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文字 吾之表情」?表情符號從何而來?

2018-05-09 19:24:17
秦楚天

香港輕新聞編輯

資料圖片

【香港輕新聞】各種社交軟件大行其道的的當下,有一種虛擬符號是所有平台都能見到的,那就是各種類型的表情符號。不管是圖形還是字符組成的「顏文字」,在人們日常聊天交流時都起到「抒發感情」、「豐富語義」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不過,天天對著的「顏文字」,你又是否知道它的來歷?

「 (ノ°Д°)ノ」、「ಠ_ಠ」、「ᕕ( ᐛ )ᕗ」、「(ღ˘⌣˘ღ)」……有經常瀏覽twitter、imgur乃至各大論壇網站習慣的人而言,對這些看起來有點像人的動作或者表情的特殊字符串一定不會太陌生。這些被稱為「顏文字」的字符組在互聯網常被用作普通文字以外傳遞使用者情緒、狀態或者動作的符號:例如驚訝、皺眉、奔跑、「派心心」等等。不過,如果仔細將這串字符拆分成單獨符號,會發現它們似乎是一些外形奇特的文字或符號,甚至難以單獨說出它們的含義。

內地科技媒體「果殼網」專門就「顏文字」中這些特殊的字符進行過一番研究。「果殼網」上一篇科普文指,像表示「驚訝」的“(ノ°Д°)ノ”符號中代表「張大的嘴」的“Д”符號,其實是西里爾字母(Kirillica)之中的一個。西里爾字母現多用於斯拉夫語系民族,而“Д”的發音寫作英文字母應做“De”。

西里爾字母

而在另一個有點像「皺眉」的顏文字“ಠ_ಠ”中,“ಠ”這個符號則來源於卡納達(Kannada)文,是婆羅米系元音附標文字。婆羅米系文字是歷史上印度的「孔雀王朝」使用的文字,後來南亞、東南亞、中亞或東亞各民族中使用的不少文字系統,例如泰文、天城文、泰米爾文、孟加拉文、古吉拉特文等文字,都是由婆羅米系文字派生而來。

卡納達文字母表。(圖片來源網絡)

至於有點像「一個正在快樂奔跑的小人」一樣的“ᕕ( ᐛ )ᕗ”符號,其中“ ᐛ ”以及拳頭一樣的“ᕕ”符號,則來自於北美一個原住民部落Naskapi人的文字,其中“ ᐛ ”的發音為“waa”,而“ᕕ”的發音則為“vi”。

北美原住民使用的Naskapi文字。(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看起來很像現時流行的「雙手派心心」的表情“(ღ˘⌣˘ღ)”,其中的「心心」符號“ღ”,其實來自於格魯吉亞字母中「騎士體」一系,主要用於格魯吉亞語的書寫或其他屬於南高加索語系的語言,這個外觀有點可愛的「心型」符號,在格魯吉亞語中的發音是“ghani”。

格魯吉亞字母中『騎士體』書寫方式。(圖片來源:wikipedia)

簡而言之,這些符號的運用,可以形容為「彼之語言,我之顏文字」。反過來,就算是中文單字,也存在被他國人用作表情符號的例子。最有趣的案例可能是推特上不少英國韋斯咸足球會球迷,都會在個人名字後綴上添加一個漢字「父」,其奧秘就在韋斯咸的會徽上,有兩個呈交叉狀的錘仔符號,看起來就像一個抽象的「父」字,因此被該球會的球迷光明正大借用。

如果不明白為何韋斯咸球迷喜歡在推特名字後加個『父』字,看看韋斯咸球隊的隊徽或許就能明白。(截圖來源推特)

類似借漢字作表情包的「東學西用」例子還有不少:例如表示厭惡的“ಠ益ಠ”、代表憤怒咬牙切齒的“ヽ(o`皿′o)ノ”、代表二人乾杯動作的“( ^_^)o自自o(^_^ )”等等。不過,如果覺得這些漢字在顏文字中感覺怪異,甚至看不出其代表的表情,亦不奇怪。

「果殼網」解釋,這在心理學中的對應理論是「斯特魯普效應(Stroop Effect)」,理論依據是「當有一個新的刺激出現時,如果它的特徵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會加速人們的認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徵與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則會干擾人們的認知,使人們的所需的反應時間變長」,若將理論簡單化,就是「因為使用者已經知道這些字符本身的含義,在辨認時已知的含義和它的外形感覺起了衝突,令使用者腦內先自動解讀出它的意義,然後才從視覺感上進行糾正」。

『斯特魯普效應』的典型例子:受試者很難第一次就迅速將每個字的顏色和其真正表意讀對。(圖片來源網絡)

 

發佈於 文化生活
By 2018-05-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