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中教科書不提《開羅宣言》遭國台辦批評

2017-07-13 08:39:03
龍藝祥

香港輕新聞副總編輯

 

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 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1943年11月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制定戰後秩序。

 

 

【香港輕新聞】台灣在預定2019年實施的高中社會科新課綱不再提《開羅宣言》,官方網站亦撤除相關內容一事,被指是蔡英文政府推動去中國化的其中一項政策,引起北京國台辦不滿。

馬曉光:台灣去中國化措施都是徒勞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昨日(12日)下午發出新聞稿,引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媒體詢問台灣在預定2019年實施的高中社會科新課綱不再提《開羅宣言》。馬曉光說,《開羅宣言》是日本在二戰投降後,中國收復台灣、澎湖等的國際法依據。「任何企圖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地位的圖謀都是徒勞的」。

《開羅宣言》是二戰重要國際文件

馬曉光說:《開羅宣言》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國際文件。《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他表示,中、美、英三國簽署,後來又有前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明確宣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這成為日本投降,中國收復台灣、澎湖等失土的國際法依據」。

台灣外交部:大多數國家及學者均予以重視

台灣外交部前日(11日)表示,開羅會議1943年11月23至27日在埃及首府開羅召開,會後中、美、英三國領袖約定於同年12月1日發表「開羅宣言」,其中要求戰後日本「須將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四省、台灣與澎湖歸還中華民國」,各國事後均尊重此一歷史事實。外交部說,《開羅宣言》是各國領袖達成共識的一項國際書面文件,雖無「條約」之名,但其內容及原則在之後各項戰後秩序安排的國際文件中一再被引用,世界大多數國家及學者均予以重視。

《開羅宣言》是蔣介石代表中國與美英商談戰後秩序

《開羅宣言》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後,在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對日作戰的新聞公報。

四國會議分別在開羅及德黑蘭召開

1943年8月,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會議中,討論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問題。之後,羅斯福策劃召開中、英、蘇及美四國首腦會議。但是蘇聯與日本訂有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表示史達林不參加有蔣中正與會的國際會議。最後羅斯福與邱吉爾商定,將四國會議分成兩部分召開。第一部分是沒有史達林參加的美、英、中在埃及舉行的開羅會議。第二部分是沒有蔣介石參加的英國、美國、蘇聯在伊朗舉行的德黑蘭會議。

為徵求史達林的意見,開羅會議所制訂的新聞公報並未簽字,而開羅會議結束後第二天(1943年11月30日),羅斯福、丘吉爾即刻前往德黑蘭,同史達林會晤。當邱吉爾詢問史達林是否已看過在開羅會議所制訂的公報,史達林回答稱他「完全」贊成「公報及其全部內容」,並明確表示:這一決定是「正確的」,「朝鮮應該獨立,滿洲、台灣和澎湖等島嶼應該回歸中國」。翌日,中美英發布「新聞公報」,即一般常說的《開羅宣言》。

發佈於 時事政治
By 2017-07-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