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鼓浪嶼值得一遊嗎?

2017-03-25 10:30:11
劉稚茸

香港輕新聞特約編輯,資深傳媒工作者。

筆者供圖 筆者供圖

廈門著名寺廟「南普陀」,不收門票,亦不開殿門,更贈送客人一炷免費清香,在網上被人稱讚是良心寺廟。擁擠的人頭在大殿外晃動,究竟可以看什麼?

旅遊的真諦到底是什麼?看風景?看風土?品美食?探幽秘?發思古之情?還是瘋狂採購,大灑金錢,顯擺自己終於練成人上人的土豪氣派? 無論秉持何種心態,大約不外乎追求嚮往已久並終於可控的生活方式。

對我而言,旅遊目的是探究別人與我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歷史文化,風景民俗,所以很愛看博物館、民俗村之類。看風景不能太辛苦,記得一年在雲南,乘車五六個小時去看一棵大榕樹。其實尖沙咀海防道每一株榕樹都比它漂亮,真是哭笑不得。黃果樹大瀑布夠有名吧,千辛萬苦走到跟前,傳說中的瀑布在旱季沒有多少水,很遺憾。

反是南雄珠璣巷,風景很一般,但是有四百多家各姓祠堂佔據整個鎮。劉家祠堂雄偉過人,又有很多歷史書賣,值得一去。偏偏沒有去過廈門和鼓浪嶼。

鼓浪嶼,我終於來了

你以為的鼓浪嶼應該是這樣的:百年前鼓浪嶼是萬國殖民地。荷蘭領事館在日光岩下的大別墅。人跡罕至,略顯蕭瑟。 (筆者供圖) 你以為的鼓浪嶼應該是這樣的:百年前鼓浪嶼是萬國殖民地。荷蘭領事館在日光岩下的大別墅。人跡罕至,略顯蕭瑟。 (筆者供圖)

中國各類島嶼中,鼓浪嶼以它的小巧精緻而聞名。上學時有一篇介紹鼓浪嶼的課文,印象深刻,想像中綠樹掩映下的古舊樓房,家家窗戶飄流出鋼琴聲,遠遠有海濤拍擊沙灘的催眠浪聲相伴,太醉人了。神往久矣。但多少年來,偏偏錯過這個聞名的小島一遊。

兩百元從福田到深圳北站,七人座中間加上一張塑料矮凳,就裝下八人直奔北站。繼續在亂哄哄中克服了排隊、安檢、檢票等等麻煩,最後登上火車。一坐下,火車哐當一下開車了,有驚無險。

鼓浪嶼街頭一景:這裡和上海普通民居很相像 。(筆者供圖) 鼓浪嶼街頭一景:這裡和上海普通民居很相像 。(筆者供圖)

此行程有三部分值得說說:主題是方圓不足2平方公裏的鼓浪嶼小島。從廈門有三條路線的渡輪碼頭,短則十來分鐘,長途需要半小時。每一道線路的每一條船上都滿是遊客,半小時的船程不少人站著,座位也沒有。據導遊介紹,現在是限制上島人數了,每天最多不能超過七萬人上島!從前是十萬人,所以現在是好轉了。

碼頭上有一組百年前的老照片供人對比遐想——當年殖民者在這裡興建別墅、度假屋,荒涼中帶點憂鬱。現在全變了,每間舊屋都是餐廳,小賣店,嘈雜世俗,還有一些收費參觀的所謂豪宅,門票88元人民幣!那些兩三層樓的普通平民房子,和上海租界居民的房子差不多,等級明顯比上海低幾級,不像上海外灘那一帶的雄偉大氣,真失望。

林巧稚:中國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鼓浪嶼是她出生地。(筆者供圖) 林巧稚:中國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鼓浪嶼是她出生地。(筆者供圖)

島上應該是有些博物館的,例如鋼琴、貝殼、漆畫之類,導遊帶著充軍一般前行,當然沒時間參觀,去了半坡上林巧稚故居紀念館。林巧稚一生未婚,手中接生過五萬個孩子。她是中國近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五十歲以上的中國人應該人所皆知。她家能在鼓浪嶼有一個房子,又在1900年代讀協和醫院的博士,家境一定非同凡響。

筆者供圖 筆者供圖

導遊帶去買土特海產,鰻魚乾,紫菜,蜆乾,在眾人起哄之下,買了不少,估計回香港得丟掉一半。現在又不上班,大家也外出旅遊,見慣世面,贈送都困難。珍珠現開殼現穿洞,一串手鍊才10元錢,即食紫菜一袋兩片,還要加一包防潮劑,一片才1.5寸見方,不明白算是什麼生意,專賣防潮劑似的。廈門特產餡餅,紅綠豆沙、肉鬆、芋頭、鹹蛋黃,也很膩,也很甜,現在口味淡了,都感覺不好吃!

本地名吃土筍凍

著名的小吃土筍凍(後),望潮(小魷魚)。(筆者供圖) 著名的小吃土筍凍(後),望潮(小魷魚)。(筆者供圖)

晚餐自理。我邀請導遊帶我們去試試地道的廈門菜:一要做得好吃,二要乾淨衛生。帶去一家四星級酒店餐廳,吃到了傳聞中的土筍凍、望潮、苦螺羹和蚵仔煎。每人一百元人民幣,還真貴的。吃的方面,無非是食材奇怪和做法奇特,或者是擺盤方法奇特。沙蟲、小魷魚和苦螺是沒吃過的三種食物,福建台灣的蚵仔煎和潮州人的蠔仔餅差不多,但蠔仔餅好吃很多:蠔仔多幾倍,粉漿也香,實惠很多。

奇特的苦螺羹,螺肉輔以蛋白、茭白丁之類的稀羹。明火上桌。(筆者供圖) 奇特的苦螺羹,螺肉輔以蛋白、茭白丁之類的稀羹。明火上桌。(筆者供圖)

畬族文化民族村

畬族遊耕民族,自稱是蚩尤後代。清朝時認為是瑤族的一支,1956年才確定是獨立的少數民族。全國有畬族70萬人,他們原居地是廣東潮汕,一千年來慢慢向東南西北方向遷徙,所以福建的畬族來源就是廣東。廣西也有畬族,福建和浙江也有畬族;我沒有到過廣東的畬族文化聚集地。原先行程沒說有畬族文化參觀,臨時起意去了那裡,倒是比較合我心意。

畬族有四大姓,盤、藍、雷、鍾。剛到香港就認識一位盤姓的畬族朋友。記得電視裡有個女主播也姓盤,那她肯定是畬族了。據說畬族喜愛銀器,手工製作精美。真金白銀不怕買,有買貴,沒買錯。花了一千元人民幣買了手串,回香港比比價錢,還是合算的。

筆者供圖 筆者供圖

表演竹竿舞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表演巫術倒是少見了。一缸裝入八斤大米,用秤桿直插進去,然後提起秤桿,居然被米吸住了,不會掉下來。這就表示風調雨順,然後把米倒在盆裡,告訴大家,無花無巧,秤桿就是插在米裡可以憑空吊起八斤重的米缸。

秤桿插進米缸,竟然可以靠米吸住秤桿,徒手提起8斤重米缸,巫師認為吉利之兆。(筆者供圖) 秤桿插進米缸,竟然可以靠米吸住秤桿,徒手提起8斤重米缸,巫師認為吉利之兆。(筆者供圖)

中國那麼大,我想去走走。不過鼓浪嶼就此一次。明天又跟資深傳媒人百餘人去潮汕美食團,那也是向往很久,卻總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這篇鼓浪嶼+廈門就匆匆結束了。有時間可以補充幾張「最美的校園——廈門大學」照片,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陳嘉庚辦的大學 。校園裏有露天的啤酒屋,這算不算是最美的理由?

原文於2016年4月發佈在作者博客,輕新聞獲授權轉載。

發佈於 文化生活, 旅遊
By 2017-03-2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