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習奧會」後的中美關係走向

2015-10-05 14:29:51
戴慶成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副主席

N178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6日結束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會面,順利完成了他的首次美國國事訪問。「習奧會」後的中美關係何去何從,眾說紛紜。不少專家均從兩國達成哪些協議的微觀角度探討,其實從一些宏觀的規律着手觀察或許會更加清晰。

據內地學者統計,中美建交後,兩國最高領導人不多互訪,直至2002年才走向常規化,此後11年間兩國首腦互訪的次數高達10次,與過去30年持平;且形成了兩國元首任期內均會相互出訪的慣例。可見首腦外交已經成為中美外交的主要組成部分。

美國「中國通」沈大偉教授曾經對首腦訪問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說過: 「至少在過去10年,兩國宏觀關係持續惡化,只有當雙方領導人出席高峰會議時才略有改善,暫時止住惡化趨勢。」應該說,這個看法是大致與事實符合的。

短期內現和諧氛圍

此因中美政治制度不同,雙方在許多領域都有重大分歧。但通過首腦之間的互訪,兩國領導人可以坦誠相見,清晰認知對方的戰略意圖,就如何推動中美關係交換意見,最後達成一定共識。所以在兩國最高領導人到訪後的短期內,中美關係往往會出現一股和諧的氛圍。

譬如克林頓在1993年上台初期,強硬對待中國,之後就發生李登輝訪美、中國在台灣海峽發射導彈等風波, 導致中美關係降到零點。直至1997年江澤民訪問美國,中美關係才有所改善。由此可見,中美元首會晤的確有助推動雙方從互疑轉向了互信。

「低開高走」規律

另一個觀察中美關係走向的指標是「低開高走」規律。這個現象又和美國總統選舉有密切關係。每當臨近美國總統大選,對華政策都會成為選舉焦點,並引發中美關係出現不小的波動。美國新總統上台後的頭幾年,中美關係也進入緊張低迷。兩國關係要到美國總統執政的中後期才好轉。

出現上述現象,原因在於剛上台的美國總統總是希望以自己的價值觀改變中國,令中美關係衝突不斷。但後來他終於發現其實並不了解中國複雜的國情,加上執政風格轉趨務實,兩國緊張的關係才得以緩和。

從以上兩項規律來看,或許可以對習近平訪美後的中美關係走向,作出以下兩個判斷。

第一,中美關係短期內會保持相對的穩定。這次習奧二人在會面中對兩國存在的主要分歧進行坦率交流,並達成了合作的廣泛共識,這對化解兩國的緊張關係有一定助益。

另一邊廂,中美元首這次會晤正值「後奧巴馬時代」。美國總統在任期的尾段一般較傾向不改變重大的外交政策,這意味着從現在到明年初的中美關係,除非出現觸及雙方核心國家利益的事件,否則很可能會處於較為平靜的狀態。

第二,中長期而言,中美關係將會起伏不定甚至惡化。冷戰結束以來,中美之間一直無法締結可持續的伙伴關係。隨着明年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臨近,對華政策又會成為各大候選人批評的一大議題,這將使中美關係進入新一輪摩擦。

戴慶成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明報,2015年10月5日

By 2015-10-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