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流言終結者:遼寧艦是山寨?還是續建?

2017-11-06 13:30:38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原本不太想寫遼寧號相關的文章了,因為坊間資料已很多,自己也寫過由戰略戰術要求角度的分析文章,且坊間亦不乏優秀作品(當然,廢文與謠言更多)。不過日前有友人向在下展示了信報某位專欄作者的文章

該文章主題和中國科研有關,個人不評論其觀點與立場(況且本人認為剛過600字的短文根本不能有效論證其觀點,而且只引用某大企業作例其實並不妥當),問題是,當中出現對遼寧號的描述則錯得非常厲害,足見作者連基本資料查證工作都不願去做,而文章及留言亦多顯示一般網民甚至媒體出於立場或無知,對於遼寧號有很多流言與誤解。本文將指出其中四個最常談及的流言,並嘗試逐一拆解。

一、遼寧艦是山寨貨?

首先,遼寧艦本來就是蘇聯瓦良格號(計劃代號1143.6),1985年於烏克蘭61名公社社員造船廠(今天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建,1988年下水,至1991年因為前蘇聯崩潰、烏克蘭獨立及資金鏈斷裂而停建,時船體已全部完成,但大量設備未裝好,總計而言只完成70%。解放軍2002年拿到手後,至2004年中央軍委決定續建遼寧號,並對之進行改良,至2012年正式以科研 / 試驗 / 訓練航母的名義服役。遼寧號連山寨(私自抄襲設計生產)都不是,而是「續建」!續建過程中,部分機件(如發動機)是透過不同渠道由烏克蘭及俄國進口的,部分(主要是電戰系統及武器)則是自行製造的。另外,遼寧的續建還涉及改裝,主要是改造第二層以上的艦橋,以搭載海軍的346型主動相控陣「海之星」雷達及其他國產電戰裝備;另外,瓦良格號原有的12個P-700飛彈發射井亦被拆走,改建成大型餐廳(上層)及戰情室(下層)。既然本來就是進口的一條改建軍艦,什麼時候變成山寨貨?

庫茲里索夫號和遼寧艦同位置比較

二、遼寧艦裝備受到嚴重破壞,並被炸斷了龍骨?

這也是一些軍迷或不諳現代造船知識的人常見的謬誤(「多得」早年某些具傾向性的文章和「某和」雜誌的誤導)。事實上今天的巨輪巨艦, 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龍骨, 因為現在大型船舶的龍骨和其他組件一樣, 都是一件一件組合然後焊接一起的(亦即是說,龍骨本來就是斷的)。而且愈大的船, 愈傾向使用「龍骨箱」及能受力的隔艙的設計, 以分擔船體的應力負荷。當年蘇聯造瓦良格號,其實就已採用龍骨箱及受力隔艙全部焊接起來的設計。連結是福特號的建造過程,它也是以龍骨箱焊接及搭建方式混合建造的。如要破壞以龍骨箱結構為主的船身,所需工桯是多很多的。

另方面,公開資料亦提到瓦艦的船身從未受到破壞,因為由1992年至1998年前,烏方一直有意續建瓦良格號及出售給其他國家,故一直保養船身,烏克蘭當年認為潛在買主包括印度、英國及俄國(俄國在2000年前和烏克蘭的關係不是那麼壞)。最後只是因為各潛在買主各有其考慮,沒有進一步協議而已:英印已有自己的新航母計劃,似乎不需另購未成艦來完成;而最有可能購回的俄羅斯的確有和烏克蘭協商過,但價錢實在談不攏,加上俄國在1990年代末期經濟可並未全面恢復,根本沒可能負擔第二艘航母的續建,談判最後亦不了了之。

至於其他機件的「破壞」嘛,老實講,這船停工前還有很多東西也未裝上,甚至連引擎管線都未裝齊,何來破壞呢?實際上的「破壞」主要來自烏方將部分零件拆走,留作其他船的後備零件,另外船廠亦有工人將部分設備拆走私自變賣(這是前蘇解體後十年內經常發生的事,俄羅斯當年很多船艦「跪」在港內不能正常執勤,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僅此而已。

三、瓦良格號賣給老解時,船體已經「腐蝕到透」?

談這個問題前,除要有化學知識外,也要有地理常識。尼古拉耶夫船廠位於南布格河下遊城市尼古拉耶夫,這裏距離黑海大約65公里,亦即是這船廠其實位處淡水區。泡在海水中的鋼制船身必然有銹蝕,但對船隻而言,海水對於船身鋼板的結構性破壞主要來自鹽蝕,然而,由1988年至2000年,瓦艦就是待在河流(即是淡水)上,何來嚴重的海水鹽蝕?而且公開的文件顯示,買回瓦艦時已驗過船身,發現腐蝕十分輕微,船身可還有大約40年壽命!

另一方面,雖然瓦良格號當年有不少銹跡,但細心留意一下,銹跡下面是有淺啡色底漆的,這可是保持船身不受進一步腐蝕的防銹底漆。

且就算是保存在海邊的船廠,只要保養良好(例如定期除去船底微生物,以及補上底漆),同樣不會對船身結構有嚴重影響:英軍二戰時建造的尊嚴級航空母艦,二戰末期建成後因為預算問題並沒有編入英國海軍,其中三艘丟在近岸船廠旁十年至十五年後才找到買家出售(分別是加拿大、印度及澳洲海軍),她們大部分也用上二十年以上(印度那艘甚至用到1997年),壽命足足有四十至五十年啊!(別跟我爭論英國船的鋼水好過前蘇聯云云,尊嚴級可是戰時急造輕型航空母艦,幾無裝甲,船身鋼板及隔艙要求是以勞德船社商船標準設計的,當年可只期望短期使用三年後報廢 / 改建成其他船隻)

幾條尊嚴級都是這樣給「保存」十幾年才賣給其他國家

四、解放軍有大批遼寧艦圖紙?

這個是軍事網絡界中有點歷史的傳說了,而且是越往後越發「離奇」的傳說,例如全套瓦良格號圖紙、全套烏里陽洛夫斯克號(蘇聯未完成重型航母,1991年拆解)的圖紙,甚至是幾艘前蘇聯規劃完成但未能開建的計劃艦的圖紙,並繪形繪聲地說圖紙「足足有二十幾車」云云。這個「傳說」的始作俑者,就是名義買家徐曾平本人。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烏克蘭方面的任何證實,而且遼寧號的主任設計師亦曾對購入大量圖紙的說法逐一反駁

事實上,這個說法亦完全違反前蘇聯軍艦施工慣例:前蘇聯時代為保密起見,船廠只會保留施工規格圖紙,方便日後進行大修及保養用,根本不可能擁有全套圖紙。總裝備的全套圖紙(包括裝線與裝備安裝,配重佈置等)在船隻完工後,是保存在相關設計局與莫斯科的海軍部資料庫中。

瓦艦的設計局根本不在烏克蘭,更不在尼古拉耶夫船廠,工時尚未進入內部舾裝階段,廠方幾乎肯定只有船身施工圖紙而已。而且1991年烏克蘭獨立時,為避免成為被俄烏兩國爭奪的對象,當年尚在最後試航階段的庫茲里索夫號帶同船廠俄籍技術人員及大批技術資料「流亡」到北方艦隊總部,天曉得當年是否連施工圖紙也一同帶走?

而且需要留意的是,解放軍海軍總裝備部及船廠方在2002年得到瓦良格號,2004年8月中央拍版續建,但2008年續建工作才正式展開,中間有四年時間究竟在搞什麼呢?事實上,那四年時間都是在測繪及做相應設計的改動(當然還包括搜求原廠推進系統的主要零件,或者自行設計製造一些已經沒可能取得的零件)。

船舶工程設計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你需要改裝一艘船,就要知道全船的結構及重量分布詳細情況,否則連實際的船體重心數據都不知道,你根本無法進一步做改裝,或硬改裝出來只會變成一艘可能翻沉的船。如果團隊真的有原版全套圖紙,那根本不需要花足四年時間了。事實上,亦因為有這四年的測繪工作,遼寧號才成功續建及自行改裝。

再講政治形勢。和重工地帶東烏克蘭不同,尼古拉耶夫船廠位於黑海沿岸,且大部分時間都是烏克蘭中央政府控制的,而2004年總統選舉最終由親歐美派的尤先科勝出,在這情況下,烏政府自然會阻止船廠售賣任何資料給中國了;另方面,雖然中俄關係較密切,但由於自前蘇聯解體後,俄方很多船舶相關的設計與生產部門都「關門大吉」,加諸前蘇聯海軍的電子與指揮作戰系統與老解基本不融合,你把他們相關的資料拿回來也沒有用。

寫軍事文和寫專攔有很多不同,軍事文需要更多求證、分析及技術比較,並盡量避免立場(尤其是政治立場)影響分析。然而,就個人而言,如果分析性文章(不只軍事文了)都變成只求立場不求事實的立場文,那其也沒有任何存在意義可言了。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7-11-0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