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朝韓破冰 「六方會談」格局打破?

2018-05-02 14:39:41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上月29日舉行的朝韓峰會,令不少人對未來國際局勢產生看法改變。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指朝韓仍不可能統一,但或以邦聯形式在更多國際事務上逐漸達成共識;另有分析指,金正恩一系列外交活動結束後,原本「六方會談」局面會大變,其中日本和俄羅斯在朝鮮問題的影響力將大減。

朝鮮半島「盟而非統」格局開啟?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信報》的評論欄目稱,外界普遍認為兩韓峰會是為隨後的「金特會」熱身,但實際這次見面本身釋放的更重要形勢是:朝韓會結盟而非統一,這一局面將令東北亞局勢顛覆。

沈旭暉分析,一旦朝韓兩國真的終止韓戰,韓國得到朝鮮不會進攻的保證後,兩國面對其他強國的底氣將完全不同。而且一旦確立「互不侵犯」,往後兩國都不需再在軍費開支上浪費大量資源:韓國方面既不用再向美國「交保護費」,又不需再開罪中國;而朝鮮則可將軍費開支集中轉而改善國內經濟,一方面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又可令美國在東北亞的存在理據減弱。

沈旭暉文中又指,從朝韓峰會的不少設計細節,例如場地佈置採用朝鮮半島全景地圖還註明了和日本有主權爭議的島嶼,無不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信號,即只要兩韓同心,依托各自的優勢,那麼同在東亞的競爭對手日本也不足為懼。文章最後強調,朝韓會面並不代表統一,若能維持各自政權下,減少雙方的累贅開支、在國際事務逐漸形成共同立場、增加雙方合作交流,對兩國都會是雙贏局面,「對在瑞士留學的金氏兄妹而言,希望急速現代化的慾望,其實已經溢於言表」。

中日美俄與朝鮮半島關係生變?

《東方日報》則有多篇評論文章分析朝韓會後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媒體人程萬里文章指,從金正恩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韓國總統文在寅以及未來將要舉行的「金特會」,都沒有日本參與的機會,又形容「日媒除了冷嘲熱諷文金會是一場鬧劇,已沒有更體面的下台階。」

資深傳媒人陳景祥《明報》的評論文章則認為,金正恩先訪北京、再會文在寅,最後見特朗普,這一系列動作中完全沒有日本與俄羅斯的角色。原本的六方會談持份者中,日本的處位現在比較尷尬,陳景祥稱,「可以預見未來朝韓若直接對話,中美垂簾過問,原來六方會談的俄羅斯和日本的影響力將會大減」。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在《東方日報》的評論則指,金正恩已從過去一年的外交攻勢中試出美國不會對朝鮮發動攻擊,接下來朝鮮「就正式以核強國的身份游走於國際舞台,下一步便是追求發展成為經濟大國」,「如此一來,特朗普便要淪為閒角了」。

另一邊,《信報》社評則認為,中國在韓朝美三方會談中是比較尷尬的一方。文章稱,如果最終的「三方會談」不帶中國,未免予人「打完齋不要和尚」之感,而且如果會談最終是三方,意味著有人想切斷朝鮮與中國的聯繫。社評分析,美朝峰會勢必會圍繞朝韓峰會上沒提到的朝鮮無核化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進行討論,若一切順利,朝鮮半島未來趨向和平,甚至如果出現「美朝關係正常化」,那麼中國等於變相少了一道緩衝的屏障。

朝韓會談可為香港帶來啟示?

《巴士的報》盧永雄專欄今日則稱,從朝韓兩國歷史可知,兩國歷年關係變化主要原因在韓國的領導更迭,導致對朝鮮取態未能長久一致,而非北韓變臉。盧永雄認為,朝韓關係的變化可以為香港部分政客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帶來啟發:「香港反對派政客堅持要中國『結束一黨專政』,若然引用同一個邏輯,南北韓根本就無得傾」。文末續指,朝韓和談帶來的啟示,是「靈活處理雙方關係,不要覺得自己贏晒,對方要輸晒,各行一步,就易傾好多」。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5-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