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享便利 不宜「索取特權」?

2018-08-17 14:18:3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國務院宣布合資格港澳台居民下月可申領內地居住證,在多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相同待遇。今日多份報章均認為此為常駐內地的港人帶來便利。針對有聲音指港人在內地應享「國民待遇」,有評論認為兩地融合是雙向進程,港人在內地需要的是方便而非特權,如強求特權優惠,最終付出可能比所得更多。

國務院昨日(16日)公布港澳台合資格居民下月起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是自去年8月以來第四批便利港人在內地措施。《信報》「香港脈搏」 余錦賢引述人大代表透露,港區人大政協一直爭取「把回鄉證全面換成內地居民證」,惟中央或許認為變動太大,因此先讓在內地住滿半年的港澳台胞申請居住證作為試點,意味中央對大灣區政策傾向「成熟一項推一項」,而非原本預期國家發改委會一次過出台宏觀的規劃藍圖。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引述統計處去年資料顯示,有8.2萬港人常駐內地工作,而廣東省有52萬港人居住;而當日他們北上,基於內外有別,無法享受內地人資格,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現時中央透過發出居住證,則解決了這些問題。

針對能否吸引更多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北上發展,社評認為要吸引港人北上工作,須解決中港兩地稅務問題;香港稅務相對較簡單,個人入息率由2%至17%,但內地稅率卻是3%至45%,「高稅率窒礙港人北上意慾,故中央與港府須就稅務問題進行磋商,尋求找出折衷方案」。

目前不少聲音指港人在內地應享有「國民待遇」,除了在醫療、社保、置業等與內地人看齊,還可以參軍和投考公務員等。對此,《明報》社評指出,居住證制度只是方便港人在內地生活,並不完全等同「國民待遇」。根據內地法例,外國人不能在內地軍事、外交、公安和機要部門服務;雖然港人不是外國人,惟境外人士身分,意味亦面對類似限制,「這些限制當然會妨礙兩地融合,但部分限制措施的存在,其實正正體現了『兩制』分際」。

社評形容,權利與義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港人要跟內地人享有一樣的權利,意味亦要負上一樣的義務,強求看齊有可能影響「兩制」分際。目前社會有聲音認為應許以港人「國民待遇」,例如希望內地可以撤去港人在一二線城市買樓的限制;有人則認為,港人在內地居住超過半年即須繳納內地稅項,會影響港人在內地工作從商意欲,主張「港人港稅」。

社評強調,這些主張對港人當然有好處,但看在內地人眼裏無疑是搞「特權」,輕則惹來怨言,重則加深兩地矛盾,「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大灣區融合是雙向的,港人不可能只有得着沒有付出,眼前好處討得太盡,日後要還的可能更多」。

中美貿戰陷僵局 大灣區小組會議低調「避露鋒芒」?

《香港經濟日報》「有政戲」傅流螢稱,是次大灣區小組會議雖沒披露何時公布大灣區規劃綱要,但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已清楚點出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方向;;在5個戰略定位中,除了科創,韓正也表明大灣區要有體制活力和產業支撑,「這反映在體制上,需要有更大的創新和靈活性」。

《星島日報》政情專欄「大棋盤」杜良謀提及,林鄭昨日(15日)即場提到領導小組同意積極研究再出台一些措施,對普羅市民來說,較為「貼身」的當然是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措施,當中包括大幅減低在粵港澳內的通訊漫遊費用、簡化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開立銀行戶口及香港電子錢包與內地互通等,「最重要是由特首口中宣布,既顯示中央支持香港,亦為林鄭加分不少」。

對於中央並無高規格公布規劃網領,只由特首林鄭月娥公布為港的便利措施,《香港經濟日報》引述港區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指,步入白熱化的中美貿易戰,令大灣區規劃延遲推出;他解釋,美國對中方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已有所擔心,此刻中國政府若談論太多大灣區規劃,可能會招致美國對華採取行動。

文章另外引述觀察人士認為,如果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參與者張曉強所說,大灣區在2030年要「位居全球灣區榜首」,語意上可被外界解讀為「超日趕美」:挑戰日本的產業、美國華爾街的金融、矽谷的科技。

文章分析,「中國製造2025」展示中國戰略意圖,結果引起美國警惕,更成為貿易戰導火線之一;如果把類似的「全球冠軍」目標寫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或重演「中國製造2025」,致競爭對手如美國等試圖遏抑,「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在不宜高唱宏大目標,而應韜光養晦,務實重於口號,以免招來外部因素的干擾」。

《香港01》亦有政情文章指出,因中美貿易戰打得正酣,北京擔心如大灣區規劃網領高調出台,會引起成為美國的攻擊目標,屆時不僅未能幫助香港,反而會影響香港,,所以決定將規劃網領化整為零,減低刺激美國的機會。

文章引述港府中人指,基於貿易戰等不穩定因素,確有意見認為大灣區規劃框架不宜在短時間內高調出台;現時最便捷的做法是,是將便利港人措施「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而規劃框架會否出台或何時出台並非關鍵,「最重要是便利港人措施有效,香港或可『悶聲發大財』。」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8-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