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有危便有機?中國應加快推進「一帶一路」?

2018-07-09 14:10:46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中美貿易升溫之際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叫停中國承建的鐵路,輿論關注「一帶一路」的項目會否受到衝擊。有評論指,這場貿易戰由危轉機的關鍵,是中國應加速開發沿線市場,減少對美國經貿依賴;亦有意見認為,中國宜重新審視向沿線國家提供優厚條件承攬工程的做法,以防一些發展中國家藉機要脅。

《信報》社評指,如今美國蓄意挑起貿易戰,勢必擾亂國際供應鏈,意味着中國要變陣,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另闢蹊徑謀求突破;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規劃,出發點是作為擴大區域合作的平台,未來應更進一步,以此為骨幹打造不受美國干擾的國際新供應鏈,為全球貿易創造新增長點,「當然,成效怎樣便要看中國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廣結善緣」。

《東方日報》正論亦有類似的觀點,並形容今次中美貿易戰「有危就有機」。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正逐步落實,能否把握這個戰略機遇加速開發沿線市場,令中國減少對美國經貿的依賴,正是這場貿易戰由危轉機的關鍵,「中方為貿易順差國,手上籌碼不多,只能採取拖字訣,拖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怨聲四起,拖到特朗普不能堅持下去,形勢才有機會逆轉」。

《明報》社評指出,馬來西亞政府早前宣布叫停中國在該國承建的鐵路項目,是否純粹受到馬國國內政治因素影響,仍尚待觀察;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承建或者商議的項目,肯定會受到貿易戰衝擊,「中國過去以提供優厚條件承攬工程的做法,需要重新審視」。

社評提及,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攬工程,有各種考慮及功能。而中國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以商業模式運作借貸項目,而且成立以投資國家為股東的董事會,以國際慣例處理借貸標準,從而保證借貸質量,確保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今後中國在承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是否應該全面執行亞投行的借貸模式,加強監管,以避免工程項目由於貪污成分或者受惠國家的政治反覆而折騰,值得認真考慮」。

社評預計,中國未來將在各方面跟美國硬碰,除了在大範圍內被動應戰,還需要在具有優勢的單項主動出擊,才是「反敗為勝之道」。惟這種招數不但會被美國看穿而設置障礙,也會被發展中國家藉機「訛詐」,「總而言之,就是要在腹背受敵中以創新思維應對,才能在重重包圍中突圍而出,推進『一帶一路』的策略,以完成中國夢的早日實施」。

中美貿易戰開打「誰輸得少誰是贏家」?

隨著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各媒體均關注中方下一步將採取什麼措施反擊,《香港經濟日報》「國情知聞」指,貿易戰首仗中國會以「不主動出擊、精準打擊及行政手段」三招應對。專欄指,中國回應美國加徵關稅,是採取精準打擊方針,對準特朗普的票倉;另外中國可以用行政手段對某些企業「執正來做」,對美國在華企業形成巨大障礙。

究竟兩國貿易爭拗會將如何發展?《信報》創辦人林行止認為,現階段和最大貿易對手美國「商戰」,對中國極為不利。由於國內當前的經濟問題是「馬疲車破」,那些為投資而投資的官企民企,如今不少財務狀況岌岌可危,貿易戰肯定會加深其內傷;加上美元強勢,負有巨額美元債務的企業,在無路可走下只有破產一途,「內企因債台高築、市場疲弱、出口受制,很難再抵受來自貿易戰的打擊」。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am730》的文章指中國在中美貿易戰初期受壓的力度頗大,而美國企業(尤其從事中美貿易的一批)也會受傷;與此同時中國民眾也會受傷(包括直接貿易戰和間接轉嫁之傷),「但如果中國有所收斂,長遠而言也許可以捱過這一關,避險存活」。

《蘋果日報》李怡「世道人生」專欄指,對於中國會否對美國商品進行等量的加稅反制措施「有所保留」,因為特朗普已經揚言一旦中國反制,就會把增稅籌碼加到5,000億美元,但中國的籌碼只有1,303億美元,如何等量反制。李怡稱,如果兩國真的打起來,就沒有退路,所以中國一直想不失面子「求和」,「先對美大幅採購,無效;繼而早幾天作出開放市場的措施,看來也不見效」。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香港商報》的文章認為,中美貿易戰不太可能會發展到極端「互相廝殺」的地步,因貿易壁壘的結果會對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而即使兩國貿易爭拗未能在短期內解決,但預期局勢應不致於出現失控的局面,因為美國將於11月6日舉行中期選舉。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7-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