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由南中國海B-52轟炸機巡航導彈攻擊訓練談起

2018-05-03 14:29:20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四月中下旬的軍事新聞中,和巡航導彈相關的可不算少,先是美英法三國以巡航導彈攻擊敘利亞目標,繼而巴基斯坦於月中試射Babur-1B巡航導彈,之後就到美軍兩架B-52轟炸機於4月25日在南中國海離廣東沿海250公里的距離上擬似進行巡航導彈發射訓練。其中,最受香港傳媒關注的當然是最後者,因為發生地點其實離香港不算遠。

B-52型戰略轟炸機今天的用途

B-52原本是作為長程戰略轟炸機被研發出來,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戰略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時至今天,只餘下大約75架B-52H服役於美國空軍中,並預期服役至2050年代。自90年代開始,B-52H的工作基本上只餘下三項:

  1. 在取得絕對空優的情況下發動密接支援攻擊,一如2003年後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反恐軍事行動;
  2. 遠距離向對方國土投射遠程戰略/戰術巡航導彈,這是最常見的戰備任務;
  3. 實驗飛行器的投射機(非作戰任務)。

可以說,照日常訓練來看,投射巡航導彈武器然後快速回頭,就是其日常進行的戰術動作訓練。如無意外,今次進行訓練的,應該是現時暫駐關島的第96轟炸機中隊所屬機組,這中隊現時應有六架轟炸機長駐關島,防範北韓的核威脅。

關島的安德森基地,冷戰以來即已是美國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主要前進基地,是美國東亞戰略威懾能力的重要保障。照片來自網絡。

現時B-52帶備的巡航導彈武器,包括ALCM(AGM-86B/C,射程最遠達2500公里)及JASSM(約400公里),今年稍後會升級至能搭載JASSM-ER(約900公里)的能力1)。由航跡動作研判,這是典型發射巡航導彈的戰術動作:向目標大概方向快速靠近,發射飛彈,然後繞圈回頭,這是因為飛彈空投時是無動力狀態,若不保持直線飛行,擲彈時彈身可能受慣性所影響而偏移,修正彈道要消費較多燃料,嚴重的甚至可能在出艙時就撞上彈艙。

由MILITARY.COM報道,這次訓練由關島開始,兩架B-52H經KC-135型加油機加油後,直飛到南中國海上空,繞了一圈後即沿著和解放軍繞台差不多的路線飛往西北方,後到達沖繩附近並和美軍的F-15共同演練。個人認為後半段演練除訓練護航外,還有模擬攔截解放軍轟炸機攻擊沖繩的性質,當然,就演習場地而言,就無可厚非了。照片來自網絡。

政治意味:回應繞島訓練?

美國自特朗普上台以後,除在各種事務上與中國針鋒相對,意圖壓制中國外,在對台政策上也重新實施各種沒明顯違反中美聯合公告,卻有擦邊球意味的支持台灣行動,例如以DCS形式進行潛艇軍售案(台灣軍方與美國廠商的直接合作,近似之前經國號戰鬥機的合作方式)、美台官員交流法、美國在台協會新址佈置全副武裝海軍陸戰隊守衛等。相對於這些行動或南海實施航行自由,美國實際的對台軍事支持動作倒沒有多少(除了簽署國防授權法,即總統有權批准美軍軍艦訪台,以及去年年底國軍陸戰隊排級部隊赴夏威夷與美軍協同訓練外,但這兩項行動在目前來看實質意義不大)。

中華民國國防部對2017年下旬解放軍繞台機艦次數的統計。圖片來自民國106年中華民國國防部報告書

這次美軍兩架B-52採取的形式其實和解放軍繞島有點相似,都是只到達距對方領空差不多200公里外才擬似攻擊訓練,然後離開(事實上老解繞島轟炸機距離主島最近也大約200-250公里以上,只在防空識別區邊緣甚至外圍飛行)。就美軍自己的思路而言,某程度上是考慮到所謂對等威懾,其實不算挑釁也不會過份刺激中國。

這種只比平日訓練稍為「動真格」一點的技倆(事實上也沒有多少真格),可為台灣「打打氣」外,又能滿足美國國內保守派的需要,而且中方亦不會過度解讀,何樂而不為?如果真的要動真格,那美軍就應該出動B-1及B-2了,這兩種飛機在隱身性上強得多,尤其B-1B擅於超低空突入,而B-2更是隱身轟炸機,就算用長波段預警雷達進行搜索,仍然難以發現2);更重要的是,就算是支持台灣還是與中國針鋒相對,美國在朝鮮核問題及其他方面也是有求於中國的,商業糾紛的目的無疑也是要中國接受對美方認為有利的條件,以爭取短期及長期的政經利益;如果現時因為過份的軍事挑釁而和中方撕破臉,對美方本身也非常不利。

高新3號是電子訊號偵察機及干擾機,外觀上最大特徵是兩邊的腮部整流罩載有大型天線,主要用來截收微弱衛星通訊或部隊間的其他無線電通訊。它可是繞島飛行的常客。照片來自網絡。

軍事試探:測試空防系統反應?

軍事試探 / 測試反應往往是各大國軍隊的慣常任務。事實上,解放軍繞島訓練本來就有試探台灣空防系統反應這種意味。B-52戰略轟炸機已經十分古老,對美國而言主要作為巡航導彈母機。由於這機幾乎沒有任何降低RCS的措施,又絕少作超低空飛行,若沒有電子干擾機伴隨,就算是一般陸基大型搜索雷達都可以在500-700公里之外探測到(只要高度是雷達地平以上就可以);就算是雷達功率較小的預警機,400-500公里距離內都可找到。

由於老解近岸空防系統應該很容易就「望」到它,還如此招搖過市,其實美軍似乎更像順便偵察解放軍南部戰區空防系統及預警機的布置、反應速度及相關空防單位的反應時間(包括S-300、紅旗9系列及中程紅旗16系列,與及附近幾個戰鬥機團)的反應註3;同時,美軍亦可藉此監聽加密無線電通訊,就算現時技術已很難即時解密加密通訊內容,亦可大概得知解放軍所用的幾種通訊頻道及其通訊特徵。

著名的1988年黑海美蘇海軍軍艦追撞事件。事件中約克鎮號神盾級巡洋艦兩枚魚叉飛彈發射管被撞爛

這種軍事「試探」在過去經常發生,無論任何一方都會做,比較著名的是19861988年的兩次黑海水域美蘇海軍對峙事件。傳統說法是指美軍正在執行黑海水域的公海自由航行法,不過這一系列事件事實上比2012年開始美軍在南海的做法敏感得多、更具挑釁性得多(他們衝的位置可是黑海艦隊主軍港塞瓦斯托波爾入口外12公里),故有一個說法是指他們以衝擊敏感地帶為機會,監聽黑海艦隊與莫斯科總參謀部及各種戒備部門的緊急通訊內容;另外,1986年亦發生過美國SR-71戰略偵察機衝到莫曼斯克外海(當地有潛艇船廠,偵察機只在蘇聯領空外側掠過),並遇到米格31迎頭「攔截」的事件。相對於「衝到對方家門口」,在領海外250公里轉圈訓練其實算不了甚麼,只是一種平日的攻防對疊,只要雙方都做得不太出格,甚至形成某種「默契」,也難以造成擦槍走火的局面。

1955年的天獅星II型巡航導彈,一艘2000噸級潛艇只能載一枚,還要經過特別改造。照片來自網絡。

巡航導彈:優勢、弱點與防範策略

說回B-52用的空射巡航導彈。嚴格定義上,巡航導彈應該指在全射程內以渦扇或渦槳引擎作為飛行動力的戰略 / 戰術導彈武器。一般火箭引擎只會燃燒最多一兩分鐘,並給予飛彈初速,然後飛彈就會以彈道軌道或慣性繼續滑翔,直到命中目標。早期的巡航導彈其實相當於一架無人飛機,雖可超音速飛行,但體積巨大,載具所能部署的數量又少,又未能低空飛行,被攔截的機會其實不低。1970年代,美俄相繼發展出今天意義上的巡航導彈。這些導彈體積進一步縮小,彈身普遍成為圓柱形(方便搭載及發射),而且大部分已放棄超音速性能,轉而配備更長的平直機翼及更加節省燃料的小型渦扇/渦槳引擎,務求具備更強的低速及長距離巡航能力(註4)

巡航導彈可展現異常複雜的飛行路徑,高度亦可以隨地形而發生劇烈變化。照片來自網絡。

巡航導彈的優勢並非在於技術先進或者命中率高,最重要的是其自動性、巨大航程及持續低空飛行能力。三國聯軍攻擊敘利亞所用的巡航導彈,射程由400公里至1700公里不等,但發射地點與目標大約只相距300至1200公里,射程好像有點浪費,但這正正是現代巡航導彈的優點:經由衛星及高空無人機提供的情報,作戰人員可以著手制訂非常複雜的飛行路線,利用地形特點(以及部分巡航導彈所具備的低RCS構形)低空飛行,將自身隱敝於雷達低空雜訊或盲區之內,且更可繞開沿路的雷達或防空武器射程,利用雷達的低空盲點迀迴至目標區上空發動攻擊。甚至可以在目標區外圍繞圈,等其他巡航導彈到達目標區,再一同衝向目標,發動飽和攻擊,令對方的短程防空系統根本來不及應付。

其次,巡航導彈也提供一種更加「省錢」及更低危險性的攻擊方法。由於可以預先訂下複雜的飛行路線,加上巡航導彈自動化高,亦難以被發現,更不用昂貴的機師冒死犯難或者被擊落成為俘虜,造成更嚴重的政治問題;價格亦相對便宜(一枚巡航導彈價格在90至150萬美元之間),十分適合遠程攻擊高價值固定目標的武器;巡航導彈的體積亦適合裝載多重導引系統,例如雷達地形比對系統TERCOM、GPS、INS(慣性導航)、電視 / 紅外影像 / 雷達導引等,敵人進行電子干擾的能力亦大幅降低。

另方面,它亦是一種更容易使用的高精度武器,因為其精度高,更容易控制破壞範圍,或者可透過減少彈葯以減輕所帶來的非必要性殺傷效果(例如殺傷附近平民),攻擊一方不用大規模攻擊也有機會取得成功,更方便對方屈服並坐下來談,可以說,只要使用得當,政治後果可能更小。

除非是空基雷達,否則很難不面對因為地表是圓形而造成的盲區問題,而巡航導彈正正是利用盲區這個"物理弱點"。照片來自網絡。

要對抗巡航導彈的威脅,只有防空導彈根本不用想。長程防空導彈如果沒有CEC聯合接戰能力(發射後由其他載台接手導引或持續提供目標更新資料,直至命中目標或攔截彈的尋的頭找到目標),那它仍只能打所有冒出地平線以上的目標。如果目標是在超低空飛行,那就代表實際射程只有30-40公里;

左圖為米格31慣常的四機空巡單位,右圖為俄國境內米格31戰鬥機團的部置區域及非加油最大作戰半徑(1250公里),理論上可覆蓋除北極圈及遠東區外所有俄國領空。照片來自網絡。

要有效防範一定規模巡航導彈的攻擊,只有完整的預警及防空系統能勝任。例如需具備預警機全天候值班監察,而負責攔截的戰鬥機/攔截機也要有足夠下視及分辨高速移動的小目標能力的雷達(最好是處理小目標能力更好的相控陣雷達),以及足夠長程的空對空導彈。事實上,即使前十多年貧困至極,俄國到仍保有全重達46噸的MIG-31B,還升級成BM型,並非沒有理由;這飛機具備現役攔截機/戰鬥機中最大直徑的PESA相控陣雷達(且它也是世上最早配備相控陣雷達的攔截機),能以四機為一戰鬥小組,將各機雷達資料聯網,共同探測前方250公里遠、100公里寬的範圍,並以R-33/R-37型長程空對空導彈射擊低空目標。類似的戰鬥機或攔截機可作為最遠程的攔截網,中距離或可交由中長程防空飛彈負責,至近距離則可由目標附近的短程攔截導彈、陸基近防系統,甚至具備雷達指揮能力的防空砲陣地負責攔截。

不過需指出,這種大縱深防空系統非常複雜,一來需要統一的中央調度接戰系統,二來需要大量雷達,三來參與單位亦非常多,防空密度也要十分高,才能保證有效的攔截率,而要籌組這種防空體系,國防資源的消耗將非常巨大,甚至全盛時期的蘇聯都無法做到「滴水不漏」;再加上如果對方以雷達隱身武器進攻(如剛服役的JASSM-ER),則有效偵察及攔截距離會進一步縮短。當然,如果欠缺CEC能力,那由中段開始的攔截能力也會大幅下降。

具備相當隱身能力的JASSM-ER巡航導彈。照片來自網絡。

Military.com 製作的三國聯軍攻擊形勢圖。明顯大家都避開俄軍在北部的防空圈及雷達網。照片來自網絡。

巡航導彈並不是沒有使用限制的。普遍巡航導彈由於要作低空飛行,加上為了省油及延長航程,只能作較低速度的次音速飛行,反應時間較長,敵方理論上亦有較多時間加以反制。

另外,由海上飛到陸上目標的巡航導彈也面對另一個問題:現時的地面雷達多為都卜勒雷達甚至相控陣雷達,能有效濾除海面雜波,探測海面低空目標要比陸上低空目標容易,對方可在山上裝設雷達,以取得更闊更遠的視角,增加發現遠在百公里外海上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的機會。事實上,之前美英法聯軍對敘利亞發動的巡航導彈攻擊,目標幾乎集中於中部及南部,而由外國著名軍事航空雜誌所收得的資料顯示,聯軍幾乎所有支援飛機都集中在以色列及黎巴嫩對開的東地中海,沒有一架進入西北部敘利亞海岸區,似乎暗示攻擊點就在以色列及黎巴嫩以西(以及更南邊的紅海與波斯灣一帶),而幾乎所有導彈也應由黎巴嫩、以色列甚至東南部敘沙邊境的無人區進入敘利亞,因為如由北岸直接進入敘境,可能一頭撞進俄國設置在北部沿岸高地的搜索雷達範圍當中,有機會被探測到。

由上至下,分別是伊朗的Soumar、南韓的玄武3型、印度的Nirbhay及巴基斯坦的Babur巡航導彈。照片來自網絡。

結詞:更大的武器擴散危機?

巡航導彈可說是較便宜、精度高又十分好用的遠程戰略/戰術武器,故已成為軍事大國發動先制攻擊或單次攻擊行動的首選;然而,其亞音速飛行特性又令研制的門檻較低,加上技術的易取得性,反而帶來另一個危機:具製作巡航導彈潛力的國家遠比想像中多。今時今日,雖然大部分國家都簽訂限制輸出長程飛彈武器的MTCR協議,但相關技術卻沒有核生化技術那麼容易受管制,令巡航導彈在最近十年內更有進一步擴散的跡象,只要掌握小型噴射飛行器的製作技術,再在市場上購買容易得到的貨架產品(例如小型噴射引擎、導引系統等)、衛星地圖及衛星定位服務,很多中小型國家都有能力研發相關武器,例如南韓、伊朗、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甚至北韓等;而由於精度不低且應用的政治後果較少,似能進一步吸引他們在地區衝突中使用類似武器,對於區域和平而言,後果雖不及大殺傷力武器大,可仍不是好事。

 

註1:必須指出,大部分華文媒體報道這件新聞時都出錯:B-52發射空射型戰斧巡航導彈只是在1979年-1980年間發生過(而且只是打原型彈),之後空射型戰斧在競標中輸給ALCM,隨後就變成博物館展品了。

註2:且長波段雷達的定位誤差很大,隱身轟炸機也更容易隱沒在背景雜訊之中,只能靠大型強力的相控陣雷達及數字雷達技術才能加大發現的機率。

註3:至於引誘射控雷達開機以取得資料,方便日後干擾,也沒之前那麼容易,因為普遍現代化雷達已有跳頻技術,就算某一頻道被嚴重干擾,都能跳往另一頻道繼續持續搜索及追踪;而就算美軍有十分強橫的電戰能力,同一時間干擾多條頻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註4:當然,現時仍有一派是發展極超音速巡航導彈武器,以超高空及超高速進行攻擊,不過由於技術原因,這派還未有成品,最接近實用化的俄國3M22鋯石型極超音速巡航導彈也要明年才可服役。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05-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