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獅城執政大勝 香港何懼普選

2015-09-15 14:15:18
戴慶成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副主席

12015201_1111421928869206_5197709032448826505_o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p.sg

被視為新加坡建國以來競爭最激烈的新一屆國會選舉,在上周五徐徐落幕。執政人民行動黨最終大獲全勝,令國內外許多人跌破眼鏡,社交網絡上不少人都對這次選舉結果感到震驚。

人民黨逆轉勝 靠天時地利人和

的確,綜觀此次大選前夕,人民黨一直被各種不同民生議題衝擊,加上反對黨聲勢持續上漲,均令人民黨的選情被看低一綫。但結果竟然是人民黨得勝,而且還贏得很徹底,得票率比上屆大幅增加近十個百分點。箇中原因,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人民黨精心策劃,在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力部署。

人和方面,人民黨故意把大選提前安排在9月舉行,在戰略上完全有利該黨選情。一方面,李光耀去世還不到半年,國民對他仍有一份難捨的感情。而接着的8月國慶,新加坡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大漲。人民黨借着紀念李光耀和其他老一輩政治家人對新加坡的貢獻這個機會,順道曬出多年來的執政政績,驅使不少選民把票投給該黨。

另一方面,今年的大選投票日是9月11日。14年前的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這個特別的日子難免讓一些新加坡人聯想起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進而也給人民黨增加了選票優勢。

地利方面,行動黨設計了一套非常有利於自己的選舉制度,如保障少數族裔權益的集選制,其實是對執政黨有利的。而政府在大選前重新劃分選區,將反對派佔優勢的選區打散,也令人民黨可以輕易在選舉中站於不敗之地。

最後是連上天也幫助了人民黨。投票前夕,新加坡出現了今年以來最嚴重的空氣污染,從鄰國飄來、籠罩在新加坡上空的煙霧,讓不少新加坡選民都認為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執政黨,才能與鄰國討價還價。

反對派氣勢盛 嚇怕選民

不過,以上因素卻無法解釋一個現象:近年新加坡國民對執政黨的不滿的確愈來愈高。在投票之前9天的競選活動中,反對黨所舉行的群眾大會幾乎場場爆滿,規模也遠大於人民黨的集會,似乎反映了新加坡人的民心思變。

事實上,在246萬個選民中,大部分年輕的新加坡人都對人民黨的一黨主導制度不熱衷,更傾向於多元化的政治。習慣家長式統治的人民黨似乎還沒想到如何拉攏年輕選民,在這方面流失了不少年輕選票。

而據筆者所知,外界在投票前夕普遍不看好人民黨選情,有地下莊家開出的賭盤是人民黨會輸掉不少議席,而人民黨內部也有不少人對選情悲觀。種種迹象都顯示,本屆選舉有可能成為新加坡由一黨主導轉向多黨制度的分水嶺。

在此情況之下,執政人民黨最終「逆轉勝」的唯一解釋,或許是因為反對派氣勢過盛,反而嚇怕了選民:新加坡人雖然對人民黨不滿,卻更害怕改變,更擔心國會過多反對聲音會變得混亂,影響國家發展。於是許多人作出了平衡,依然把票投給熟悉的人民黨,保持現狀。

李顯龍下屆引退 人民黨有隱憂

此因,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明白到,新加坡只是一塊彈丸之地,自然資源匱乏,人口密集。是已故開國總理李光耀力挽狂瀾,駕馭着新加坡這艘船克服了諸多困難,新加坡才能夠成為亞洲經濟大國。一旦領航的團隊出現分化,將會阻礙新加坡的前進。

更何況,人民黨一向以廉潔及民生建設著稱。而新加坡人在政治和民生議題即使有不滿,人民黨又能反省改進,在過去幾年推出不少措施回應國民訴求。新加坡選民普遍仍然希望新加坡繼續由人民黨領導。

如此一來,新加坡反對黨就面臨着一個困境:一方面,新加坡選民心裏渴望改革;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害怕人民黨影響力下降,新加坡會變得民不聊生。在此情況下,選民對在野黨的支持實在有限。這對反對黨來說,才是最可怕的夢魘。

當然,人民黨並不是沒有隱憂的。新加坡是個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一旦外圍經濟下滑,不滿的選民很容易在下一屆大選轉投反對黨陣營。而且,現任總理李顯龍已宣布將於下一屆引退,下任新加坡總理潛在的數位熱門人選表現尚可以,但與李光耀老一輩政治人物的威望仍有很大的距離。如果人民黨內部沒有一個強大的領導,恐怕將再難獲得國民支持。

網絡聲音 未必代表主流民意

對本港而言,本屆新加坡大選或許有兩點啟發:一是從近年大選來看,新加坡選民並沒有「為反而反」,表現理性。相比之下,港人的教育程度和新加坡人一樣高,也有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只要中央政府願意,本港絕對有能力實行普選。

二是社交媒體的作用。大選期間,網上反對人民黨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事實卻是,社交網絡的聲音未必可以代表現實的主流意向,支持人民黨的選民大有人在。放諸本港現在的政治環境脈絡,「佔領運動」後冒起林林總總的年輕人團體,網絡上也是一面倒地反對政府。但須知道,年輕人不是社會的主流,其投票率更遠低於其他組別。網絡對本港選舉能否發揮重大影響力,恐怕仍有待觀察了。

《經濟日報》,2015年9月15日

By 2015-09-1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