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盤點】圖文回顧香港教育政策

2017-07-01 12:00:51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971188_614336241932119_850916994_n

【香港輕新聞】教育政策一向是市民關注重點,今屆政府亦多次因教育相關的議題,備受社會批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甚至得名「唔得掂」。本港自開埠至今的教育政策經過怎樣的變革?學制改革過程如何?「八大」格局怎樣形成?香港輕新聞以圖文一一梳理。

3 4 5 6

香港開埠初期:

佔領初期,因為香港當時缺乏資金和人才,殖民政府並沒有在香港建立正式的教育制度,只是鼓勵私人和教會辦學,當中教會學校的發展相當迅速,勢力大。因此,當中央書院成立,開始監管受資助的院校,代表著港英政府開始重視教育行政權,試圖扭轉宗教對教育的壟斷。

同期,軒尼詩期望發展專上教育,研究將中央書院改為大學專科學校,但負責計劃的委員會認為香港需要的是商業人才,不予以考慮,而香港第一所專上學院是私人創辦的西醫書院。

二十世紀初:

香港教育最大的變化是開始重視華人和中文教育。彼時中華民國成立,大量清朝遺老來港,開始從事教育事業,促使中文學校出現;同時,港英政府接受外部意見,認為政府不應只為少數上流社會人士提供教育,更應重視佔人口多數的華人,但英文教學和精英教育的政策仍未有太大改變。

而私人力量仍是推動香港教育發展的主要動力,甚至中學生入讀大學的考試(中學畢業會考)都是由港大推出,隨後被政府接管。

二十世紀中期:

香港淪陷後,港日政府大力推行日語教育,以宣揚大東亞共榮圈為宗旨。因此在香港重光後,民族主義反撲,大量私立學校和親北京的左派學校紛紛創辦。同時,淪陷期間大量校舍被毀、書記散失,又有大量難民湧港,令學校數量和學額供不應求,港英政府為此擬定「十年建校計劃」,希望在十年內提供足夠的學位收容適齡的小學兒童和希望升讀中學的學生。但這項計劃因受到中國大陸政權的變更而無法適應;同期,剛英政府亦要竭力消除左派學校的影響。

1970年,港督戴麟趾於《施政報告》宣佈翌年起實施強迫小學義務教育,並制定《入學令》,規定對不送子女上學的家長之刑罰,是香港教育史上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強迫教育更在麥理浩上任後,拓展至9年。

這一時期的中小學教育發展迅速,而高中和專上教育有限,一大突破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以及職業教育和師範教育首次開始大規模推廣。

回歸前夕:

隨著中學教育的普及,時至80年代大學學位不足的情況開始凸顯。六四事件後,商界擔心97會令人才流失,港英政府亦發覺民主發展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政府開始大力推動高等教育,包括擴大兩所大學的學額、籌備科技大學,和升級理工學院、浸會學院及城市理工學院。不過快速擴張造成供過於求,亦埋下現在畢業生難搵出路的潛因。

同期另一個顯著變化是,教育界人士開始變得敢言,因文憑教師爭取薪酬運動,促成教協誕生。更在立法局引入推選界別代表的功能組別後,教協代表進入立法機關,自此政治力量對港府教育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

回歸後:

主權移交後,1998年開始推行「母語教學」,政府強制大多數公營中學改用中文教學,只允許保留114間作英文教學。不過此項計劃推行一波三折,家長仍視英文學校質素高,且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節節下跌,令輿論質疑母語教學的成效。

學制方面,特區政府計劃推行「三三四」,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有評論分析,實行「三三四」在政治上有非殖民化的考量,代表香港脫離英國殖民影響,背靠中國。

前特首董建華於2000年的施政報告指,要在2010年或之前讓六成高中學生接受大專教育,副學士應運而生。但與學士學位的接洽問題,成為大量副學士學生遇到的難題。曾蔭權時期的重大改革,則包括推出幼稚園學券和提供12年全面免費教育。而梁振英任內,則因國教風波和小三TSA,相繼引起社會爭議和不滿。

發佈於 輕盤點
By 2017-07-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