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千禧世代」成「負債世代」或致舉國危機?

2018-08-08 16:48:43
秦楚天

香港輕新聞編輯

資料圖片

【香港輕新聞】「勤儉節約」或許算是多數中國人長期以來信奉的傳統美德之一,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分析,中國的年輕一代正逐步拋棄長輩的節儉習慣,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貸款高消費,這導致他們無力償還積累的龐大債務,形容「中國的年輕人帶領國家走向危機」。

年輕人消費習慣「由中變西」?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8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拋棄了長輩的那種節儉習慣,而是變得樂於借錢消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亦指,「千禧世代」往往是家中獨子獨女,他們從嬰幼兒時期就習慣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其消費行為也是在這種環境下培養的。他們的消費習慣往往和最新的科技產品、名牌服飾、高檔飲食掛鉤,但由於他們金融經驗不豐富,所以容易為進行高消費而借高利貸,因此新聞常見大學生為買入最新款IPhone而身負重債,甚至無力償還而自殺。

P2P核心客戶多為90後

《金融時報》文章指,近年出現的大量「peer to peer(P2P)」貸款機構如雨後春筍,它們的核心客戶一直是二十多歲的消費者。消費貸催收公司催米科技(Cuimi Technology)首席執行官呂衛亭表示,消費貸在過去五年間的行情「很瘋狂」,「新機構的進入門檻即使不是零,也是很低的」。

然而,文內亦指中國上市P2P平台報告顯示這些機構中存在的不良貸款率有8%,是中國銀行業官方數據的四倍;呂衛亭指,P2P全行業不良貸款率可能達15%,逾期貸款的比例更高達50%,原因往往是欺詐,而且在中國,想要追查消費者信用記錄十分困難,「能查到幾個月之前的數據都是幸運的」。

家庭債務一年內激增

此外,信貸組織對消費貸的提供意願變強,如此一來中國家庭的貸款債務將快速增長。文章提到,消費信貸激增還幫助中國政府實現了「將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的目標」,國內推動企業去槓桿的計劃,令中國家庭在去年首次成為中國銀行體系新增信貸的最大接收者。文章引述美國埃默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經濟學家陳凱蹟指,「依靠企業部門來維持增長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政府認為,它可以利用家庭槓桿。」

《金融時報》引述中資投行中金公司(CICC)的調查數據,指單在去年,中國國內用於購車、度假、家庭裝修和購買昂貴家居用品等項目的未償餘額消費貸款增長比率達到四成,數額達到6.8億元人民幣。若計算中國家庭按揭貸款的增長,2017年底消費貸款已經令全國所有家庭借款堆至33萬億人民幣,是國內GDP的40%,比6年前的水平提高了一倍。

學者憂新一輪金融危機

有經濟學家擔心,如果越來越多家庭和消費者將收入用於還款,家庭債務的增長將損害長期消費增長:中國家庭的債務相當於可支配收入的80%,如果所有家庭同時試圖清償所有債務,消費將會崩潰。另外,消費者大規模違約將對放貸機構償債能力構成壓力,很可能觸發新一輪金融危機。

發佈於 經濟樓市
By 2018-08-0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