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擂台】覆核刑期促非建制團結?泛民本土有機會整合?

2017-08-21 14:41:5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反改判遊行

【香港輕新聞】上周末,有兩件新聞引輿論關注: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石永泰日前接受多家媒體專訪時,都就「雙學三子」的判決發表看法;昨日,有組織在灣仔盧押道發起「聲援在囚抗爭者,抗議政治迫害」遊行。今日,有不少媒體人對石永泰言論進行評點;另有政圈人士認為,昨日遊行反映未來泛民與本土派有望合作。

石永泰接受有線電視《明報》《香港01》等傳媒採訪時認為,參與公民抗命的人應已作好受罰甚至監禁的心理準備;又批評社會上建制和非建制都有不少人對法治抱有兩套標準,當判決不符合自己立場時便高呼「法治已死」,認為許多時候「法治受到挑戰的假象是自己整出來的」,「講多幾次就真的死」。

各界對於石永泰的言論看法不一。《明報》引述曾參與昨日遊行的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對石永泰所言的回應,強調「雙學三子」被判囚並非「輸打贏要」,又言三人所受刑罰與控罪與他們的行為不成比例;他續稱已「有心理準備會被大規模清算」,並不後悔此結果。

《信報》社評則認同石永泰言論中提到有指控稱香港法庭「染紅」,是與早前七警案中「洋人法官私通外國」言論「一樣的廢話」,又稱無論被告屬何陣營,若不服判決理應上訴,卻不應將法庭污名化。文章認為,法庭及法官表明「不樂意判有抱負年輕人入獄」,同時也履行向市民普及「行使權力需守法」的職責,就不應被抹黑為「三權合作」,更不應被無理攻擊。

傳媒人林彥邦今日在《蘋果日報》的撰文則對石永泰所言進行反駁。林彥邦指,公眾並非對「某個法官」在「一宗案件」的判決不滿才質疑「政治干預」或「法治已死」,而是對多年來政府部門選擇性執法、立法機關「選舉」名不副實等情況的抗議。林彥邦續指,即使希望公眾對法治保有信心的人,也會承認「香港法治岌岌可危」;否則「司法界黑衣遊行」等事件也不會產生。

另一邊廂,經過昨日的反對改判囚遊行,不少政界中人對未來民主派的發展產生新的看法。據《明報》「聞風筆動」李先知專欄透露,有泛民人士對昨日遊行的人數與氣氛感到驚喜,認為重新感受到在近年各大遊行中丟失的民眾熱情。李先知引述某溫和泛民觀點,稱兩案改判與周日遊行對整個民主派走向是好事:提醒激進派日後抗爭需更聰明,亦點醒主流泛民不能獨善其身,預料日後泛民有望整合。

李先知又引另一主流泛民看法,稱相信政府打壓是出於「對年輕人恐懼」,因此泛民應嚴肅考慮將來補選時「送更多年輕人入議會」。而昨日遊行中岑敖暉亦曾形容,從該次遊行規模可看出「風暴已席捲全港民主派」,形容行動預示泛民與本土派合作、共同對抗政治打壓的「好開始」。

《信報》余錦賢就稱,昨日遊行社會反映熱烈,甚至較早前DQ四議員時更群情洶湧;並轉述協助DQ案眾籌的「守護公益基金」發起人鄭宇碩說法,認為兩宗加刑案件與遊行情況一定會刺激到市民為DQ議員捐款的意願,令幾名議員能順利與政府對簿公堂。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7-08-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