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教局從嚴評審 過去疏忽?矯枉過正?

2018-04-23 14:48:42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上周,有線新聞某節目指教育局發出一份評審今年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報告,其中指出數處沿用多年的字句「措辭不恰當」。該報告引起廣泛爭議,有評論認為,教育局將常人接受的概念再修改屬於「矯枉過正」,但亦有觀點認為,「過去的疏忽不能成為以後都毋需認真的理由」。

關於教育局報告指存在問題的「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等教科書內容,教育局長楊潤雄在被媒體問到報告結論所憑理據時,給出的解釋是「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不涉及任何收回或者英國交回」。坊間輿論對楊潤雄的解畫出現不同說法,有反駁聲音指過去有些官方文件和國家領導人發表的公開言論中,曾經出現過「中國收回香港」的說法。

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am730》的刊文認為,將「香港位於中國南方」理解為香港在中國境外,「是連真港獨分子也不容易產生的幻覺」。此外,王永平又質疑教育局報告中不少評語為「用字不當,概念不清」或者「用詞不當」的概念,是「一般人接受的事實或描述」,質疑評審小組不接納的原因,「是否擔心不符合今天中央政府的歷史觀?」

王永平最後指,如果港府在歷史教科書上矯枉過正,處處揣摩上意,「乃至放棄《基本法》賦予『自行制定』教育政策的的自主權」,「香港學生便會喪失與內地學生有異的國際視野和分辨能力」。

對於輿論有質疑稱教育局對「香港在中國南方」的說法認為是矯枉過正,《信報》黃永專欄則回擊指,「堅守言論空間,最低限度不能扭曲事實」,在面向學生的教科書內容中將句子寫得更準確消歧義,不能說是矯枉過正。從過去立法會議員「玩宣誓」可見,「香港人頭腦靈活、太擅長打擦邊球」;經歷過DQ事件後,當權者想必也馬上發現嚴明執法帶來的良好效果,因此對「其他事情也清楚說明,不再遺漏任何有機會作其他演繹的空間」。

至於坊間對「收回香港」說法的爭論,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李浩然今日在《明報》撰文,專門解釋「收回管治權」的定義。他指政治定義上的主權包括管治權,但二者可以劃分界定。回歸前的香港處於英國實際管治之下,回歸後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當中就包括實際管治權。李浩然又指,輿論用前中國國家領導人所說的「收回香港」,實際是在「對香港的管治權」語境下發生的,所指的也是香港管轄問題,與楊潤雄所言不衝突。

《巴士的報》Ariel專欄引述某自身電視從業者所言,稱中國從來不承認清政府簽訂割讓或租借香港的三條「不平等條約」,因此電視行業普遍的共識是,講到1997年香港回歸,可以說「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或「政權交接」,一定不能說「主權交接」,因為這是堅持基本原則的說法。

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今日在《am730》的刊文就認為,「恢復行使主權」和「收回主權」,代表的是對英國管治香港以及香港回歸中國的兩種不同政治立場,「在一般的非正式的場合,兩種說法交換使用或許不會引起關注,但由特區政府審定的學生課本,沒有理由不採用正確的、標準的表述方式」。曾鈺成進而指,「過去的疏忽不能成為以後都毋需認真的理由」,若不准確的說法過去一直出現,只能說明教育局過去的評審工作未做好。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4-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