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頭巾被禁上課 香港的少數族裔仲有咩困境?

2017-09-18 18:28:04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日前,有媒體報導指東涌一間中學不容許穆斯林女生戴頭巾上課,由於戴頭巾屬她們宗教責任,其家長批評校方的做法令女兒感到侮辱,不滿學校種族歧視。究竟香港的少數族裔仲有咩困境?

《明報》報導,4名就讀於東涌靈糧堂怡文中學、信奉伊斯蘭教的初中女學生,上星期連日被要求到訓導處,原因是她們戴著頭巾上課,若她們要上課,便需把頭巾除下。

女生指,雖然教師及校長都傾向讓她們戴頭巾上課,但訓導老師指「校監話唔得」。後來,其家長向媒體表示,戴頭巾屬穆斯林婦女的宗教責任,不滿學校種族歧視。

報導亦指,同校的穆斯林女學生表示「已習慣踏入校門後就脫下頭巾,下課離開學校才把頭巾重新戴上」,即校方禁止穆斯林女生戴頭巾上課的規定,並非本年度才實施的安排。教育局表示,現正跟進事件,而校方表示已交由辦學團體討論。

平機會回應指《種族歧視條例》不涵蓋宗教歧視,但對於某些與特定宗教有緊密關聯的種族,宗教認同有時是種族認同的一部分。若對遵循某些宗教習俗的人帶來歧視性的影響,也可能構成間接種族歧視。

平機會2014年推出的《種族平等與校服》指引,協助學校以平等為原則,制定及推行校服規則。由於部分宗教規定信徒,必須遵守衣著守則,若他們不獲尊重,可能對平等權利構成影響。(互聯網圖片)

網民熱烈討論 「點解入基督教學校?」

對於今次事件,有不少網民認為學校做法不合理。

(圖片截自:香港討論區

(圖片截自:連登討論區

亦有人質疑,事件中的學生信奉伊斯蘭教,卻又選擇在基督教中學讀書。

(圖片截自:連登討論區)

不被了解的宗教文化?

資料指,穆斯林女性佩戴頭巾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羞體」觀念,她們穿的衣服除了用來遮羞,也是有令「真主喜悅」的重要義務。而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穿長袖衫褲或罩袍遮蓋身體,亦保護了她們不被男人窺看。另外,所有穆斯林需要一天進行五次禮拜。

《BBC中文網》曾經報導,有南亞裔穆斯林女學生在香港上學時,因堅持戴頭巾而與校方發生爭執,最後她選擇在家進行期末考試,也不願放棄戴頭巾。報導同時指出,有些香港僱主會禁止穆斯林員工進行一天五次的禮拜,「禮拜時間最多不超過五分鐘,但還是有僱主借機刁難。」

要向上流動 中文是「最難一關」?

除了信仰方面,少數族裔在中文能力較低的情況下,日常生活中亦需面對不少問題。教育局過往曾推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要求中小學按照主流中文課程調整內容,為少數族裔「補底」。

但一直支援少數族裔的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曾指,這一個架構並沒指引老師去評估非華語的學生,追上哪個「相若」水平才能算「融入」主流,「大部分工作包括服務業都需要一定的中文能力,因此他們往往只能從事以體力勞動、毋須與人溝通的工作。」

2015年,平機會成立少數族裔事務組,推動融合工作,讓他們在社會享有平等機會。平機會主席陳章明曾撰文分享一個少數族裔青年的故事:

一名在港完成中學、巴基斯坦裔的男生,報考英國GCSE中文科考試並取得最高分數,畢業後他成為了送貨員。但在上班僅一星期後,他就被辭退,原因是他無法看懂中文書寫的地址和貨單。

陳章明當時表示,「這名少年已在香港接受了12年教育,竟落得如斯景况,實在令人傷心。」他指,該名年青人的遭遇並非絕無僅有,「香港的教育制度明顯耽誤了他的時光和潛能」。

[box type="shadow" align="" class="" width=""]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現時約有58萬名少數族裔人士南亞裔人士(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及尼泊爾人)在 2016 年 是香港最大的少數族裔組群,約有 76 000 人,佔少數族裔人口的 29%。而白人是第二大組群,約有 58 000 人,佔 22%。 而 東南亞裔人士 (包括菲律賓人、印尼人及泰國人)是第三大組群,約有 37 000 人,佔 14%。

發佈於 文化生活
By 2017-09-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