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李克強「兩張反對票」連任成最弱總理?

2018-03-19 14:34:20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全國人大會議昨日(3月18日)選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2964票贊成、2票反對、14人缺席下成功連任。輿論認為,王岐山「再度出山」以69歲高齡當選國家副主席,意味李克強繼續被邊緣化。另外,有學者分析,在習李二人關係產生變化下,李克強成為「近30年中共最弱總理」。

比溫家寶連任時反對票少十倍

昨日(3月18日)大會上,李克強經由全國人大代表票選,以2964票贊成、2票反對、14人缺席的結果,成功連任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雖然成功連任,但與習近平全票連任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以及栗戰書、汪洋分別全票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相比,多出2張反對票,甚至比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1張反對票還多。據指,在投票結果公布後,場內媒體席出現一陣驚呼聲。

不過,據《多維新聞》報導,2013年李克強首次當選國務院總理時,有3票反對,而今次連任則少了1票。此外,上一任總理溫家寶國務院總理於在2008年連任時足足有21票反對,是李克強此次的十倍。

官媒冷待 標題首次強調主席提名及任命

《蘋果日報》報導指,內地官媒最初僅以以4則快訊報導李克強連任,到下午4時24分才發長文報導。而5年前,在下午2時36分已有詳細新聞稿。

而這報導標題是「根據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提名決定李克強為國務院總理 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任命」,首次於標題強調主席提名及任命,前幾任總理如溫家寶都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報導另外提及,5年前李克強當選是「獨立成稿」,今次官媒卻將其連任與其他官員當選的消息放於同稿。

報導引述《明鏡》創辦人何頻指,中央將淡化總理記者會,「少連線,少現場直播,少評價分析」,不炒熱記者會。他分析,李克強現時弱得連辭職都做不到,辭職會被視為對抗習近平。

 

翻攝自:人民日報

歧山復出 李克強被邊緣化

另外,69歲高齡的王岐山以2,969票贊成、1票反對當選國家副主席,較前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2013年當選時,所獲得2,839票贊成、80票反對及37票棄權的得票率高,各國學者對於王歧山的復出的影響,有不同評價。

路透社引述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分析,考慮到與習近平之間的密切關係及國際政治經驗,王岐山或會比他的前任李源潮具有更大影響力。

而美國邁阿密大學中國政治研究學者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向《華爾街日報》表示,習近平在聚集權力後,應該會需要一個他可以完全信任的老部下,「這當然也意味著李克強被進一步邊緣化」。

《衛報》引述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分析,李克強逐漸被邊緣化,國務院重要部委的領導人都由習近平親信出任,剩下給李克強擴大影響力的空間已不多。

習李關係產生變化 學者:連任意義不大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日報》表示,李克強是近三十年中共最弱總理,他獲連任只是習近平認為「留他無害」。他指出,中國未來經濟有可能轉差,習為免威望受損,影響連任,屆時有可能推名義上管經濟的李出來做「擋箭牌」,甚至罷免他自保。

《德國之聲》引述內地政治學者吳強分析,李克強是否會被削權,或需要在兩會結束數月後才能作出準確判斷。不過,他認為,習李二人的關係已產生變化,不再是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的關係,而是轉變為主導者與附庸者關係。

吳強認為,李克強出任總理後力推數項工作,包括強調實體經濟的「克強經濟學」等,都屬於強烈個人烙印的經濟政策,「但都無疾而終,遭到淡化」。他表示,現在於經濟層面起主導作用,是習近平許多的理念,而新任副總理的國務院劉鶴,將扮演重要其詮釋者角色。

李克強將來最重要的任務:「三個攻堅戰」

這次中共全國人大會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務院所屬的各部門進行大幅改組,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

據台灣《聯合報》引述學者分析,這次改組說明國務院權力正在下降,例如有「小國務院」之稱的「發改委」,權力被大大縮減。報導提及,李克強將來最重要的任務,是滿足國家主席習近平定下的「三個攻堅戰」: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重大風險防範。報導指出,這三者是施政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即可能被視為施政缺失」。

[toggle title="李克強內閣名單" state="close"]

副總理:

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

國務委員:

  • 魏鳳和(國防部部長)
  • 王勇(外交部部長)
  • 王毅(外交部部長)
  • 肖捷(國務院秘書長)
  • 趙克志(公安部部長)

國務院組成部門:

  • 肖捷(國務院秘書長)
  • 王毅(外交部部長)
  • 魏鳳(國防部部長)
  • 何立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 陳寶生(教育部部長)
  • 王志剛(科學技術部部長)
  • 苗圩(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 巴特爾(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 趙克志(公安部部長)
  • 陳文清(國家安全部部長)
  • 黃樹賢(民政部部長)
  • 傅政華(司法部部長)
  • 劉昆(財政部部長)
  • 張紀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 陸昊(自然資源部部長)
  • 李幹傑(生態環境部部長)
  • 王蒙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 李小鵬(交通運輸部部長)
  • 鄂竟平(水利部部長)
  • 韓長賦(農業農村部部長)
  • 鍾山(商務部部長)
  • 雒樹剛(文化和旅遊部部長)
  • 馬曉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 孫紹騁(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
  • 王玉普(應急管理部部長)
  • 易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 胡澤君(審計署審計長)

[/toggle]

 

 

發佈於 特稿
By 2018-03-1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