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李永峰:佔中、互聯網、歷史終結的隨想

2015-09-28 18:05:33
香港輕新聞資料圖片 香港輕新聞資料圖片

 

在耶拿,當黑格爾親眼目睹拿破崙跨上馬背時,意識到歷史已經終結。

以拿破崙/法國大革命來劃分,之前可以稱之為古代社會,人類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承認了主人的存在,人類歷史在主奴對抗的結構中被創造出來。佔據主人或偽主人地位的,有領主、皇帝、上帝等等。但拿破崙/法國大革命之後,現代社會裡,人類通過絕對知識、理性和科學,獲得了自我意識,「同時接受作為人類,作為一個終有一死的存在者的有限性」,從而擺脫了對主奴體制的依賴,取消了對主人角色的承認。

20世紀30年代,來自俄國的科耶夫,根據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主奴辯證法」的解讀,認為未來和歷史不再屬於主人,而是屬於勞動著的奴隸。主奴鬥爭(奴隸追求打敗主人並取代主人角色)的歷史已經終結,世界走向普世且同質。其轉折點,就在拿破崙跨上馬背的那一刻。

美國學者福山,輕率地將科耶夫的「歷史終結論」詮釋成為「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制度打敗挑戰者、獲得了勝利。福山的詮釋很快便遭到現實的嘲諷。實際上,黑格爾-科耶夫意義上的「歷史終結」,正在到來,遠未結束。世界依舊在走向普世且同質,而不是已經抵達普世且同質。

在後拿破崙時代,有兩大勢力,嘗試著重新確立主人的身份,影響「普世且同質」的世界趨勢。一是民族國家,二是階級共同體。

民族國家與階級共同體主導了整個20世紀的政治發展,但他們不斷遭遇獲得了理性的「自我意識」的質疑。下一個百年,他們必將邊緣化。已經獲得自我意識的奴隸,從主奴體制中解放出來,唯有平等的思想——奴隸(人人)生而平等——可以成為他們彼此交往、締約的基礎。而平等,則意味著不止要取消對主人的承認,也要取消對中間人、代理人的承認。

「勞動著的奴隸」為了把握屬於他們的未來和歷史,也在不斷挑选和光大一切可以確保他們地位的技術手段,這些手段可以幫助他們打敗各種偽主人、中間人、代理人等等,比如我們都在用的互聯網。

我們已經可以斷言,在今天,互聯網會成為推動世界走向普世且同質的一個重要力量。互聯網的核心在於,擺脫中心(偽主人、中間人、代理人),直接進行對接,它也會成為挑戰新的謀求主人地位的野心力量的工具。但藉助互聯網這件工具的自我意識的集合體,目前始終還是受到包括民族國家在內的各種暴力力量壓制。

遭到警察清場的香港佔領中環運動,最核心的思想遺產,恐怕是其「沒有大會」的呼籲。佔領者拒絕一切代表。他們將互聯網中「去中心化」的行為規則,直接複製到了運動現場。短期來看,這當然是佔中運動政治失敗的一個原因,這與過去幾年中,從伊朗「Twitter革命」到北非「茉莉花革命」中的失敗一樣,「去中心化」的革命者無法將借助互聯網而產生的政治能量直接導入政治鬥爭中,而只能將其停留在廣場,這導致廣場之後,主導政治發展的依舊是那些民族、階級及宗教的力量。依舊是代理人與中間人在操弄未來。

但是,「沒有大會」的政治,正在試錯中發展。曾一度以「青年黑格爾」派中一員而聞名的馬克思,在因《萊茵報》一案而流亡巴黎後,發明了「工人階級」的概念,從此相信未來革命的主體將是工人階級,並掀開了後來工人階級波瀾壯闊的政治鬥爭。只不過,後世發展證明,工人階級難以堪此大任。那麼,今天,在進入「去中心化」鬥爭的時代,誰會成為革命的主體呢?或者,革命還有主體嗎?沒有主體的政治該如何進行?

普世且同質的世界趨勢不可阻擋。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雖然無法達成改變「2017政改方案」的目標,更不足以撼動民族國家的力量,但是,這場運動對於互聯網這件工具的依賴,在歷史走向終結的過程中,或許也可記上一筆。

原文刊於作者博客,《香港輕新聞》授權轉載。

By 2015-09-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