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掌故】貿易保護攔不到香港人

2018-04-17 11:42:28
倪一祥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的製衣業不少已搬往東南亞國家生產。

 

 

【香港輕新聞】香港製造業日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性行業,在新一場中美貿易戰中,香港會受到的影響有多大仍難評估。不過,貿易保護主義並非新鮮事物,早於1959年,當年香港的經濟主力製衣業發展已受到貿易主義制肘,經歷近半世紀,到了2005年1月1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及成衣協議》的協定,全球的紡織品及成衣配額才全面取消,這幾十年期,憑著香港人的靈活變通及努力,過去半世紀香港的經濟發展並沒有被歐美的貿易保護所壓倒。

2004年紡織及成衣佔香港出口57%

回顧香港的經濟發展,始於1949年內地政權更替,大量人才、資金及工業設施南逃來香港,香港的紡織及製衣業在195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雖然受到配額限制,但在2000年前,已發展成為香港經濟的主要命脈,並穩佔世界市場的重要席位。根據統計數字,2004年的香港紡織及成衣出口總值達到698億元,佔特區產品出口的57%。從事紡織及成衣生產及相關工作有約45,000人,而從事紡織及成衣貿易及出口的就業人數就超過110,000人。

1959年起自動限制輸英棉紡織出口量

對於出口配額,可能很多香港市民已經印象模糊了,一直以來香港的製衣業產品主要是倚賴出口,1960年代前出口市場以當地紡織業薄弱的落後國家為主,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受惠於英聯邦特惠稅,輸入英國的成衣產品可獲入口優惠,英國是香港成衣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1960年代起,香港成衣亦大量進口美國市場。但自1950年代起,歐美國家已為保護其國內的成衣業,紛紛設立貿易保護措施,例如1959年香港與英國簽訂協議,同意自動限制棉紡織出口量; 1961年7月美國在日内瓦舉行國際棉織品會議,訂定國際棉織品貿易的「短期安排」,限制22種香港棉織品的進口數量。

香港輸美九成紡織品受限於「多種纖維協定」

1970年代初美國正式向香港棉織品實施配額,其後限制範圍由棉擴展至滌綸纖維和化學纖維。當年的港產成衣產品多種多樣,有純棉、混合棉花和人造纖維等,1974年起香港與歐盟、美國將此前訂定的雙邊貿易協定正名為「多種纖維協定」,該協定有系統地將各紡織品編碼,最初受限制的只包括棉、人造纖維、羊毛,至1986年範圍擴大至香港輸美的九成紡織品。協定說明配額的實施辦法:由進口國與出口國個別協商,按近期出口量表現,制訂出口量和貨種,再參照各本地廠家的成衣產量發放配額。

香港成衣家族成員代表不同國家談判配額

成衣業是當年香港最大的工業,香港政府高度關注配額對行業的影響,1970、1980年代多次派團參加國際商貿會議,與歐盟和美國談判紡織品配額問題,這系列紡織品配額談判隸屬於「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議會組織。港府委派工商貿易署副署長為首席談判代表,同時紡織業諮詢委員會成員赴會,以便即時提供建議。委員會成員由政府委任,成員來自工業界和商界代表。香港代表團在亞洲各國之中扮演領導角色,當年不少港商在東南亞等地設廠,同時活躍於當地的紡織界商會,亦以業界身份擔任該國家的代表,參與配額談判會議,舉行這些國際會議時,可發現香港的成衣家族成員分別代表不同國家談判配額限制。

歷史悠久大廠可轉售配額圖利

配額和產地來源限制,對製衣業生態影響深遠。配額分配是以廠商的生產量釐定,故此大廠和歷史悠久的廠商掌握較多配額,有些廠商將配額轉賣給沒有配額或配額不足的廠商謀利;沒有配額的小廠唯有承接大廠外判的訂單,依附大廠生存;有些廠商則調整生產安排,例如提高貴價成衣產量、出口不受限制的貨種,不少大廠商到不受配額限制的國家開廠,近者如澳門、台灣,遠者如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直接從當地出口至歐美等國家。

 

發佈於 特稿
By 2018-04-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