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由055試航回應《南華早報》一篇文章

2018-08-28 14:20:21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軍迷在長江口拍到055型出海試航的截圖。版面圖片則引用自造漢防務論壇老年兄的照片。(網絡圖片)

 

 

2018年8月24日早上,由江南長興造船廠負責建造的055型大型防空導彈驅逐艦首艦開始第一次試航。該艦是中國新一代重型導彈驅逐艦,艦長約180米,闊20米,北約代號為Renhai Class (任海/仁海級?)「導彈巡洋艦」(註1),排水量達11000噸,已超越定遠級,成為中國史上最大型水面作戰艦。該艦擁有112個「冷熱共架」式垂直發射系統,透過裝載不同類型的冷射 / 熱射發射筒,可搭載多型對海、對潛、對空及對陸攻擊彈械,同時可搭載兩架反潛 / 多用途直升機。

055型綜合集成桅杆近影,照片是由左舷後方拍攝的。除兩個擬似天氣雷達外,其他雷達及電戰天線都已整合成平板。(照片來自HSH發燒友網)

 

另一方面,該艦搭載346A型海之星S波段主動相控陣雷達,配合集成在主桅上的X波段四面陣主動相控陣雷達,一般相信已具備雙波段雷達的特性(註2)。同時,導航、水面搜索、長波段長程搜索雷達及各種電戰儀器大部分都「平板化」,且多數集成在綜合集成桅杆上,由艦載電腦作綜合管理,進一步提升效率、隱身性能及減少耗能。

動力系統方面,此艦實現全燃推進,由四個排氣口推斷,應該使用四個QC280燃氣渦輪機組。過往052系列的推進系統為CODOG,即以柴油機做低速巡航,需要更高速度時就切換至燃氣渦輪機組,這機構的弱點是巡航時的速度相對不足,而且發電能力可能稍弱(除非裝置更高效率的柴油發電機,但這又可能加大動力系統的重量);四燃渦輪引擎則可提供強大動力及更佳的動力使用效率,而且供電潛力更高,為日後055系列的改良提供可靠的保證。

由於解放軍未有公開更多內容,性能特點上可講的並不多。不過本艦試航亦令筆者想起南華早報早前(8月5日)刊出一篇由記者撰寫的軍事評論文章。文章名為「Five things to know about China’s home-built Type 055 destroyer, guardian of the next-generation aircraft carrier」,體裁和很多武器的比較文章相近,但討論的方向及內容有不少錯誤,在此亦忍不住要糾正一下。

試航中的DDG-1000及其AGS艦砲。(網絡圖片)

 

DDG-1000055如何直接比較?

有人經常將DDG-1000(朱瓦特級驅逐艦,下稱朱級)和055或其他新式軍艦作比較,文章作者亦嘗試比較一番,結論是朱級略勝一籌。然而,武器橫向比較有個前題:「相同種類 / 用途的東西進行比較」。你只會比較戰鬥機與戰鬥機之間的性能差異,而不會比較戰鬥機與轟炸機吧!因為,大家的戰術用途不一,而戰術用途決定武器裝備,如果大家戰術用途不一樣,連可比較的基礎都沒有,其實是無法比較的。

瀕海地區(Littoral Zone)指由大陸架邊緣到內陸大約50公里的地方。(網絡圖片)

 

回到朱級和055的案例,朱級雖然也是新式導彈驅逐艦,且噸位超越055甚多,但其用途是在瀕海作戰中進行遠程對陸攻擊並支援LCS艦群,船上的MFR AESA 相控陣雷達暫未具備直接導引標準系列防空導彈的能力(主因是其照射導引距離較短),所搭載的標準6型(SM-6)防空導彈也只是在「艦隊聯合接戰」(下文有述)當中提供更多彈藥,給其他進行防空作戰的神盾艦作中繼導引及遠程攻擊;另一方面,由於強調對陸攻擊,朱級在犧牲導彈搭載量下,裝備兩門現役艦中的最大型艦砲--155MM AGS遠程艦砲;而由於需抵近岸邊進行遠距離對內陸砲擊,朱級在隱身性上可說是大型艦中達到史無前例的地步,甚至為此令重心(以及……成本)過高,被迫刪除諸如VSR相控陣搜索雷達及MK-110 57MM近逼快砲等配備。若朱級是防空驅逐艦,這些東西是絕不會放棄的。

相對來說,055型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多用途的大型艦隊防空驅逐艦,特性和美國的提康德列加級及英國45型相約,都是航母戰鬥群或大型水面作戰群的「帶刀侍衛」,具備完善的防空指揮能力(下文有述)。兩艦在不同的作戰體系中負責迴異的任務,作戰方式也不相同,甚至防空艦本身就是強電波放射源,根本無法追求全面隱身,兩艦根本無法作直接比較。

LRASM隱身長程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將會成為美軍遠程/分散打擊的其中一種重要艦載武器。(網絡圖片)

 

順帶一提,朱級由於成本過高,美國國會決定砍剩三艘並作為大型試驗艦使用,而由於量產太少,AGS艦砲及其高性能砲彈的研發成本變得太高,LRLAP砲彈已經停止研發,連替代彈的研究都暫停了。AGS沒法使用陸軍的155MM砲彈,這砲除了90發已生產的測試彈外,可說已經「無彈可射」,朱級連主要作戰手段也沒有了;現時美軍計劃將它變成專職的LRASM長程反艦飛彈搭載艦,然而所有神盾艦都可搭載此彈,甚至連B-1B轟炸機都可搭載24枚空射型,改裝的意義何在呢?

部分長期部署後的神盾艦,盾面橡膠保護套會出現"洞洞",部分原因是後面的陣列過熱燒毀所致。(筆者所攝DDG-62訪港照片)

 

055型的雷達是否必然勝過AN/SPY-1相控陣雷達?

文章指出055的性能壓倒日本的愛宕級及韓國的世宗大王級神盾驅逐艦。後兩者現配備神盾系統基線7.1型(愛宕在進行基線9型改裝),而所用的AN/SPY-1雷達仍是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相對而言,055型的346A型海之星雷達及其X波段雷達均為有源相控陣列雷達(AESA)。有一種論調,指AESA雷達比PESA先進一代,故055型必然比配備SPY-1雷達的神盾驅逐艦先進。

AESA在重量、可靠性、抗干擾能力、多用途性、雷達波束及波形控制便利性、耗能等幾方面的確較同功率的PESA有一定優勢,不過神盾系統的AN/SPY-1雷達仍具有功率優勢,加上配合神盾系統的任務電腦高解算能力與長達30多年的解算、運用經驗,而且神盾巡洋艦及最新規格的神盾驅逐艦亦陸續整合AN/SPQ-9B電子掃瞄雷達作為補充追縱手段,在神盾系統的多個子系統及裝備協作之下,戰場感知能力似乎不會有明顯劣勢。

海自利用神盾艦進行反彈道作戰的簡說圖。(網絡圖片)

 

現時版本的AN/SPY-1(配搭神盾系統基線7之後型號)至少有055型的雙波段雷達未具備的機能;可透過控制波束集束,對大氣層外目標進行遠距離搜索及定位,並進行反彈道攔截作戰,不過在這情況下,對遠距離高速目標的探測將消耗大量相控陣雷達資源,降低多目標追蹤能力,而且能同時接戰的彈頭數目亦未必很多。055現時沒有這功能,一來老解海軍未有反彈道作戰的需要及相應武器,二來這涉及任務電腦程式的大幅修改。

改裝中的愛宕號。(網絡圖片)

 

另外,影響相控陣雷達性能的,還有中央作戰系統組織迎擊的模式與性能。以今天海軍作戰而言,多目標追蹤接戰能力已是基本要求,現在更追求CEC聯合接戰能力,即透過高速資料鏈的聯網及散布在數百平方公里內各艦的棈確定位,參戰艦艇能將各艦的敵情掌握整合,並共同分享詳細的戰場資訊,其精確度甚至可以在自身不開雷達的情況下,透過聯網得知水平線下空中目標的準確位置,並對後方艦隻發射的防空彈進行接力導引並命中目標。現時美軍最新導入版本(亦是正式使用版本)的CEC被稱為NIFC-CA(整合射控防空計畫,Naval Integrated Fire Control-Counter Air),神盾艦及E-2D預警機聯網組成完整戰場資訊圖像,艦隻可由高速資料鏈取得整個戰場資訊,並發射導彈到預定空域進行攔截,往後F-35C(及P-8A海上巡邏機,甚至UCAV)更可直接為SM-6防空飛彈提供中繼導引,大幅延伸有效射程至300公里外。日本的金剛、愛宕級及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都有加入CEC機能的能力(愛宕甚至已在改裝中),在於美軍聯合作戰時,構成更嚴密的空防系統。

由左至右分別是052C、052D、新改裝後的現代級的桅杆天線,以及055的集成桅杆天線。部分資料顯示桅柱頂部多面體形多向天線,可能和JIDS資料鏈有關,至於055的資料鏈天線,則更可能是將原有幾種資料鏈天線集成到桅杆上。(網絡圖片)

 

解放軍海軍有沒有CEC能力?這點他們說得很模糊。然而,現時海軍已普遍裝備高速資料鏈,進行艦隻間的空中及海上目標數據傳輸,當中尤以052C/D及055的資料鏈及相關設施最為齊備,且新一代艦隻都有相同架構的指揮作戰系統(只是複雜度不同),傳輸資料格式統一,加上北斗二代較高的精確定位能力,以及三軍通用新一代JIDS資料鏈,參戰艦隻能在系統中精確定位及高速傳輸資料應不是難事。由軟件及硬件作樂觀的推斷,如果傳輸速度足夠,055型配搭052C/D型(2020年前有大約20艘服役),可能具有一定的CEC聯合接戰能力,但這能力應只限於使用末端主動雷達導引海紅旗9/9B型長程防空導彈。

深圳號經過大改裝後,桅杆上裝了與052D型相同的資料鏈天線,這可能由於深圳號長年作為指揮艦,改裝時也加入與052D同級的指揮管制設施有關。值得留意的是,這次改裝中深圳號也加裝了下文提及,更長射程的紅旗16B型防空導彈。(網絡圖片)

 

至於054A護衛艦及其他裝備382/382A型3D雷達的驅逐艦,雖然擁有共同架構的指揮作戰系統,也能由資料鏈下載戰場資訊,但由於搜索(E波段)及射控雷達(G波段)頻率不同,應無法直接對海紅旗9型作中繼導引,而由於它們所用的紅旗16型防空彈有效射程也只有40多公里,也沒有必要具備聯合接戰能力。這點可能要等054A型進行中期改裝,並大量換裝剛推出的紅旗16B型雙導引模式防空導彈(射程75公里),才有可能進行共同聯合接戰;而相對於美軍剛剛開始普及的NIFC-CA,由於第五代艦載戰鬥機仍在研發中,也未配備艦載預警機,亦未聞海軍的陸基/艦載戰鬥機、預警機及艦載預警直升機發展類似的能力,海軍要發展類似更高層次的CEC能力似乎還需要不少時間。

於大連建造中的055型第3、4號艦(還有一條052D)。有人指這兩船可能叫香港艦及澳門艦,但特別行政區屬省一級,不是巡洋艦及以上艦種,香港與澳門根本不會用得上。(網絡圖片)

命名可沒有記者所想像的限制:

最後,文章提出已經不夠省會城市名來命名大型驅逐艦,這更有點莫名奇妙。根據1986年頒布的「海軍艦名命名條例」,海軍從來沒有什麼大型驅逐艦以省會城市命名的規定,所有驅逐艦的命名都是在各「大、中型城市」中選擇。回看國內地方行政制度,副省級市15個、計劃單列市5個、較大的市18個、地級市294個。而根據排名,4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至少有128個,除去直轄市,還有124個!現役驅逐艦數量達31艘(其中4至6艘將退役、另14艘在建/試航中,而退役艦艦名可以「立即轉屬」),中型以上護衛艦亦達50艘(9艘將退役/賣給他國,3艘興建中,這裏已不計算056型,這些輕護通常都是排名較後的地級市名),至少還有40-50個名可以用。況且,命名制度本來就沒太大規限,什麼叫「中型城市」?命名規則沒有詳細介定。

由海軍贈送給梧州市的模型顯示,他們已開使用用6XX號作為護衛艦舷號。(網絡圖片)

 

事實上,現時開始缺乏的,反而是護衛艦的編號:解放軍向以5XX的編號作為護衛艦的編號,但500-599已經被佔用84個,而且至少有21艘在建054A及056護衛艦等著舷號,扣去將退役或轉售的9艘,數量已達96艘,還未計未來幾年可能動功的新世代護衛艦。由於056型除代替早期053型外,還要以「1汰2」的方式取代037系列護衛艇(600-799號),為解決編號荒,海軍部似乎已準備將600以後的舷號分給056型用了(見上)。

 

福特號是第一艘配備雙波段相控陣雷達的軍艦,下面一面是MRF,上面較小的是VSR。(網絡圖片)

 

一般記者未必愛好軍事,若要處理軍事新聞可能較困難,而要寫評論,難度只會更高,甚至可能因不熟習一般裝備對比及評論的方法,而多有錯漏。若要記者們硬寫自己不熟悉的事項,換來外界的質疑,對媒體本身也不是好事。個人認為,有些較深入的軍事(與其他專業知識)的評論,媒體可以「外包」給對軍事有認識的作者群撰寫,或者在獲授權下直接引用海內外軍事專家的文章。這樣不但能保持媒體的質素,對讀者也深有稗益。

 

 

註1:雙波段雷達是指兩套雷達由同一套電腦系統聯合操作,電腦利用兩部雷達不同波段探測特性,進行資料比對,或者即時以X波段雷達集中掃描S波段雷達探測到的異常區域,搜索可疑目標(例如RCS訊號閃爍不定的隱身飛行器)。雙波段雷達對搜索強電子干擾或高度隱身目標有更佳的效果。

 

註2:之前提過中國海軍以數字作為型號名,北約對中國海軍艦艇的代號則部分參考俄國空軍軍備命名方式。中國第一艘驅逐艦是在旅大市(1981年後的大連市)建造,日後的驅逐艦都是以「旅」字後配另一個字而成,如旅大、旅滬、旅海、旅洋等;第一艘自製護衛艦由江南造船廠建造,日後的護衛艦都以江字開頭,如江東、江湖、江衛、江凱等。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08-28

手機分享本文: