌新市鎮擴展,填海工程明年開展,預計首批居民亦是6年後入伙。

洪水橋新發展區今年上半年制訂法定規劃圖則,可提供6萬1千個單位,預計首批居民可於7年後入伙。而元朗南發展大綱正最後定稿,可提供2萬7700個單位,預計首批居民於10年後入伙。

鐵路項目方面,港鐵小蠔灣車廠的法定規劃於本年度展開,會中長期提供1萬4千個單位。西鐵八鄉車廠上蓋中長期則可提供6千個單位。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可提供超過2萬1千個住宅單位。政府將繼續與港鐵公司探討發展其他鐵路用地。

政府今年上半年公布大嶼山發展和保育藍圖,方向是「北發展南保育」。北大嶼山將作經濟及房屋發展,包括機場北商業區、東涌新市鎮、港珠澳大橋口岸上蓋及小蠔灣。東北大嶼山則透過在欣澳填海,再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作休閒、娛樂及旅遊發展。大嶼山其餘大部分地區將用作保育、休閒、文化及生態旅遊用途。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可提供50萬平方米的樓面作經濟用途,今年上半年將諮詢社區。另外,機管局的「SKYCITY航天城」項目佔地25公頃,將集酒店、零售、餐飲和娛樂於一體的專區。

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公屋及老人院

梁振英指出,香港樓價高、租金貴,住的問題影響家庭結構,扭曲價值觀,不少家庭走投無路,要住工廈劏房;不少人目標是盡量賺錢買樓供樓,青年人選科與擇業都要「向錢看」,成為香港最嚴重的安全隱患。梁振英認為,應將更多具高生態保育價值的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同時思考利用郊野公園內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非牟利老人院等非地產用途。

梁振英提到,為保護高生態價值地點,將開展約500公頃紅花嶺為郊野公園的工作。當局正積極考慮,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以大埔船灣已修復的堆填區,換取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長遠保育沙羅洞,同時繼續物色合適地方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另外,梁振英說,將就設立保育基金成立籌備委員會,參考經驗,研究基金運作模式及所需法例等,回應城市人對城鄉共生的追求

規劃署會於今年就全港棕地的分布及用途展開調查。政府同時會繼續針對於新界鄉郊土地包括棕地上的非法土地使用,嚴格執法。

梁振英表示,首要工作是透過綜合規劃,以大型新市鎮模式發展棕地密集的地區。現正推展的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涵蓋約340公頃棕地。另外,政府正以洪水橋新發展區為試點,探討以多層工業樓宇或其他有效使用土地模式整合棕地作業,以釋放棕地作發展用途。在農地政策方面,梁振英表示,落實進展良好。農業園的工程可行性研究亦快將完成。為數5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於去年年底開始接受申請。「農業優先區」的研究亦將於年內開展。

成立專責辦公室管理工程成本

發展局在去年成立專責辦公室,管理工程成本,優化現有工務工程採購程序,降低造價。至今已檢視約60個工程項目,節省約共130億元的項目成本。另外,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可讓建造業專業人士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設計和建造工作,盡量減少建造過程中的變更,同時減低風險,明確各階段的項目成本。政府會致力在明年起開展設計的主要政府基本工程項目中,規定承辦設計或負責項目的顧問公司及承建商採用這項技術。建造業議會將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為業界提供平台,引進創新科技,提升生產力。中心將於今年下半年投入服務。

政府會積極研究制定新法規,從多方面加強屋宇署打擊工廈內,非法住用單位的執法力度,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就具體建議徵詢立法會。屋宇署會繼續對工廈及住宅樓宇內違規劏房執法,包括就違例建築工程,向業主發出清拆令,並在有需要時向法院申請封閉令。

在海濱發展方面,梁振英表示,社會上廣泛認同有必要以新思維推動優化海濱,但現階段成立法定海濱管理局的條件尚未成熟。政府決定先以專責團隊和專款專項的方式提升優化維港海濱的工作,並已預留5億元作首階段推動海濱發展之用。

成立「氣候變化基建工作小組」

為應對氣候變化,已接納香港在2030年,將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減低65%至70%。政府成立了「氣候變化基建工作小組」,協調各工務部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包括更新基建設施設計標準、全面檢視現有基礎設施的抗逆能力,亦會繼續加強分析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政府會在2030年前逐步以更潔淨能源替代大部分燃煤發電,而在與電力公司商討新的《管制計劃協議》時,亦會研究如何進一步推動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政府已預留2億元為政府建築物、場地等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政府已為200多座政府建築物完成能源審核,並會預留不少於5億元逐步落實節能目標,同時鼓勵私人業主利用稅務優惠、貸款和資助計劃採購節能裝置。

路邊二氧化氮和PM2.5已減少最少約3成

過去數年本港空氣中的污染物包括路邊二氧化氮和PM2.5已減少最少約3成,特區政府上月亦與內地簽署協議,共同推動實施珠三角水域船舶大氣污染排放控制區,政府並正研究提升本港渡輪能源及環保效益的技術。維港水質在淨化海港計劃第2期甲完成後已大大改善,政府將在九龍及荃灣建設旱季截流器及修復污水幹道,減少殘留污染排放至維港,以及解決岸邊臭氣問題,而為進一步提升維港沿岸水質及整體環境的顧問研究將在明年完成。政府同時已加強粵港合作,共同研究減少海上垃圾,及建立通報系統,相關部門亦會增撥資源,提高處理海上垃圾的能力。

籌備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

政府正按照《資源循環藍圖》積極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的籌備工作,並計劃在今個立法年度內提交條例草案。新的建築廢物收費將於今年4月實施,政府正籌備立法,強制要求建築廢物收集車輛採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打擊非法棄置。針對5類指定廢電器電子產品和飲品玻璃容器的兩項生產者責任計劃,預計可於未來兩年分階段實施。政府會開展可行性研究,探討為合適的塑膠產品容器引入生產者責任計劃,包括飲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的膠樽。

政府將試行為食環署管轄的街市和熟食中心,以及房委會管理的街市和商場的廚餘作源頭分類,運往新落成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處理,並支援大專及中小學等機構,將廚餘即場處理。

展開十一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

梁振英表示會盡快展開十一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以配合新界西北和大嶼山發展,及加強機場的道路網。政府亦落實興建中九龍幹線,通車後繁忙時間來往西九龍與九龍灣的車程會由30分鐘減為5分鐘。正積極進行連接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及香港接線工程,並與內地和澳門當局商討安排,以配合通車。

政府會繼續監督廣深港高鐵工程及推進準備通車的工作,實現明年第3季通車目標,也正與港鐵公司檢討票價調整機制,預期上半年完成。

推動「人人暢道通行」計劃

年中公布《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檢討鐵路以外的公共交通服務定位。他又說在「人人暢道通行」計劃下,會繼續為公共行人通道加裝無障礙通道設施,推展餘下約160個項目。運房局循4個主題推出新措施,包括資訊方便「行得醒」、完善網絡「行得通」、舒適環境「行得爽」、以及安全高質步行環境「行得妥」。政府會推動「以步當車」,選取2個地區作試點研究和試行創新及舒適步行環境,也會繼續在新市鎮和新發展區建設「單車友善」環境。政府會透過檢討泊車位政策、研究3條過海隧道交通流量分布、調高與塞車相關罪行定額罰款等,舒緩交通擠塞。

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

今年首季將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在未來3年推出3千張服務券,以「錢跟人走」模式,為有需要長者提供選擇。至於「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政府會額外增設2千張服務券,支援身體機能有中度或嚴重程度缺損的長者居家安老。他又說,包括邀請「關愛基金」考慮推行試驗計劃,支援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後離院的長者及身體機能有輕度缺損的長者。

政府會延續「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3年,讓輪候入住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長者,選擇入住由香港非政府機構分別在深圳和肇慶營辦的兩間安老院舍。當局亦會在「廣東計劃」下,再「一次性」在1年時間內,豁免已移居廣東省的合資格長者需於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1年的規定,並推出「福建計劃」,向選擇移居福建省的合資格長者每月發放「高齡津貼」。至於《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報告,梁振英預期今年第2季完成。

注資1億元予「創業展才能」計劃

政府為殘疾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將額外注資1億元予「創業展才能」計劃。政府會透過獎券基金,向「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注資3億元,在社區建構互助網絡。

增加240個寄養服務名額

政府會提供額外資源予日間及住宿幼兒照顧服務和學前康復服務單位,提高幼兒工作人員的薪酬,亦會提高各項寄養服務津貼,並分階段增加240個寄養服務名額。

政府會豁免特殊幼兒中心的服務費,為協助這類兒童及其家長,讓正輪候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毋須入息審查可獲「學習訓練津貼」,亦會為特殊學校提供額外津貼,協助照顧全時間依賴呼吸機的學生。

反對向所有長者提供劃一的退休金額

退休保障方面,長者有不同需要,如果政府不論貧富地向所有長者提供劃一的退休金額,只會分薄有需要長者可得到的支援,指出退休保障不應一刀切。20年後本港有3分之1人口為長者,社會必須為退休保障做好準備。經諮詢公眾後,政府認為,應沿用現行多支柱的退休保障制度,並在確保制度可持續和可負擔的前提下,加強每根支柱的效能,包括改良強積金、加強社會保障支柱,和協助長者應付醫療開支等。

逐步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對沖」

政府建議逐步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對沖」,政府會在未來3個月與相關人士討論,並於6月底前敲定方案。建議有3大元素,包括僱主在建議實施日期前的強積金供款,將獲「豁免」,不具追溯力;並建議實施取消對沖後,降低計算遣散費或長服金款額的工資比例,由目前每月工資的3分之2,下調至一半。施政報告亦提到,取消對沖令僱主的支出增加,但「豁免」安排和政府的補貼會有助減輕影響,政府會由建議實施日期起的10年內,分擔僱主的部分額外遣散費或長服金開支。

政府建議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提到僱主需要撥備應付長期服務金,預計未來10年政府可能因此少收180億元稅款。至於政府在取消「對沖」的第11年起,不再補貼僱主,政府每年將少收高達26億元稅款,預計稅收損失會持續下去。

政府建議改良強積金制度、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3根支柱,未來10年涉及的額外經常性開支平均每年超過90億元,另有一筆過開支60億元。

長生津外加一層高額援助

政府建議在現有的長者生活津貼,增加多一層高額援助,資產不多於14萬4千元的長者,每月可申領3435元的援助。政府亦會放寬現行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由現時單身者的22萬5千元,上調至32萬9千元。政府預料,以上兩項措施首年將有約50萬名長者受惠。

政府會取消俗稱「衰仔紙」安排,讓長者以個人身分申請綜緩,並將領取長者綜緩的合資格年齡,提高至65歲,新政策實施前正申領綜緩的60至64歲的長者不受影響。政府亦建議,將長者醫療券的受惠年齡降至65歲,他們每年可獲得2千元私營基層醫療津貼,將有額外40萬名長者受惠。至於75歲或以上、資產不多於14萬4千元的長者,將可免費使用公立醫院及診所服務。

致力在任期內訂定合適工時政策方向

標準工時政策方面,《施政報告》提到,標準工時委員會將於本月底任期結束前,向政府提交報告,政府考慮意見後,會致力在本屆政府任期內,訂定合適的工時政策方向。

撥款1.25億推動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

在教育方面會提供一筆過撥款合共約1億2千5百萬元,推動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施政報告亦提出在每所公營中學提供一筆過20萬元的額外津貼,促進學校推行與STEM教育相關的校本計劃。政府又會在試行在職中學教師帶薪境外進修計劃,參與為期1至3個月的特定課程或駐校工作體驗,計劃為期3年,預計約150名教師受惠。

就預防學生自殺及加強學生心理健康,下學年開始,為公營普通中、小學提供的「學習支援津貼」將涵蓋有精神病患的學生。

在專上教育方面,政府決定由2018/19學年開始,把「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恆常化,資助學生修讀指定自資學士學位課程,資助學額亦增加至3千個。政府亦會推出5億元配對基金予自資院校申請。

政府已選取一幅位於茶果嶺的土地供職業訓練局興建校舍,亦原則上支持職訓局在其青衣的土地上,興建飛機及航海工程中心。

將灣仔運動場用作會展用途

政府會大量增加體育設施,未來5年增建或重建26個體育及康樂設施的項目,另外為15個項目作技術可行性研究,為開展工程做準備,包括重建香港大球場。梁振英建議最快在2019年,綜合發展灣仔運動場,計劃除會展用途外,還有潮玩和新穎的康樂及體育運動設施等。貿發局將作可行性研究,當局會適時諮詢灣仔區議會等。他又說,會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加強體院培育香港精英的工作。

西九文化區內酒店、辦公室和住宅收租營運文化區

為確保西九文化區支持長遠文化藝術基建和發展需要等,會將區內酒店、辦公室和住宅發展權授予西九管理局,管理局可透過公開招標等方式收租,持續營運文化區。

醫療衞生政策方面,面對人口老化和市民期望,要及早規劃醫療服務,會考慮進一步增加本地大學醫科學額。梁振英相信未來醫療服務足以吸納新畢業生,亦會繼續按需要以有限度註冊聘請非本地醫生。政府將於今年初完成首個全港醫療人力規劃和發展策略檢討,確保人手長遠穩定供應。

額外撥款20億給醫管局增加設施

去年的2000億元10年醫院發展計劃,有多個項目已經開展,今年初會有1間私家醫院落成。政府在2017/18年度會額外撥款20億,作為醫管局的整體經常性開支,增加公立醫院的病床、手術室節數、內窺鏡、放射診斷和門診等服務。

政府會在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條例草案和加強規管私營醫療機構的條例草案,並落實自願醫保計劃的具體安排。醫委會受制於現行法例,投訴個案積壓和處理程序長的問題日益嚴重,希望可以改善投訴處理機制、增加業外人士參與和延長非本地醫生的有限度註冊。

「初生嬰兒代謝病篩查先導計劃」取得成效,計劃在17/18年度下半年開始,分階段擴展篩查服務到全港有產房的公立醫院。「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及「疫苗資助計劃」,本年度試行擴大計劃範圍後,17/18年度會成為恆常計劃。

政府亦會推出戒煙服務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由家庭醫生協助戒煙,並研究立法規管電子煙。另外會成立常設諮詢委員會,跟進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

將軍澳預留土地建中醫院

政府決定出資興建中醫醫院,由非牟利團體推展和營運,又會繼續推動中醫藥發展。梁振英說,中醫院位於將軍澳的預留土地,由醫管局協助招標挑選合適團體負責。他說,香港中醫藥根基深厚,有條件進一步發展,會繼續支援中藥科研發展,支持業界開發創新。

前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位於科學園的臨時檢測中心會在今年首季起分階段運作,包括籌備世界級數碼化中藥標本館、繼續建立中藥材參考標準和開展中藥生物化學技術研究。

增撥食安中心人手及加強供水系統物料監管

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有助擴闊供港食物來源,但亦為食安監管帶來挑戰。他說會增撥食安中心人手、提升資訊科技系統,優化現有食物入口管制和監察工作。政府正跟進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建議,會就引入食水安全法例提出建議,和提出修訂《水務設施修例》,包括檢視內部供水系統設計和建造者的責任,加強政府內部的供水系統物料監管。

梁振英表示,已在東涌及洪水橋物色地點興建公眾街市,會繼續尋找新合適地點,並改善現有街市設施。他指,政府在改善環境衞生取得一定成效,並將每年額外投入1.19億元,加強清潔環境及執法檢控工作。

過去幾年增加了58.9萬個新骨灰龕位,將會就餘下9個項目諮詢區議會。政府亦會在下年度起,向區議會「社區參與計劃」增加撥款1億元至每年4.61億元。

去年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比前年下跌4成,提出免遣返聲請的人數減少近4分1。政府正研究修訂《入境條例》改善審核程序,亦將修訂法例,減少洗黑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

籌辦連串大型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活動

政府正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籌辦一連串大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活動,特區政府駐內地及海外辦事處亦會在全球超過80個城市舉行慶祝活動。

政府全力維護法治銳意打擊貪污

梁振英說,香港回歸以來,按照《基本法》規定落實「一國兩制」,又說司法獨立獲《基本法》充分保障。政府會全力維護香港的法治,同時銳意打擊貪污,不管涉案人士的背景身份,廉署都會秉公執法。另外,梁振英提到,關心各級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會不時檢討,政府將加強為公務員提供臨床心理服務,並增設專科牙科手術室。

 

發佈於 時事政治
By 2017-01-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